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那个下雪天     
雪是冬的孩子,而冬又仿佛是最富有情韵的母亲。冬,没有春的鸟语花香,没有夏的热情豪爽,没有秋的明媚艳丽,却有一种宁静圣洁的美。她像一首诗、一幅画,一直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我对雪,有着独特的记忆。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宛如精灵一般,悄无声息地降临人间。开始时,雪花像是试探一般,星星点点、漫无目的地在空中飘摇,"未若柳絮因风起",飘飘洒洒,  相似文献   

2.
何所冬暖     
《快乐阅读》2020,(2):73-73
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寒冷而萧索,然而在诗词的世界里,一遇见冬天,只让人觉得惊艳、温暖,没有哪个季节可以有冬的素简,也没有哪个季节如冬一般千净怡然。冬日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围坐在暖炉旁,读着古人的诗,赏着窗外的雪。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感受冬日里不一样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在文学研究会中也是一位有特色有成就的作者。他曾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个诗刊——《诗》的编者之一。诗作分别收入《踪迹》(诗文集)与《雪朝》第一集中。不论是咏物寓意的短诗,还是盘旋回荡的律调,无不表现出朱自清这位民主  相似文献   

4.
绝不是"一到冬天就满世界雪花飞舞"的陈词滥调,"冬天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和神奇能力的魔术师"。因为孩子最喜欢魔法师——金灿灿的斗篷、金手指、魔杖、百宝箱——口中念念有词,手臂一挥点石成金,美目流盼处无中生有,妙哉,化腐朽为神奇。四季变迁,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第16单元就以"冬天"为主题选取了两篇表现冬天情趣的课文,试图通过对冬天人物、景色的描写,让学生在形象、有趣的内容中感受冬天的魅力,培养起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用如诗的语言,生动而真切的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6.
唐代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文,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正因为雪大,  相似文献   

7.
落雪     
在宁静的冬日,人们等待的那一场雪已飘落在苍茫的原野。那是最初的水给予冬日的圣洁,那是和雪一样洁白心灵的期盼。没有雪的冬天不能称其为冬天。雪是冬的意象。雪是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雪是这个星球最纯粹的语言。雪是冬的灵魂。雪如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雪以博大的胸襟,包裹着裸露的大地。雪原静若处子。雪原的背后是一座圣洁的雪峰,固守着那份珍贵的贞洁,站在天边审视着我所居住的城市。远处有无数双眼睛,清澈如水,在阅读着雪原的孤独。通向雪原的路,此刻没有一双脚印,只有那一株株红梅在雪原上怒放。梅的芬芳随风飘送,那是雪的芳香…  相似文献   

8.
到了冬天,最典型的景色就是下雪。大雪一来,遍地白茫茫的,显得很干净。雪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鹅毛雪,一种是米雪。在古代,鹅毛雪才叫做雪,米雪叫做霰(xiàn)。古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月26日雪洁白,晶莹,容不得半丝纤尘。冬天,是白色的,孕育之梦。万物停止了喧嚣,狂风怒吼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而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晶都在诉说着冬的心事。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冬,寒风中磨砺着风骨,冰雪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正因为这份浪漫,也使冬变得唯美起来。冬天,在他的开始就走出了潇洒的一步寒风。夜幕降临了,寒风好似一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  相似文献   

10.
缪国平 《良师》2011,(10):50-51
世界上有许多奇异的房屋,其结构并非砖石、混凝土,而是用特殊的材料建筑成的。雪砖砌成的冬屋 爱斯基摩人是生活在北极圈中居民。北极的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气温相当低,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是用雪砖砌成的圆顶屋。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对大自然四季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品选择与活动准备文学作品:散文《春天来了》、《秋天的雨》、《第一场雪》,古诗《小池》等。音乐作品:选择描绘四季景象的轻音乐曲《春》、《夏》、《秋》、《冬》和《四季》。美术作品:选择希斯金的油画《林边的花》(表现春天的景色)和《橡树·傍晚》(表现夏季的景色),列维坦的油画《秋》(表现秋日的景色)和《三月》(表现冬日的景色)。设计思路与活动建议在“我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12.
清晨,我支着画板,对着窗外的雪沉思。 早就想为冬天画点什么,却总也无从下笔。最能表现冬天的是雪,雪的冷峻,雪的诗情,无一不是冬天的神髓。可是,怎样才能在宣纸上表现呢? 正在这时,三位从中  相似文献   

13.
听雪     
提到冬天,人们就自然地和萧条冷落,枯木萎草的景色连在一起,似乎冬天是冷酷无情的。然而,冬天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冬天的雪,弥天漫地,扑朔迷离,落雪的声音,给圣洁的冬景图配了一曲动人的乐曲,雪儿有声,冬天需要的是一份听雪的心情。雪是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清晨,推开屋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天瑞雪  相似文献   

14.
咏雪诗趣品     
冬天到了,每当看到 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 种各样的雪诗。 雪诗中的千古绝唱 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雪诗中最俚俗的,当首推唐朝张打油的那首《咏雪》“打油诗”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因为雪大,才有了“江上一笼统”这种大全景式的远景;还有三个特写镜…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1962年冬,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下了一场雪,这场雪下得怎样?雪后的景色如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场雪》,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雪,认识雪与人类的关系。 2.复习下雪前的情景:问:那么这场雪在下之前,天气有什么变  相似文献   

16.
雪,我的父亲     
一提到冬天,我就想到了雪。在我的意识中,冬天总是和雪有关的,雪成了冬天的代名词。而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东,在我的家乡高州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没有冬天的,也就是说不会下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雪,喜欢这漫天飘飞的白色精灵。或许这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第一次接触“雪”就喜欢上了。  相似文献   

17.
咏雪诗趣品     
<正>冬天到了,每当看到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种各样的雪诗。雪诗中的千古绝唱,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相似文献   

19.
雪花飞扬     
转眼间,凉爽的秋天走了,冬天来临了。今天,冬婆婆洒下了第二把"梨花",也就是这个冬天的第二场雪。雪花弥漫着大街小巷,像是花瓣纷纷飘落,飘在我粉色的围巾上,飘在我的衣服上,飘在我的脸上……路上的行人有撑伞的,五颜六色的伞花将雪映衬得更洁白了。  相似文献   

20.
<正>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