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和《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意识流作品的奠基之作,本文通过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观,后印象主义绘画在小说中的运用和人们异化感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伍尔夫小说的特点,来说明这两篇小说在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诞生,其灿烂夺目的光彩照耀着整个欧洲和世界画坛,掀开了西方现代绘画史上崭新的一页。一百多年以后,尽管现代艺术流派纷呈,印象派绘画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仍产生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后印象主义绘画是印象主义绘画流派发展走向个性艺术语言表现的阶段。塞尚、高更和凡高等后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多年以来传统的客观描绘转向了主观表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出更深入的革新及重大意义.为现代艺术的发源做出巨大的贡献,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思潮,在美术史上,它被认为开辟了现代绘画重形式语言的大门,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它却历来被认为过分注重艺术形式,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审视。笔者对此持有异议,认为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现实主义艺术因素,并以印象主义不同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为文本,围绕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进行详实的论说,对印象主义提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受其姐姐及朋友的影响,在她实验性的创新小说中,大胆和大量地使用光与色彩来表达人物的强烈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探索后印象主义写作手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说《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后印象主义写作手法的巅峰之作。绚丽的色彩和强烈的光色对比描写,不仅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在表达小说的深层含义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下半叶西方绘画艺术在经过了印象主义之后,涌现了被称之为"后印象主义"的流派。其代表画家主要是塞尚、高更、凡.高,他们反对印象主义片面追求客观表现及外光和色彩,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客观物象,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富含各类象征意象。其中,灯塔是最重要的象征意义复合体,是拉姆齐夫妇的形象代表,象征着理智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同时,伍尔夫也借这一“客观对应物”表达了她对世界存在本质的看法。战后的灯塔之行反映了伍尔夫在困顿中的良好愿望,这既是对世界本体的确认,也是对人物自我求证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高更其人与其画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画风定为后期印象派或者是后于印象派的综合主义绘画风格。事实上它并不确切。本文从高更的生活阅历与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着眼,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明确提出与论证了高更一生颇具典型的两种阶段性画风,即摹仿印象主义与直觉综合主义画风。  相似文献   

9.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与现代视觉艺术渊源深厚。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包含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绘画、造型描述等语图元素,这是她将语言与视觉相结合的一次实验。在小说中,角色的视角切换自如,他们通过眼睛主动观察进行思考。其中,“窗”是观察者的通道,也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意象;同时,《到灯塔去》也是一本自传小说。女画家莉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来源于伍尔夫本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因此在众多角色之中,莉丽是最重要的一位观察者,她的视角具有现代性。造型描述(ekphrasis)是文字对视觉的再现,伍尔夫对莉丽《母子图》的描绘是一种抽象的造型描述,它突破了文学传统意义上的造型描述专注于描述具体的静物/艺术品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画风定为后期印象派或者是后于印象派的综合主义绘画风格.事实上它并不确切.本文从高更的生活阅历与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着眼,通过大量的作品分析,明确提出与论证了高更一生颇具典型的两种阶段性画风,即摹仿印象主义与直觉综合主义画风.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从色彩的发展史来看 ,绘画的不同时期 ,为了突出其艺术风格 ,色彩的使用都是受到一定制约与限制的。现代主义绘画的主题是“自我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主张摒弃一切“自然色”,把主观表达放在首位 ,形成了现代主义绘画自由、主观、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后印象派在前印象派追求“光学现实主义”影响下.在对色的分解与综合的绘画实践中逐步形成“抽象荚”,这种依据艺术家内在的审美感觉逻辑所达成的“表现”美,表明了西方绘画首次出现了一个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自足独立的艺术世界,彰显出主体自由意志在艺术创造中取得了胜利,并孕育了后来平面化构图的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从事绘画艺术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信仰,更由于个性、生理、心理差异,在他们感触外部世界与揭示内心世界的时候,其方式、行为与状态更是千差万别。正是由于人类个性特质,才使得人类在具有普遍意义上共同认可美的好的,同时,也生发着多层次、多品位的个性审美趣味。而艺术创造正是艺术家们个性特质、灵感的产物。研究、揭示这种特质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将更进一步推动人类对自身的发现,从而不断深化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4.
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当新古典主义绘画仍然盛行时以泰奥多尔·卢梭,柯罗、米勒为代表的一批画家,齐聚于巴比松村,由此创造出彪炳着现实主义思想趋向的绘画艺术,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巴比松画派。但积久以来,该派的创作原则、艺术风格、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和应有重视。对其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创作原则、美学特征和艺术成就,才能还原其本来的历史地位,并使之成为绘画艺术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发现与表现"是绘画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其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绘画者才有足够的艺术营养源来完成向绘画艺术深层次的过渡,这种主观的思维过程和艺术实践,无疑形成了造型艺术基本训练与创作的纽带,从而找到从习作到创作之间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础素描的教学,应重新定位,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美术创作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静物素描是素描教学的“入门课程”,素描教学的改革应该是从静物素描教学的改革开始,做到从重技法训练向如何提高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转变,从根本上实现基础素描教学和创作的互相衔接,从而为今后的艺术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观察方法、思维能力、表现手段以及自我个性的加强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特征。儒、释、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中国画文化品格及写意精神的生成、培养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是作者发挥性灵感想,于画外寄托的高情雅致。是画家参与造化之机,脱却胸中尘俗的、极纯粹的心境。以书入画——书写性是写意画的不二门法。  相似文献   

18.
论“即兴”情感在水彩画创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画家来说,不管是在写生还是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情感的表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影响创作时的感观意识,进而会影响整个绘画风格。因此,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不能忽视情感的重要性。文章将情感"即兴"的融入到水彩画创作中,而不仅仅是娴熟的运用技法,通过"即兴"情感的注入使作品更赋有灵动之气,进而提升水彩画作品的艺术性。但这种"即兴"情感的表达不是漫无目的的,是受到一些困素的影响和制约的。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艺术真实是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命题,对艺术真实的探讨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文本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更是对文本本身与创作主体情感重合可能性的探讨。文章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郁达夫从感伤主义到《迟桂花》中所体现的回归真实、回归自然的艺术真实的理念追求,以及从"欲望未遂"的行为体验与向善求真的艺术选择两方面,阐释郁达夫对于艺术真实理念的建构与坚守。  相似文献   

20.
钧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需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多变的需求。钧瓷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以满足社会大众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需求为旨归,通过更丰富、更新颖的艺术形式反映当今社会风尚、时代精神,体现当代科技水平,抒发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精神期盼。钧瓷创作表现上,要坚持写实与写意结合、雕塑与绘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结合的创作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