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楠  李永 《开放教育研究》2008,14(6):104-109
基础教育网校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均等受教育机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相关政策制定、行业发展保障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网校的实践特点、质量保障等方面,迫切需要符合远程教育规律的科学研究。本研究作为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的PAN-dora计划中的中国远程教育实践评价子项目,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旨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网校实践现状,着重调研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网校中的作用,并对现行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实践进行评估。研究从实践特点、学生学习特征、质量保障经验以及挑战和认同度等五个方面,对基础教育网校进行了评价。该研究对于明晰我国基础教育网校现状,指导基础教育网校实践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Internet的出现和普及迅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网络也给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引发了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从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四所大学试点现代远程教育至今,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同时中小学远程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希望网校"、"101远程教育教学网"、"联想网校"、"英丰网上学校"等都是典型的中等教育网站,它们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远程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运营模式是什么样的,在远程教育较先进的国外都难寻其成功的先例.七八年间,中国的中小学网校一步步走过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是中国网校目前的业务似乎局限在课堂辅助教学上,这不得不让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生出些许担忧.  相似文献   

4.
网校,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形式,对传统的学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与传统学校体制相联系的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目前,我国的网校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面向中小学的网校已达到200多所。但网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还处在探索阶段,网校组织者对网校及远程教育的规律还缺乏深刻认识。因此,我们需要对  相似文献   

5.
基于Sakai平台的村镇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应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村镇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现状和需求,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培训服务来提高村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本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服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我国农村教师培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湖北省黄石、襄樊两地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探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教育资源配置与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为广大的农村教师提供所需的教育资源.本文阐述了运用基于Sakai的远程教师培训平台,开展教师培训的优势及其对教师培训的支持作用,并结合当前的应用实践,设计了村镇教师培训的应用模式.将Sakai平台用于教师培训是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它的诸多优势必然会对未来教师远程培训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校为何走了下坡路 网校是中小学网络教育的重要方式。前几年各地学校纷纷开办网校,北京大学附中原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学远程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钰琳透露,在网校发展高峰期,有的知名网校年收入过亿元。网校的火爆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内最大的远程教育网之——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网校,召开了主题为“百校携手,共奏和声”的发布会,宣布该网校第100所远程教育示范校——江苏盱眙中学建成,全国各地中学的400多位校长参加了会议。 北大附中网校是全国第一个采用合作共建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模式的网络教育机构,已经形成基于卫星网、互联网、面授交流的“天地人”合一的远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数字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哲学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数字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院校远程(网络)教育试点要"试"的就是:"学会数字化生存"的理念,"学会数字化学习"的目标,"学会数字化协作"的模式,即"数字化素质教育"的三大要务.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开展试点所作的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展望我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远程教育课程的不断增多,学习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美国教育局教育技术办公室(OETDE)做了"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的调查报告,报告通过收集、分析多方面数据,揭示了美国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的现状.远程教育课程在公立学校里盛行;远程教育的课程文科较受欢迎;大中地区更热衷于在线远程教育课程;较小学区及农村地区学生更倾向于远程教育中的AP课程或大学水平课程.美国公立中小学远程教育课程的成就和经验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仪陇中学加入了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远程直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成都七中联办了卫星直播远程教学实验班,信息化现代教育为山区教育打开了通往外界的信息通道、资源通道。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信息化教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可行性:首先是数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为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社会环境,其次是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为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是大量的教育案例为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当然,在运用信息化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着力避免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2.
任强 《天津教育》2021,(4):120-121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我国教育事业也进行了很大的革新与发展。各个学校和教师都在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与优化。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和理解,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进学校、编程教育进课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型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效果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核心,以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为两翼,以项目学习为主线,对知识建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三者的特征和关系进行梳理,将知识建构理论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知识建构、STEM、创客”三位一体教学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该模型在中小学和高校人工智能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能促进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推动人工智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Observing teaching assistants (TAs) working with children of differing needs and ages in two primary schools with ostensibly differing strategies for the use and deployment to TAs, it was clear that the TAs in these schools teach, although they do not have all the attributes of those with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The types of activity of the TAs were categorised, and subsequently compared with various models of teaching. This finding ha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schools, for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of TAs in the education community, their conditions of service and pay structure, which in turn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budget allocations to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工作与其他高校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各学院的调研,在掌握教师授课和管理责任课的难度,开放课和非开放课、中央电大统设课与省级电大统设课的联系与区别,科研项目与教学工作量的关系,双肩挑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工作量评估体系及数学模型,并将其计算机模块化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dentify and examine the distance teaching practices of four teachers in three small,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Finland – small in the sense that the schools consists of between 20–50 pupils and between 3–12 teachers. The schools have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pupil numbers, thus, they are not able to employ teachers full-time.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imagined distance education as one solution to extend the classroom and faculty. Practice architectures is used as a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cultural, material, and social discourses constitu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around distance education in small, rural primary schools?’ The data consists of interviews with and video blogs by the teachers recorded during 2016–2017. The implications are that cultural-discursive, material-economic, and social-political arrangements surrounding distance education are intertwined in small schools. Architectural arrangements enabled flexible solutions when developing distance education. The same arrangements proved to be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straints as the teachers had man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ir everyday practice and support from the faculty was sometimes lacking. The teachers felt constrained by the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ng with pupils at a distance meant they had to develop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天津教育》2021,(3):157-158
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也不够健全。因此,学校应有效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策略的重视,积极更新中小学教育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思想,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实现对中小学教育策略的创新,从而满足当今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本文就中小学教育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近百所中小学音乐课的调查,发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广大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全面地贯彻并执行教育部近期出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新标准,改进教学方法,使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州开展小学英语教育已经十年了,从当年的争议,到现在教学教法上的层层升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出现了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小学师资。但是,由于城乡差距大,城乡小学英语教育极度不平衡。笔者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对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找出共性,理出不同点,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策略,以期对教育相关部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stori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implementing new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hrough an action research process that have also led to mor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ccurring in the schools' curriculum. The stori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rom the coordinators' journals,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s are consciously engaged in an action research-based model of curriculum change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tories also acknowledge the critiques of critical theory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a socially critical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in a context of the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both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