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邢台市是著名的古都。其历史悠久,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四股弦、乱弹、梨花大鼓、招子鼓等音乐、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学生从小了解、学习这些本土优秀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从2009年开始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邢台本土传统民间音乐》,并在小学高年级试行。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大多数都活跃在民俗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土传统民间音乐,我引导、带领学生到民俗中去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的加大,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己成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音乐教育正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的一个共识.很多高等院校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作了积极的探索.把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地方的音乐瑰宝深入的了解,使其获取民间的音乐养分,让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扎根地方,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三篇中提到:"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的、乡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学校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感悟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至用乡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用乡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用乡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本土民族音乐有着本民族的风格与特征,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音乐课后服务中,利用本土(尤其是少数民族)社会音乐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校音乐课后服务内容,对提升师生对本土音乐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民间艺术喜爱和传承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传承悠久的艺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多彩且丰富的民歌,承载着民族文化与精神。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音乐教学对民间音乐的接纳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其在音乐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中职院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对民间音乐教学多有忽视,且其蕴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当代学生难以快速接受,这就导致学生在民间音乐的教学中兴致缺缺。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民间音乐背景的了解、情感的理解,引发共鸣,并优化音乐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民间音乐教学,推动民间音乐的传递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间音乐能充实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美,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加强高校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应注重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要开发本土民间音乐资源,激发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音乐能充实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美,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加强高校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应注重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要开发本土民间音乐资源,激发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一、了解舞蹈音乐的一般特点,了解江南音乐。使学生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间音乐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是我国民间优秀思想的艺术载体之一.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民间音乐的学习之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力量,对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应从学生开始.对此,文章主要阐述了民间音乐融入高中音乐课堂的意义,同时对民间音乐融入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在音乐课程中适当引用本土教材.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地带,千百年来在此繁衍生息的各民族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谭娇艳 《贵州教育》2008,(18):25-26
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其传授过程,纯粹是由表演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其范围包含歌曲、简单乐器演奏等.本土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本地区或本民族的音乐.   在农村,有许多优秀、宝贵的本土民间音乐.比如:山歌、哭嫁曲、哭丧曲、超度曲等各种类型的歌曲;锁呐曲、锣鼓曲、木叶等各种类型的乐器曲;"胡适"、"言子"等各种类型的说唱艺术;另外还有一些根本无法分类的本土民间音乐.这些音乐起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可以说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动态和一方的风俗习惯,无沦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都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12.
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教育的新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教育有责任充分开发与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设计好传承民间文化的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民间音乐文化存在的价值以及传承家乡乡土文化的意识。文章介绍了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开发音乐教育新课程资源的具体流程,以及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96):163-164
湖北民族学院坐落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有丰富的土家族苗族音乐文化。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唯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引入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有着独厚的条件。本文主要是对咚咚喹艺术的源流及特点进行介绍,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民族学院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本土音乐及土家族咚咚喹艺术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作出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得到当今大学生对本土音乐及土家族咚咚喹艺术的认识,以及如何快速地发展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民族宗教,是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孕育下生成的。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在它漫长、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性,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婷 《考试周刊》2014,(53):181-182
音乐鉴赏是一种感受与体验、鉴赏与鉴别的综合性精神活动。音乐具有启迪智慧、培养美德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就应当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追逐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一方面能增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评价艺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音乐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农业文明日渐衰落,民间音乐形式正渐渐在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逐渐消失。全文从商品经济的视角,结合本土文化,把民间音乐融入旅游产业文化进行探究,使其更好的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更充分的体验了本土音乐的坚实情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亲切喜爱之情.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这一做法,发展并且弘扬了当地的文化及风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来的其他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剧烈影响.本文就本土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几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本土音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改革潮流中,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地方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地方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认识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围绕教师使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的深入,音乐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素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是音乐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已经实行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课堂的地区的分析调查,得出:音乐教师是实施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的重要力量;相关地区应大力的举行有关本土音乐文化主题的音乐活动;使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等等,本文通过对以上实践结果的探讨,提出加快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相应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变革,近年来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正面临着活力减弱与传承断层的问题,而建设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无疑是解决其困境的一种有效措施.湖湘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构建应采用"母体文化圈为核心、多边渗透"的课程内容选择模式,有效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从湖湘历史文化、湖湘民族民间音乐本体和综合实践三个层面构建凸显湖湘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此外,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实施应尽量消除学校和社会的隔阂,突破封闭的课堂模式和单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带领大学生进入民族民间音乐根植的土壤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