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学了初二物理课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节,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伽利略发现的惯性定律,为什么称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从伽利略到牛顿,对惯性定律的认识是怎样完善的呢?  相似文献   

2.
惯性简述     
李然 《科技风》2012,(24):199
在经典力学范围内探讨惯性的基本概念,讨论了人们对惯性的认识的误区,并解释了惯性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加深了对惯性和惯性定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100年     
杨帆 《百科知识》2000,(1):31-32
在20世纪这100年中,物理学取得了哪些成就,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发生了两次大综合 迄今为止,物理学发生过五次大的综合。第一次,发生于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牛顿把物体运动规律综合为3条运动定律和1条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完整的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十几位科学家从不同角度综合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机械、热、电、化学等各  相似文献   

4.
能够和牛顿、伽利略比肩的物理学家,你能想到谁?似乎除了爱因斯坦,很难再有其他人选了。但是有一位不为人知的意大利人,被诺奖得主、量子力学创立者之一、著名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列为可与牛顿、伽利略比肩的人物。这个神秘的意大利人,就是埃托雷·马约拉纳。把成果扔进垃圾桶的怪人马约拉纳1906年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自小便拥有极高的  相似文献   

5.
1:通过力的基础概念推导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用牛顿万有引力定理证明2:通过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证明物体的质量与运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人们对太阳系有了新的认识,从开普勒的行星和谐运动定律,到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行星运动,直至卡西尼测量行星之间的距离……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物理课堂里,对牛顿第一定律做些相关的拓展性讲述是有必要的。本教学论文主要基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惯性定律、惯性参考系、绝对空间及相对论等脉络来进行一些探讨性的拓展讲述。根据本人的课堂经验,该拓展性讲述的效果是比较良好的。它不仅可展示牛顿第一定律背后丰富的哲学、人文历史、逻辑等内涵,也可展示其背后丰富的物理内涵,从而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及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力学和运动学成为整个高中的基础和重点,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运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几乎所有的后期学习到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际上都是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推导出来的,是为简化研究物体运动现象得出的公式及结论。无论是平时做题还是高考,小车运动是高中学生进行运动分析的综合性题类之一,怎样对运动力学活学活用,使解题更加直观、方便和快捷无疑是物理学习追究的一个目标,我们先从一个较简单的典型题目入手分析,探求多种解题方法,获取捷径。  相似文献   

9.
首先,让我们来重温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如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月号的《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以下简称《相》文)一文中,作者以断了电的电扇、停止抽打的陀螺等物的转动为例,得出“失去动力继续转动的物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能量的本质要因出发,对三大定律统一进行了论证,其中惯性定律没有考虑物体的能量特性,第二和第三定律均没有考虑力的时间积累特性。如果从本质上来探讨牛顿三大定律,三者将统一为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高中生,也应该意识到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如法律引力,惯性定律等高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知识作为航空大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支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航空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三个宇宙速度这天体运动三大定律。这些物理知识在宇航服中的物理知识、航天器的对接调整、航天器的轨道运动等航空航天具体案例方面有着较深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解答     
可否在宇宙中运用惯性定律把探测器“飞”向黑洞中进行探测?——吴文浩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张家边二村牛顿的惯性定律必须在平直的空间内才能成立。因为只有在平直空间里,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才可以一直沿着直线作匀速运动维持到无穷远处。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存在着万有引力的宇宙空间里,空间不再是欧几里德(古希腊的数学家)的平直空间,而是弯曲的空间。探测器在宇宙中运动时,沿途会受到星体引力的干扰,不可能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运用惯性让探测器“飞”向黑洞中进行探测,是不可能实现的。——编者自然界中有红外线、紫外线,这名…  相似文献   

13.
"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即对有关"等效原理"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论证伪。其中包括"等效原理"概念的分析和"等效原理"背后的机制等方面的论述。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证伪包含在"等效原理背后的机制"的论述内容中。能量、质量与力量。在该部分的分析论述中,主要阐明了能量、质量与力量这三者各自的物理意义和作用,以及这三者的紧密联系关系。其中包括新的力学概念。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关系。在这部分的理论分析和阐述中,首先总结了物质载波理论中所包括的三大自然物质种类;并从中发现了电荷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科技部近日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简称《基准》),来自中科院和高校的8名科学家在科学网和"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上联合署名撰文,指出《基准》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第48条中"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违反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此外,批评者还认为,《基准》把争议性的内容作为科学素质的基准也是不适宜的,如要求公众"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时代》2009,(8):105-105
在国际太空站中的航天员恐怕难以享受到拔河和掰手腕的乐趣了。日本航天员若田光--最近在国际太空站的实验舱中用几项有趣的实验验证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也证明了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下无法完成掰手腕等动作。  相似文献   

16.
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现代物理与以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物理学史。涉及到众多的物理学大师及其代表的科学研究模式,甚至不同哲学流派也介入到了其吼1607年伽利略用的时空称为测量的时空,抛弃了超距作用和伽利略变换的牛顿力学称为广义化牛顿力学。本文从测量的时空中的广义化牛顿力学得到了跨越鸿沟的三个桥墩:1单向光速测量法、2用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洛伦兹变换、34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测不准原理。用三桥墩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主要原理。另外,分别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导出的新引力公式中内含了现代物理的主要方程。作为桥梁的新引力公式架在三个桥墩上,它就从基于假设变成了基于牛顿力学的实验测量结果,从而现代物理就平穗地从经典物理产生了出来。新引力公式也提升为既包含现代物理又涵盖经典物理的自然力学方程,并得出了大量的推论和预言供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7.
从伽利略、.笛卡尔到牛顿:新解近代科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证近代科学革命中伽利略、笛卡尔、牛顿三者的思想承继脉络,文章认为,众多涉及近代科学革命的历史描述存在某种夸大伽利略、弱化笛卡尔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揭露了在科学史的描述中存在着“异化”现象,科学史的“异化”源自哲学、心智、政治、地域、媒介上的偏见,而这些偏见在深层又折射了科学历史甚至科学的社会建构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7)
一说到物理就会想到牛顿的"万有引力";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以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等等……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更上一层楼,难度提升,专业性也更强。本文将围绕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研究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让我们来重温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如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月号的《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以下简称《相》文)一文中,作者以断了电的电扇、停止抽打的陀螺等物的转动为例,得出“失去动力继续转动的物体不受外力(重力和摩擦力不计)作用”的结论,即“惯性运动不必是直线运动”且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新的惯性定义和惯性定律,进一步揭示出惯性、惯性定律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