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探究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结构模式,具有整体性、探究性、全面性、主体性及开放性的特征.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环境创设“的方法及“课程的实施“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贺正瑞 《科教文汇》2020,(8):147-148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活动要能够充分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而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围绕幼儿的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教学,对幼儿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恰好契合幼儿教育活动这一要求。本文笔者基于班本化“清明节”主题课程资源,从五个方面探究幼儿主题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朱建花 《科技风》2023,(32):47-49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建构整合,并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探究情境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走进校园”为主题,以校园为点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试图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科学主题课程教学时,教师按照《纲要》的精神,注重幼儿自发自主的学习,积极开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把活动的主动权充分地下放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大胆的探索和问题发现、问题解决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多种经验。本文就以如何开展《磁铁的奥秘》主题为例,说明教师在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7.
姜敏 《科教文汇》2009,(24):124-126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热点之一,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着手,通过探讨研究性学习秉持的师生观与教学观,结合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评议,提出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以阅读教学为平台展开问题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课程。以基于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超越教材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刘书英 《科教文汇》2008,(16):80-80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综合课程”,是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按课程整合性来分,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课程”观在数学中的应用是发展的趋势。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方守仲 《今日科苑》2006,(12):126-126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作为一个基本的课程理念提出,因此,“如何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成为初中科学教学必须直面的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实施: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二、传授科学方法,学会探究;三、优化课堂结构,引导探究;四、强调实践活动,落实探究。  相似文献   

1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的课程领导提出了挑战.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固定的课程内容.本文认为,应该首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管理与保障机制.要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系列.对课程内容既要有既定“预设”,又要留有“生成”空间.设计课程内容要着眼于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力求凸显学校特色.还要注意区分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与地方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统计数据表明,在“两个大局”交织交融的背景下,青年学生高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五个认同”的认知程度很高,国家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非常强,参与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意愿强烈,更喜欢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知不够清晰,对“五个认同”表述不准确,学校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较少而且单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抓住“主线”聚焦“纲”,坚定“五个认同”,加强主阵地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实践养成,不断深化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提供历史支撑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本文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学科整合方面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研究,突出以教师为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两种活动类型,而是在幼儿园和老师们的探究实践下慢慢走向融合,区域活动的设置更加符合主题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活动内容也随着课程的进行和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更新,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的主题使区域游戏的内容更有目标性,反之区域活动使主题开展得更深入,更有意义,这两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从孩子们身上挖掘无尽的亮点,这不但是惊喜的,更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无线电”是辽宁省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课程,“无线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无线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它是一门不同于传统学校教学的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实践课程,更是一个很难通过教师的单方面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课程。因此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宗月 《知识窗》2023,(5):123-125
为进一步落实构建思政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正式设立“探究与分享”栏目。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深入挖掘相关材料、提高教师组织活动型课堂的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入手,寻找“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方法,力求发挥此栏目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的是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在日常教学中,主题实践的设计往往不能让每个学生实现真正参与其中,那么如何在设计主题时让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呢?本文从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教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综合实践主题的设计目标要关注学生发展。另一方面综合实践主题设计的内容要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幼儿园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幼儿园和老师们的探究实践下慢慢走向融合,游戏内容也随着课程的进行和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更新,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接受“三个自信”教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肩负着帮助广大在校学生理解和深化“三个自信”教育的政治使命。首先,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着手,丰富第一课堂,夯实“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健全第二课堂,奠定“三个自信”教育的实践基础;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和建设第三课堂,弘扬“三个自信”精神。  相似文献   

19.
"好奇、爱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在中班年龄段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科学区探究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在主题活动背景下,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贴近其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主题背景下的适合中班幼儿探究的科学区游戏材料和内容,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汲取适宜的科学区探究性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接受“三个自信”教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肩负着帮助广大在校学生理解和深化“三个自信”教育的政治使命。首先,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着手,丰富第一课堂,夯实“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健全第二课堂,奠定“三个自信”教育的实践基础;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和建设第三课堂,弘扬“三个自信”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