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提升。在巴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巴西联邦政府、大学组织协会、高等院校构建起了立体化的组织体系。为提升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开展合作科研、推动人员流动、减少人才流失、拓宽合作网络等等。巴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巴西作为拉美第一大国、新兴经济体国家,一直怀揣着“强国”之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助力“强国”建设成为巴西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全球知识经济外部冲击的必然之举。巴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要聚焦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重点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建立全球多边高等教育合作网络平台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周期性的政治动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损坏了巴西的信誉与实力,导致巴西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推进中缺少周密的计划和充足的资金,缺失公平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缺乏教育领域的“软”支撑,因此其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助力“强国梦”之路,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实地考查与学习所得,结合理论与实例,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优异性的特征、评价与反思性实践做出了系统的学理性综述,号召更多的本土高校进行高等教育理论构建和开发工作,从而通过参与东西方高等教育理论对话,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晓凤 《教育评论》2014,(2):161-163
巴西为提升高等教育支出绩效,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组织机制各司其职,运行机制层层递进,保障机制环环紧扣,确保了绩效评价合理运用。巴西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合理分工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确保高等教育支出绩效的重要手段;引入外部承包商等举措也能提高高等教育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5.
王美  曲铁华 《教育科学》2021,37(2):69-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探索奠基期(1949—1977年)、改革发展期(1978—2005年)、深化提升期(2006年至今)三个阶段,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当前高等教育政策在决策沟通、立法建设、执行落实、政策评价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高等教育政策要重视多元利益主体对话,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决策机制;完善立法体系,为高等教育规范治理提供制度化保障;加强执行监督,矫正政策执行的失真与偏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创设多方联动的政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经济社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考验,高等教育改革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推动教育模式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应用型高校需要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完善自身质量评价体系,以便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及社会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开始,随着绩效评价的研究热度逐步提升,高等教育绩效管理评价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是反映大学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对高等教育绩效管理评价的内涵、缘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明确要建立高等教育绩效管理评...  相似文献   

8.
巴西高等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深受宗主国葡萄牙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但巴西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较好地处理了国际移植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现代化策略,使巴西高等教育迅速崛起,走过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4):131-13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明确高等学校功能定位、构建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不足、供给需求不平衡、人才结构性流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决策机制,打造新型"智库联盟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坚守人才培养底线,挖掘多元结构性投资可获得性;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类别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等可操作性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机构建设、成果产出、人才培 养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效。统筹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彰显 了人文关怀,走出了适合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中国道路”,高 等教育研究中的“中国学派”日趋成熟。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 等教育学科发展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强化高等教育改革 力度,推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转型,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 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为认识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深入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背景下,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相较于第一方评价、第二方评价具有客观公正、专业性强、独立多元、协商缓冲的比较优势,但目前实践中存在高等教育第三方文化认同感不足、法律地位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充分、行业规范不健全等问题。为此,“精神提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第三方文化认同”“崇法善治,以依法治教破除教育治理政策化的路径依赖”“管理创新,以政府职能转变拓展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空间”“专业自治,以细分优势提升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行业的专业权威”,是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等教育品质,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自20世纪60年代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品质评价制度经历CNAA、CVCP和AAU、HEQC三个阶段后,目前发展为一套对大学内部品质保证程序进行外部审核的QAA机构审议,为英国高等教育评价又开创新的局面。透视QAA机构审议新变化,无疑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具有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06-2015年的高等教育跨越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阶段,从各方面都确定了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时期,回溯过去十年外延式和内涵式发展的历程,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展望未来的趋势,对建设"双一流"大学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高校办学特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革新层面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确保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理论、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实践脉胳,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现状及问题,并探讨了制度革新理论及在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意义,建立起以制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评价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在强化立德树人、建立评价标准、加强数据治理、实行分类评价、推进持续改进、促进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评价的立德树人导向,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通过数据治理提升高等教育评价效能,通过分类评价提升高等教育评价的针对性,通过强化督导检查让高等教育评价“长牙齿”,并以制度建设保障、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多主体、多形式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以至利益冲突等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要紧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明晰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与评价中的责权利,建立各主体间更加紧密和更加有效的合作对话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人才培养特点而构建。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多样化、特色化特征,无疑增加了质量评价工作的难度,并加剧了质量评价的复杂性,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粗放统一;后续监督机制缺乏。构建开放、多元、立体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内容、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巴西"种族熔炉"神话的背后,黑人、混血种人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白人相比处于一种十分弱势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社会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诉求得到全面回应,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启基于种族的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由于肯定性行动本身即构成一种"反向歧视",加之推进速度与力度过于急促,巴西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巴西不断扩散,影响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在此种环境下,巴西的高等教育当然也难逃"厄运",开始走向市场化、私有化。由此,巴西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日趋严重。在新自由主义弥漫全球的今天,探析它对巴西高等教育的影响,会对我国当前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在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与市场化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评价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美国、巴西、荷兰等教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问责制的特点,通过国际比较和充分借鉴,从评价机构独立化、评价指标差异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结果等级化和评价报告公开化5个方面对我国建立健全高校问责制,进行现代化大学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评价模式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