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王红 《现代语文》2010,(2):26-27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大多文字简约,语言含蓄。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句富含“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笔者以为,正确而深入地解读“一苇”这一意象,有助于理解苏东坡在整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悟苏东坡在特定时期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释“一苇”     
徐迟的《黄山记》(普高语文第二册,人教社,1991年4月第1版)中有这样一句:“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这“一苇可航”是什么意思?教材及教参均未作解释。苏轼的《赤壁赋》(职高语文第四册,人教社,1993年6月第1版)中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我乘着小舟荡漾于赤壁之下。那是一个“壬戍之秋,七月既望”的夜晚。风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是“坐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露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舟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阅读了俞泽峰、梁秀慧两位先生的文章《苏轼〈赤壁赋〉的互文性解读》①(以下简称《解读》),受益匪浅.然而,其中的一些观点,笔者实不敢苟同,现提出就教于两位先生. 一、《解读》认为,《赤壁赋》中“这‘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与《诗经》中的《月出》篇存在互文关系”;又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此处‘一苇’又与《河广》篇构成互文”.这样的互文关系又赋予了《赤壁赋》怎样的意义呢?《解读》认为:  相似文献   

5.
六朝时的山水画家宋炳说 ,观山水的目的在于“澄怀观道”。读一向沉缅于山水的吴均之作《与朱元思书》,也当由此悟入。言为心声。吴均借富阳至桐庐一带百余里间富春江边秀丽的山光水色 ,在他心弦上弹奏出的清音 ,在他心镜上折射出的自然中内含的情韵 ,需要我们仔细聆听 ,细心玩味。一向沉缅于山水的吴均 ,在“风烟俱净”之日 ,于“天山共色”之中 ,泛舟于浙江西富春江上。他乘一叶小舟东西飘荡 ,而只“从流”,而只“任意”,既无任何挂碍 ,也无一定去向 ,恰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所云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  相似文献   

6.
前赤壁赋     
苏轼 《青少年日记》2010,(10):62-62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干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相似文献   

7.
追求语文教学的“雅韵”深圳市石岩公学张国生世间许多事物往往有雅俗之别,一般他说:“俗”为大家所轻视、鄙弃,而“雅”则为大家所仰慕、追求。按照这种观点,语文教学亦有雅俗之别,语文教师亦有雅俗之分。其俗,亦指“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而雅,刘国正先...  相似文献   

8.
纵杀     
申林 《学习之友》2012,(12):22-23
世上害人之法多种多样。有一种害人的法子叫“纵杀”——纵容而后杀之。冯玉祥说过:“你要想害哪个人,就让他去当军需官,且三个月不要查账。”让一个人掌握军用物资的大权,又对他放任不管,岂不就是纵容他作奸犯科,又岂不是害了他?这就是纵杀。  相似文献   

9.
北 宋 诗 人 、 画 家 苏 轼 曾 在 总 结画 竹 经 验 时 指 出 : “ 画 竹 必 先 得 成竹 于 胸 中 , 执 笔 熟 视 , 乃 见 其 所 欲画 者 , 急 起 纵 之 。” 画 竹 如 此 , 作文 也 是 如 此 。 下 笔 前 若 能 成 文 于胸 , 落 笔 时 , 便 能 “ 急 起 纵 之 ”,一 气 呵 成 。 这 便 是 人 们 常 说 的 打 腹稿 。 那 么 , 腹 稿 的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哪些 ? 如 何 才 能 打 好 腹 稿 呢 ? 一 是 腹 中 有 “ 物 ”。 “ 手 中 有粮 , 心 中 不 慌 ”, “ 粮 ”, 是 人 们 的生 活 必 需 物 ; “ 巧 妇 难 为 无 米 之炊 ”, “ 米 …  相似文献   

10.
纵者,是从历史的发展看问题;横者,是从不同试题的比较看问题。既纵且横,可探讨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仅说三个“点”——是考试之“点”,也是语文教学之“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葆心《古文辞通义》中说:笔之所以妙者,惟在熟于开合,使断续擒纵无不如志而已。盖有断与纵者,以离而远之;有续与擒者,以收而近之,此之谓善于用笔。”他认为断续、擒纵,都是文章的开合技巧,有相同的一面,即离题旨远的笔墨则是“断”与“纵”离题旨近的笔墨则是“续”与“擒”。但擒纵手法常常以“欲擒故纵”的形式出现,这与断续相生有明显区别:二者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这篇课文中有“比之如父”这句话。“比”,动词,作谓语;“之”,他,代君主,作宾语;“如父”是动宾词组,作补语。对译为现代汉语便是“把他比作父亲”。对译后,原句的宾语“之”,变成“他”,与“把”组成介词  相似文献   

13.
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也作欲擒姑纵。《三十六计》中说,如逼得敌人无路可走,那么它就会拼命反扑过来。如果暂时放松追击,任其逃走,则可以减弱敌人的气势。对于逃走的敌人,要紧紧地跟踪,但不要过于急迫逼近,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斗志。等敌人以为脱离险境、军心涣散之时,再突然擒获他,就可以避免流血牺牲。因而,暂时的放松追击,使敌人心理上疏于防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欲擒故纵谋略,指的是为了钳制对手而故意先放对手一马,让其放松戒备,而后伺机图之,一举击败对手。在这里“擒”是目的,“纵”是手段。“纵”的目的是为了“擒”。“纵”绝不是…  相似文献   

14.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当我们再次研究他在8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时.发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最新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最具形象性与感情色彩,它必然经历孔子所述的“知之——好之——乐之”三个阶段,进入“知趣——情趣——志趣”三种境界。 “知者不惑”。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作为“知者”,就必须在语言基本功上下功夫,无论是艰深的文言,抽象的议论,还是浅显的说明,都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使之由难交易。如姜夔在《扬州慢》中写道:“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相似文献   

16.
一直在思索:如何把课上得扎实、朴实,落实语文教学之根本任务;又如何把课上得轻松、愉悦,求得语文课堂上师生心灵的滋长和润泽。简而言之,用美丽的方式去实现语文教学朴素的目的。笔者认为,这是盛新凤老师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两极之美。心向往之,然操之不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的“朴素”和“美丽”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同构共生,难以比翼双飞。教学上注重字词句篇、修辞逻辑了,却失去了诗情和才情,课堂波澜不惊,如死水一潭;教学讲求人文熏陶,注重学生精神感悟和心灵体验了,却浮躁有余,扎实不够,以致失去了语文的应有之味。在“朴素”和“美丽”之间,我们摇摆、矛盾、挣扎。  相似文献   

17.
从“黄老之学”到“小国寡民”──再论司马迁的悲剧田启霖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既有当时的历史因素,又有个人因素,就其个人因素来讲,有他对反击匈奴战争的态度问题,又有他‘石问’所对触犯刑律的问题。”这是我在《评“遭李陵之祸”》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根看法。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教学一向肩挑的责任重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肩负着弘扬民族之文化,植播民族之精神,养成民族之气度,展示民族之风采,守住民族之根本的重任。然而面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窘情,作为一位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不仅仅是整日忧心忡忡,满面愁容。更多的时候则是愁肠百结、泪湿衣袖。也许有人要说我这只不过是“危育耸听”“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罢了。即便这样。我也不想与之辩争。我只是想请他随我一道到语文教学现场走一趟,去看一看语文悲凉的处境,触摸一下语文内心的伤痛。看看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否仍然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1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也如这“半亩方塘”,如何让它如明镜一般清澈晶莹,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而答案其实就在这首诗中——欲让作文如“鉴”之“清”,就需要寻找到它的“源头”,让鲜活清新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入作文这“半亩方塘”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标要求下,营造一个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心之所系,梦之所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懂“情”.详细说来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自己“多情”,能够适时“传情”,可以抓住机会“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