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共政党精神文化的发生源头。政党的意识形态是政党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前提,是中共政党精神文化的基因和密码。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撒下了中共政党精神文化生成的种子。政党文化是由政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等有意识有目的所建构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者和领导者,他们有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有的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他们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了中共政党精神文化建构的主体。政党文化是政党组织的精神支柱,政党组织是政党文化的物质基础。政党文化依附政党组织而存在,随着政党组织的发展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准备了中共政党精神文化依存的组织。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摇篮,它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孕育了中共政党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央文件精神的传播效果,关键不在于宣传声势的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运用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的活动说、中介说、内化说来阐释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在连接大众传播与内向传播的中介作用,旨在说明在大众传播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忽视人类最基本、最核心的传播方式: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各级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即组织传播的控制者)和共产党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应着力联系本地实际去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而因之所建构的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氛围(或曰现实环境),对于民众自觉认同并实践党的方针政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对变迁中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领导力成为推动组织文化适应这一变迁的决定力量。文章尝试将组织文化纳入领导科学的研究范畴,以领导力形成与领导者影响力的扩散为理论基础,着力分析了领导力对组织文化的创建、管理和变革的决定性,并认为通过领导力提升组织文化的适应性是领导者最具决定性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4.
合并高校组织形象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高校组织形象的重塑是合并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重塑过程中,要重视校名及与校名有关的各种标志的选择,做好组织成员的稳定工作,要充分发挥组织哲学与组织精神的导向作用,重视校训的精神内涵。高校的领导者要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处理好新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原有制度的关系,慎重解决合并高校组织形象重塑过程中出现的阻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美集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以及黄光裕人格特质的研究,结合人格理论的相关内容,分析企业领导者的人格特质会对企业组织文化产生影响,并且两者相互作用.最后,提出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领导者,建立健康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信息高度汇集和流动的场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大学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以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的职能促进大学人实现个体和社会价值。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文化的信息本质,及大学文化传播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界定了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的概念内涵,提出了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的指导原则是"全主体-全层面-全媒介",即大学文化传播要通过大学组织中的全部主体,利用全部必要的媒介工具,针对大学文化的全部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默会知识可以划分为三类:基于个体技能表现、基于组织惯例及基于学校文化的默会知识。要促进职业院校默会知识的传播,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形成组织中各个相关成员之间交流默会知识的机制;重新审视学徒制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和重视学徒制,同时引导个体反复自主训练;致力于营造一种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并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领导力是领导者凭借组织文化、领导魅力、组织行为模式、组织价值观念等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也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表现的激励下属实现目标的能力。文化领导力建设不仅是提高领导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当从共同愿景、先进思想、价值观念、制度文化等方面出发,深入推进文化领导力建设,以更好地提升组织的领导质量,促进组织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谣言的意义在传播语境中生成。历史潜藏在文化心理中对谣言进行无形的编码,形成谣言传播的历史语境;个体的生存需要和精神归属、组织之间的权利博弈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构成,造就谣言传播的现实语境;知识储备和媒介环境构成谣言传播的虚拟语境。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与德育的联结倪高武班级文化,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态,包括以班风、教风和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以班级组织、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组织文化和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对班级德育工作有着...  相似文献   

11.
关于职业院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默会知识的占有和传播程度,是职业院校能否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默会知识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点。职业院校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基于个体技能表现的默会知识;基于组织惯例的默会知识;基于学校文化的默会知识。要促进职业院校默会知识的传播,必须建立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的组织结构,形成组织中各个相关成员之间交流默会知识的机制;重新审视学徒制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和重视学徒制,同时引导个体反复自主训练;致力于营造一种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并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职业院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默会知识的占有和传播程度,是职业院校能否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默会知识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点。职业院校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基于个体技能表现的默会知识;基于组织惯例的默会知识;基于学校文化的默会知识。要促进职业院校默会知识的传播,必须建立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的组织结构,形成组织中各个相关成员之间交流默会知识的机制;重新审视学徒制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和重视学徒制,同时引导个体反复自主训练;致力于营造一种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并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3.
齐晓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2+124-122,124
领导力,是一个团队和组织发展所必然遇到的问题。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精神品格和领导才能,揭示出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典型特质。以及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如何适应发展,增强素质,调整角色,激励组织成员发挥最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传播武术文化对于人们健身强体、品德养成,宣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开拓武术文化传播的路径:充分发挥学校武术教育、现代影视传媒传播、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对武术文化传播的作用,积极发挥武术的文化价值,弘扬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态势,形成了官方媒体、专业组织与网民群体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传播格局。太极拳是体现中国"和谐"精神的代表性传统文化之一,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对外传播或将迎来新的机遇,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路径创新和"走出去"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教育科学的独立发展,为中国教育科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理论思想条件和科学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7.
知识知识提供者、管理者、促进者、载体、向导、知识顾问、创造者一、学习型组织的构成系统1、领导和管理。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和管理者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支持个人和小组的学习和发展:(1)建立学习行为的榜样;(2)提供有利于学习的系统;(3)鼓励员工创造新思想;(4)确保知识和学习的传播;(5)率先学习,指导学习。2、文化。文化是把组织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它包括整个组织共享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标准。学习型组织的文化:(1)必须支持和鼓励学习和创新行为;(2)鼓励员工的不耻下问,以及员工之间的交流;(3)提倡员工冒险和实践;(4)允许员…  相似文献   

18.
周勇 《班主任》2013,(4):21-21
班歌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地表达和传播班级精神、班级价值观、班级个性等班级文化的核心要素。那么,怎样用班歌传播班级精神呢?  相似文献   

19.
英雄的历史由来已久,英雄的内涵极其丰富。以英雄为依托的英雄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强英雄精神传播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坚定文化自信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重价值意蕴。但是,全媒体时代英雄精神的传播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蔓延、传播内容碎片化商业化和传播渠道创新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应当在创造英雄精神传播友好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英雄精神传播内容深度和广度、创新英雄精神传播渠道等方面加强时代践履。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丰富莫高精神的视觉表现形式,实现莫高精神的视觉重构成为优化其传播实践的重要路径和发展方向。当前,莫高精神数字化传播实践中面临着物质形态文化资源稀缺、可视化元素呈现单一、传播空间亟待拓展的现实困境,应当加强数字化保护,整合莫高精神文化资源;挖掘可视化元素,促进莫高精神创意表达;打造多维立体展示平台,增强莫高精神视觉呈现效果。同时,也要关注数字技术的合理利用,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莫高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