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彭刚  龙贵凤 《金秋科苑》2010,(6):187-187
水彩画进入中国后,由于受西方水彩画的影响,中国的水墨画的发展出现了西方水彩画的痕迹,水彩画中的以色破色,色墨结合,色墨相融的水彩技法在画水墨画中被运用了,水彩画和中国水墨画的用色,用水,用墨的接近,有些中国画家便把水彩画水色鲜艳的效果引用于水墨画之中,色彩艳丽,趣味清新,变幻丰富是水彩画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水彩画浅析     
段少明 《金秋科苑》2009,(2):199-199
本文论述了水彩画的发展概况,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以及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成熟,在我们多元环境中,更加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
水彩画浅析     
本文论述了水彩画的发展概况,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以及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成熟,在我们多元环境中,更加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刘欣妍 《科技风》2014,(24):230-230
水彩从西方传到中国已经百余年了,其材料特征与我国传统绘画在用笔、材质和审美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本文主要从中国水彩画的用笔、用色、用水、虚实美和意境表现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元素对水彩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作为一个画种在中国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遇到了自己的难题。艺术与时代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前进的浪潮冲击着一切艺术领域,新的时代也要有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形式与情感是水彩画创作中的重要手段,对水彩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西方水彩画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写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其传统,更多的通过情感来发展水彩的绘画语言,巩固水彩画创作。使水彩画耸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成为绘画中最有魅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水彩画作为一个小画种在中国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遇到了自己的难题。艺术与时代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前进的浪潮冲击着一切艺术领域,新的时代也要有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写生是水彩画创作中的重要手段,对水彩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西方水彩画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中,写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其传统,更多的通过写生来发展水彩的绘画语言,巩固水彩画创作。使水彩画耸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成为绘画中最有魅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国水彩画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艺术家个体的差异,艺术家审美观念、哲学基础、文化底蕴的不同,水彩画官方画展及民间收藏、装饰市场的需求,还有其它画种对中国水彩画的影响等等都预示着中国水彩画多元化是其必然发展趋势。而中国水彩画在这种形势下,拓展了自身的题材选择,加大了人物画及大场面画作的比例;同时,在创作风格方面除了传统的写实主义之外,又加入了抽象主义及装饰主义等;另外,中国水彩画还越来越多的利用其它化学材料及剪接、拓印等技术促进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17、18世纪中西贸易的展开和"中国风"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国艺术品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追逐和青睐。在这些艺术品中,有一种画最为独特,最富神秘感,也最受西方人所喜爱,它因小巧便携、物美价廉,成为西方人士造访中国时必买的礼品之一,它就是通草水彩画。这种画作上色后,色彩异常亮丽,凹凸有致,效果几近刺绣。其材质不仅尺幅小,通常  相似文献   

9.
缪怡端 《科技风》2012,(2):213-214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传统水墨画具有写实、表意言志的特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中国水墨画也逐渐发生了现代转型.现代都市社会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对水墨画的绘画观念和题材提出了全系的要求,相应的材质媒介与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抽象表现因素在水墨画中的作用增强.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是水墨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墨画作为我国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民族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彰显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精神。而面对多元化的世界,中国水墨画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立足本族文化基础之上更具有包容性,呈现多元化是中国水墨画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针对当代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水墨画多元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勇 《科教文汇》2008,(34):262-262
水墨画只重黑白两色的独特审美体系,总的说来是我国文化较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儒、道、释三家文化交融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那么绘画中可视的"形"与可感的"意"自然成为绘画艺术关注的焦点.因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角度之不同,导致中西绘画在"形"与"意"的关系把握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是先"理性"后"自然",而西方人是由"自然"而"理性",因此,在中国产生了以传统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形式,追求"形意相生"的"意象美";而西方则形成了以传统油画为代表的绘画体系,追求"形意相融"的"真切美".本文试从感性与理性角度,将传统水墨画与传统油画之绘画观念、绘画形式及工具材料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利于中、西绘画艺术更好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艺术领域来说,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的青花瓷艺术设计与中国水墨画的关联尤其密切。从青花瓷艺术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水墨画的色彩因子,其影响可谓比比皆是,本文就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国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谢赫提出"六法"以来,"气韵生动"已经成为品论中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美学法则,而"气韵生动"同样也适合于中国水彩画。中国水彩画在"气韵生动"上的追求由来已久。"气韵生动"这一中国传统,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将有效地指导水彩画创作,把水彩画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气韵生动"一词来源于品评人物品性之论,因此我认为"气韵生动"只有建立在"人品"与"画品"双从符合的基础上,方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水彩画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凡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画种。现在,中国水彩画在新的一批水彩画家的带领下,无论是在绘画技法上,还是在表现手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水彩画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是“小品画”,而成为即油画、国画后的第三大画种,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柴东方 《内江科技》2007,28(12):185-185
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画种,如何让儿童在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就自身的教学总结出了几点看法,以便进一步提高几童水墨画教学.  相似文献   

17.
郭伟光 《科教文汇》2009,(9):259-259
水彩画有别于其他画种,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水彩画语言形式是由水彩画语言操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共同构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水彩画的“情趣”出自于水彩画语言思维方式。水彩画语言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的操作方式,二者不可分离;水彩画语言思维方式的丰富导致了水彩画语言操作方式的拓展及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儿童水墨画是中国水墨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3~15岁之间,在我国水墨画的框架下,提取水墨画技法的精华,结合儿童特有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及其生长规律,进行绘画。通过水墨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水墨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  相似文献   

19.
水彩画有别于其他画种,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水彩画语言形式是由水彩画语言操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共同构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水彩画的"情趣"出自于水彩画语言思维方式。水彩画语言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它的操作方式,二者不可分离;水彩画语言思维方式的丰富导致了水彩画语言操作方式的拓展及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水墨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独特绘画形式,借助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容易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抽象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传统题材水墨画有助于提升幼儿绘画技巧,生活题材水墨画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