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日报改扩版以来,报社采编人员在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高擎“时代高度、中原导向”的大旗,以“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同行敬慕”为目标,不断更新新闻理念,在采访中注重“写事件、抢时效”,在编排上强调“增信息、重民生”,在工作中以“戒浮躁、出精品”为原则,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用信息大量增加,冗长稿件大大减少;鲜活新闻比比皆是,沉闷的消息难以寻觅。报纸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空前增强,受到了省委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读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
新闻编辑室的工作处于报社采编流程的一个中间环节,每天要“吞吐”相当数量的新闻稿件。前面要对采访环节负责,对每天的来稿,从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着手,“抓两头,堵中间”;后面要对出版环节负责,精编细编,不能停留于半成品,粗粗拉拉地把稿件推向下一个环节。这道中间环节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作为一份重要文化产品的党报的权威性,影响到报纸“精品工程”的顺利实施。围绕“权威、大报、有用、民生”的办报宗旨,河南日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扩版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广告增长速度喜人,报纸的“眼球效应”凸现,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一年来,一系列采…  相似文献   

3.
我刚到区委宣传部,开始为报社采写新闻稿件时,同一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朋友一样,也感觉没有多少新闻事件可采写。 后来,我在加强新闻报道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以腿勤、嘴勤、脑勤、手勤这“四勤”要求自己,主动深入基层农村和各企事业单位上门采访,得到大量的新闻信息,采写见报的新闻稿件逐渐增多。别人慢慢开始知道我是常给报社投稿的通讯员,不少人主动向我及时提供新闻信息和线索,扩大了我采写新闻稿件的耳目。  相似文献   

4.
2002年底,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是全国第39家报业集团。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南京日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2003年12月22日开始,《南京日报》实施了集团成立以来的新一次改扩版。这次改扩版从启动之日起到今年3月30日,报纸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32个版,3月30日以后又扩为40个版,分成A、B、C、D四叠。这次改扩版,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并且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12个字印在了报眼上。以新闻立报,提高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传媒竞争,说到底是新闻的竞争,是新闻质量的竞争。党报的创新,从理论、观…  相似文献   

5.
今年元旦始,东阳日报实施改扩版。版面由每周对开28个版增加到对开44个版。此次改扩版,在报纸外形上,以更加抢眼的字体、线条、标题、图片,营造风格清新的版式,给读者新的感官体验;在报道内容上,按照“扩的是服务范围、改的是服务质量”的要求,做足做强本地新闻,为  相似文献   

6.
浙江日报6目25日改扩版后,新闻报道和版面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读者反映浙江日报好看多了。报社近期正在回顾总结改扩版以来的工作,总编辑杨大进将自己对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些思索,写信给夜编部的三位负责同志,共同交流探讨,以期使浙江日报的国际新闻报道更好地体现中央精神,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省记协主席江坪读信之后,写信给杨大进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认为,报社领导同志带头研究新闻业务,与记者编辑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提高党报的质量,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本刊将来信刊登于下,以供新闻界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7.
拿到一篇新闻稿件,是通过细心雕琢、打磨,把新闻从繁杂的事件中“拎”出来,使其成为一件精品,还是稍事修饰后就将其搬上报纸版面,这既能看出一个编辑的业务功底,更能体现出其嫡辑作风和工作责任心。刊登于2011年4月10日《前卫报》二版头条位置的消息《不让先进典型“等着”争光》,就体现了缡辑精益求精的思想作风和较好的业务素养。稿件见报后,受到一致好评,《解放军报》在“军媒视界”专版头题位置转发,报社领导在稿件上作了批示,称赞此稿为“好稿”。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乐清日报社建立新的用稿制度,规定报社内部人员的稿件一律采用电脑稿。稿件由编委办分类并遮盖作者姓名(通讯员的稿件也是如此),然后在每日下午的谈版会上定稿。由于稿件上没有出现作者姓名,有效地排除了“关系稿”、“人情稿”,以新闻价值高低、稿件质量优劣来评判和取舍稿件,真正体现了用稿“看文不看人”的原则。我认为这种做法好。与此相反,时下有的新闻单位“看人不看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稿件取舍往往看文章作者的身份和地位而定,这可以说是一些新闻单位的通病,也是多少年都想治而难治的顽症。正因为“看人不看文”…  相似文献   

9.
“只要会运作、就能上头条”。在这种片面思想认识的支配下,不少新闻从业人员不注重在稿件的质量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稿件的运作。应该看到,通讯员与报社之间的正常通联是需要的,必要的新闻策划也是应该的,但从根本上说,任何时候,稿件质量都是上稿最有效、最便捷的“通行证”。我们军区远离报社和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和报社编辑记相对来得比较少,应该说,在稿件的运作上先天不足。但从这些年我们军区新闻工作的实践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     
某团建立“新闻信息网”效果好本刊讯 陈桂玉、柏亮超报道:71827部队政治处为了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建立了“新闻信息网”。官兵们可通过电话、信件、或局域网等方式,将新闻线索或新闻稿件发送该团“新闻信息网”。团宣传股对发来的新闻信息或稿件进行筛选、整理,对重要线索组织报道骨干进行采写,然后向报社、电台投稿,从而扩大了信息面,提高了时效性。自去年8月份以来,“新闻信息网”共收到新闻信息和稿件三百余条,其中12篇稿件已见诸报端。退伍报道员张廷红当上副社长本刊讯 张杰报道:68203部队新闻报道员张廷红,凭着一股坚忍不…  相似文献   

11.
今年初,南通《江海晚报》没有改扩版,但不少老栏目的信息量、报道面都有所扩大,其中以2版的“昨夜今晨”尤为突出。这个栏目按照读者报料和计划安排,一般由记者突击采写、拍摄现场,特别是关注民生、反映人性关爱的稿件颇有新闻价值,使这个老栏目富含新意、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的某些稿件中,仍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简称为“三中全会”或“党的三中全会”。这样简称,在党的十二大以前尚属勉强。现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都已闭幕,有些新闻单位仍这样简称,似不妥当。以10月15日的报纸为例,光明日报一、二、三版发的消息、通讯、文章,天津日报一版上的消息和河北日报一、二版上的评论、通讯内,有的仍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元月1日永康日报正式扩版,由4开8版改为4开12版,并形成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三大新闻版块。改扩版后,版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新闻信息量大幅增加,在不降低原有“硬新闻”(指时政类)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大量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新闻见诸报端,新闻的可读性和报纸的信息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内容丰富了,更有看头了”。二是版面更趋大气、简洁,  相似文献   

14.
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海宁日报坚持新闻创新,从2008年起连续几年改扩版。分设时政、民生A、B叠,每天出刊16版,去年7月推出头版导读版,成为浙江县市报中唯一设导读版的报纸。报社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升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围绕困难群体的诉求,开展新闻帮扶。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22日,《南京日报》以“实践‘三贴近’,创新走市场”为指导思想,实施改扩版。这次改扩版,是南京日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从启动之日.起到今年3月30日,报纸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32个版,3月30日以后又扩为40个版,分成A、B、C、D四叠。改扩版后的《南京日报》,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12个字印在了报眼上。  相似文献   

16.
浙江日报从今天起,改版、扩版。这次改扩版,时机很好。在改扩版的调研过程中,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深刻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统揽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全局的行动指南,同样,也是我们推进新闻改革的根本指针。结合学习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理解和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使我们改扩版的工作方向更明,步子更稳、更实在。下面,我介绍一些我们的认识和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金融时报》每周六刊,对开12版,全国设有15个印点,金融时报社新闻的快速、准确的传递对于新闻媒体行业十分重要。报社记者每天传回报社大量新闻稿件。为了让这些稿件迅速出版发行,报社采用采编系统,使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在电脑上完成写稿、改稿、组版、校对、传送、签发的全过程,并能对稿件进行多项统计管理工作,全面实现采、编、排、发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某编辑为帮助通讯员,使其稿件顺利过关,给通讯员出这样的主意:找找报社某某领导,请请某某主任…… 类似的情形,在一些新闻单位并非“新闻”。个别编辑、记者传授的这种“歪经”,乍看起来人情味十足,实际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此次湖北日报改扩版后以全新面貌与读者见面.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改扩版顺应了中国主流媒体的改革趋势,是顺时应变之举。在这次改扩版中湖北日报以十大版块的崭新框架和清新大气的风格引人注目。我们文化新闻中心承担了十大版块中的文化征程、双休娱乐和万,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上旬,《人民军队》报在二版突出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从电脑军事游戏中摸索训练诀窍》的稿件,受到广泛好评。报社领导两次在业务会上称赞"此稿不错";作者所在部队领导也赞扬稿件问题抓得准、写得实。此稿在报社月评中被评为优质稿。回想编辑此稿的过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要善于从基层官兵自发来稿中提取新闻,沙里淘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