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3,(42):16-16
阿拉法特:贪污传言再起 巴勒斯坦高官的腐败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一次,海外媒体则直接把矛头指向了74岁的阿拉法特本人。美国CBS的《60分钟》节目11月9日报道说,在巴财政部长的帮助下,调查发现,已经领导巴勒斯坦34年的阿拉法特将外界援助巴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阿拉法特的功绩 阿拉法特可不是以色列总 理口中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阿 拉法特是一位改革家,他将巴民 族解放运动,与媒体关注及政治 气候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外 界真正听到了巴民众的痛苦呻 吟,以及他们对民族权利追求的 呼声。从这点上来看,除了那位 打败东征十字军的伊斯兰君主萨 拉丁,阿拉法特的历史功绩在伊 斯兰历史上是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3.
八年来,巴勒斯坦内部仍然存在分歧,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此际,再次对阿拉特法死因提出质疑、高调追问真凶,对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就可以做出不同解读2004年,阿拉法特虎落平阳,在巴黎贝尔西军医院窄窄的病榻之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八年的光阴转眼过去,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平时冷若冰霜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突然跳出来为阿拉法特鸣冤。7月初,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段50分钟38秒的新闻纪录片,标题让人血脉贲张,《什么杀死了阿拉法特》。"什么或谁杀死了阿拉法特?这也许是个伪命题,但可能有另一个真相,将震惊世界,但现在我们还一无所知。"在加沙工作的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马斯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曾为多家外媒在巴以地区采  相似文献   

4.
哈马斯是横在巴自治政府“喉咙”里的一根鱼刺,还成了以色列沙龙政府手里的一张牌,它使阿拉法特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5.
现在中东的空气里弥漫的全都是伊拉克的硝烟,但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偶尔还可以听见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尽管这种声音已经如此地细微。伊拉克是短暂的,而以巴才是长久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以色列的主角已经换了许多次,从拉宾到佩雷斯到内塔尼亚胡到巴拉克到沙龙,但巴勒斯坦的主角永远只有一个:阿拉法特。2月14日传来的消息说:阿拉法特准备任命一个内阁总理。 似乎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巴勒斯坦有  相似文献   

6.
“清除”阿拉法特会导致巴勒斯坦出现权力真空,并给予巴激进组织采取进一步武装行动的理由。面对一个群龙无首的巴控区,以色列势必要恢复全面的控制与占领,这会让巴以冲突更加激化,对以色列本身的安全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7.
环球速览     
戴维营会谈:从悲观中开始 巴以美三方会谈,是在一派悲观的气氛中开始的。 巴拉克坐飞机到达华盛顿时,他在国内的联合政府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近来受到很多指责,被批评为低效并且腐化;克林顿还有6个月的任期,他在国内和国际上施加影响的能力已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此轮冲突的导火线出现在3月27日.当天,一名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在以色列北部城市内坦亚实施自杀性爆炸,炸死20名以色列人,炸伤另外数十人,成为巴以冲突爆发18个月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自杀性袭击.阿拉伯舆论认为,这次爆炸同沙龙继续软禁阿拉法特并阻止他出席当天在黎巴嫩首都召开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有关.  相似文献   

9.
亚辛走了,阿拉法特走了,而这一次似乎轮到了沙龙。沙龙中风导致的以色列政局突变,不禁使人想起1995年的以色列。当年秋天,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缔造者、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到犹太极端分子的暗杀,致使工党政府陷入混乱。在不久后举行的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击败了拉宾的继承人佩雷斯,出任以色列总理。当前以色列的情况与十年前何其相似——沙龙新组建的前进党群龙无首,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仍然是内塔尼亚胡。拉宾撒手离去,他与阿拉法特在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日渐沉沦。而今天,人们再次提出这样的疑问:没有了沙龙,以色列撤出加沙给以巴局势带来的一线生机, 也将随着以色列政治的重新洗牌而逐渐消失吗?  相似文献   

10.
亚辛走了,阿拉法特走了,而这一次似乎轮到了沙龙。沙龙中风导致的以色列政局突变,不禁使人想起1995年的以色列。当年秋天,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缔造者、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到犹太极端分子的暗杀,致使工党政府陷入混乱。在不久后举行的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击败了拉宾的继承人佩雷斯,出任以色列总理。当前以色列的情况与十年前何其相似--沙龙新组建的前进党群龙无首,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仍然是内塔尼亚胡。拉宾撒手离去,他与阿拉法特在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日渐沉沦。而今天,人们再次提出这样的疑问:没有了沙龙,以色列撤出加沙给以巴局势带来的一线生机, 也将随着以色列政治的重新洗牌而逐渐消失吗?  相似文献   

11.
就在阿拉法特4月13日发表声明严厉遣责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的前一天,他的妻子苏哈·特维尔·阿拉法特在巴黎接受了一家阿拉伯文杂志的采访。 苏哈和女儿扎海娃生活在巴黎,无法回到已经被软禁了数月之久的阿拉法特的身边。她和阿拉法特的故事,演绎着一部让人百看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巴勒斯坦和阿拉法特的经济问题,成为以色列和某些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些媒体报道说,尽管阿拉法特表面上一贯生活俭朴,但实际上,他本人在海外有数百万美元的存款,以供将来被迫离开巴勒斯坦后使用。2001年,阿拉法特在给国际援助机构  相似文献   

13.
过去阿拉法特从不在一个地方过两夜,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哪里。现在,人们纷纷谈论后阿拉法特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12-12
阿拉法特:健康恶化赴法就医 自从10月27日传出健康恶化的消息以来,巴勒斯坦最高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命运更 加牵动人心。 10月29日,阿拉法特离开被软禁两年的官邸,赴巴黎治疗。这是他病重后首度出 现在公众视线:阿拉法特身穿蓝色睡衣坐在轮椅上,没有戴他一贯不离身的头巾,看上 去更像一个沧桑的老人,而不是叱咤风云的领袖。 10月31日,巴勒斯坦官方宣布阿拉法特的病情已经稳定,巴解会议当天在阿翁40 年来首度缺席的情况下如常召开,并显示出内部团结。不过,尽管巴方一再传递出"乐 观消息",佴阿拉法特能否重返巴勒斯坦继续其政治生涯,巴勒斯坦是否会出现权力真空 或混乱,还是一系列悬念。  相似文献   

15.
1994年2月25日,步履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次陷入困境,当天下午,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一纸电文召回了参加巴以谈判的巴勒斯坦全体代表;两天后正在华盛顿的约旦、叙利亚、黎巴嫩谈判代表也正式通知白宫,他们将不参加定于2月28日至3月2日举行的阿以新一轮谈判。一时间,本已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引起了人们更多的猜疑与揣测。事实上,这一切变故都肇始于发生在2月25日清晨的“希布伦惨案”。  相似文献   

16.
作为阿拉法特的干儿子,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里尼说,他担心沙龙会杀了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17.
新闻照片与新闻背景的关系,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值得注意。一是照片本身作为新闻背景运用。报刊采用新闻照片,大多数是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当时大众关注的新闻人物。还有一些就是起新闻背景作用的照片,对新闻本身作历史、环境、因果、对比等方面的补充,可称之为形象的新闻背景。而有时,当无法获得现场新闻照片时,背景新闻照片也可充当“主角”。典型的例子是,今年4月7日,巴解领袖阿拉法特的专机在利比亚上空遇到沙漠风暴后一度失踪。飞机紧急着陆时,三名机组人员丧生,阿拉法特受伤。当时无一家通讯社获得飞机失事的现场照片,美联、路透、法新不约而同地播发了几张有关阿拉法特的资料照片(图一)。其中除一张为介绍与阿拉法特座机同型号的飞机外,其余多为阿拉法特在国际事务中的照片。这些背景照片代替现场新闻照片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体照片,同时也补充说明了阿拉法特这个新闻人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地区,是世界热点中的热点。在中东,无论是战争,还是和谈,都与一个人的名字有关,他就是叱咤中东风云几十年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 一访:等候12小时 第一次采访阿拉法特是1988年1月12日,我当时任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那时正是轰动世界的巴勒斯坦起义爆发不久。为了尽可能快地专访到阿拉法特,我们通过各种渠  相似文献   

19.
国际速览     
3月27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各国领袖表示支持巴勒斯坦,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将以色列同纳粹相比。 虽然参加这次峰会的阿拉伯国家仍然无法在制裁伊拉克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各国领袖还是一致表示支持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在会前指责以色列意图扼杀中东和平进程,以军策划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刺杀巴勒斯坦领导人和人民,是暴力事件的主导者。阿拉法特还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这次空前规模的围剿行动被认为是沙龙政府对阿拉法特的最后一战,是其把阿拉法特边缘化政策的继续和升级,意在从心理上压服这名老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