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浙江等四省实施“3 综合”的高考方案。“综合”分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突出能力、突出应用;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施展多种能力。采取各种方法,具有分析、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重点抓好以下三点开展教学和复习:  相似文献   

2.
王成 《考试》2004,(1):47-48
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34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此题一出现,深受专家学者的好评。认为该题是对考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查。然而。从阅卷的反馈信息来看,该题得分率不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斌 《数学教学通讯》2009,(6):36-39,59,60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严格依据最新高考信息,并在详细分析和研究了近年高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上命制的.本套试卷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又突出了对主干知识、重要思想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的设计上,以常规题为主,同时又有所创新,比如理科第5题考查数列的蔡查罗和,深挖题意是解题的关键;理科第8题定义新运算,考查平移问题;文科第15题给出一个新函数,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及单调性;理科第19题给出“Storm”函数的定义,考查导数与不等式知识:文科第20题是关于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理科第20题将解析几何、导数、极限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分析2000年、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不难发现学科间综合试题的编制者有以下三个思路:一、以知识立意命题。以知识立意命题就是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及其系统出发取材编题.这类试题知识联系紧密,结合点巧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组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试题特点。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对知识要求基础、题型传统、难度稳中有降。2003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为0.52,2004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在0.52—0.60之间。试题形式稳中有变,不再出现无机框图推断无机化合物的试题形式,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内容,不再以有机框图题形式出现,虽然试题形式有变,但考查的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变化不大,试题难度也有所下降。重视考查化学计算问题,以及从定量的角度思考判断化学问题,如:第9、10、12、13、29题。在理化生学科综合方面有所体现,如:第6题、第31题(1)小题是生物与化学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第16、19题是物理试题中渗透化学知识。但理化生学科间的综合程度依然很小,可见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依然遵行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的试题设计原则。对化学知识内容的考查覆盖面不大,常见热点知识依然出现。试卷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化学实验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测难以有所体现,如何对这些方面展开测评也是化学学科教学考评中的难点。总之试卷依然较好地体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对中学化学教学起到“扎实基础、体验过程、减轻负担、培养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理化生综合     
姜信东 《中学理科》2006,(5):13-19,45-46
理科综合题是把几个学科(主要为理、化、生)的知识合理地综合成一定问题情境的知识网络题,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融合,具有知识面广和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此类综合题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能力立意”和“以现实生活立意”。重点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高考卷中,主观性试题以材料题为主。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具体而言,考生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查要求;整理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和合理的解读;能够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笔者以2006年文科综合(全国卷1)第37题(以下简称第37题)为个案进行分析,认为主观性材料题的创设应考虑5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培养目标向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转移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愈来愈强调能力培养的综合化。这改变了知识立意为主的构架,突出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我们应该确定正确的教学实施策略,立足本学科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科技发展,突出跨学科综合,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一般来说,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理科综合能力可以从刨设情境、设计问题、研究探索、成果检查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第五大题(语言综合运用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共2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以“招聘启事“‘前言”等实用性强的或新型的文体作题材,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下面对两小题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韩宜仁 《物理教师》2000,21(4):9-10
浙江省2000年开始实行高考“3+X”中的X确定为综合科目.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综合. 对于综合科目,其基本要求是:1.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2.“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学科间的综合,学科间综合的试题比重将随着改革的深人逐步加大;3.“综合科目”的命题,遵循现行普通高中相关各科《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1.
去年江苏、浙江、吉林、山西等省的“3 X”高考改革试行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反映了高考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现“注重能力,注重综合,注重应用”的考试内容改革。以“能力立意”、“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内容”是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测试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的初步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一直以来是数学高考卷中检验考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素材,并在考查力度上有加强、加深、加活之态势.纵观2014年高考卷中的多元函数最值问题,其中辽宁省数学高考理科第16题最具有代表性,其横向人口较宽,纵向难度较大,技巧性、综合性都很强.笔者拟从“一题多解,寻思百通”的解题角度,多方位探究此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 试卷的结构、特点、涉及的化学知识  理科综合能力试卷分为Ⅰ、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全卷共 30 0分 ,化学知识约为 12 0分。纵观 2 0 0 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1 紧扣教材考查基础知识主要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 :2 6题中的第 (4)题的化学方程式直接出自教材。 2 8题的化学实验 ,源于初中化学中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应用。1 2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应用能力今年的化学试题和环保、新科技等现实生活结合得较紧。如 10题考查了温室效应 ;11题考查了导电塑料 ;2 6题考查了酒精的制取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5题是近十年来高考常考的题型,可谓不避陈题,它源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模型,平淡中透新奇,体现能力要求,其特点是构思巧妙,突出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和运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考题如下:  相似文献   

15.
理科综合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物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逐年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中国考试》2002,(9):12-14
今年是高考实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第三年,全国除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省外,其余省(市、区)的理科考生都选考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尽管人们对“综合能力”是什么,以及“综合能力如何考”的看法和说法不一,但从中学教师、教研员、阅卷教师以及学生的反映看,他们对近几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和试卷还是肯定的,认为今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继续坚持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持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一、考试目标与2001年的考核目标相比,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在200…  相似文献   

17.
“生题”,是相对成题、熟题而言的。物理高考中历来强调通过“生题”考查能力,特别是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说明》中明确能力测试目标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物理单学科《考试说明》相比较,主要是去掉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综合开放题随之应运而生;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发展轨迹,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的题型结构,综合开放题具有以下明显的题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黄干如 《教师》2008,(8):80-81
化学图像题是考查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常见题型,它以直观、简明、信息量大的特点一贯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卷中除了继续出现反应速率图像、化学平衡图像、溶解度曲线、沉淀量变化曲线等图像外,还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新的化学图像既丰富了高考化学图像题的内容,又进一步拓展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空间。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现将其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吕华荣 《物理教师》2003,24(11):62-63
2003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从总体上说符合2003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注重了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科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学科中基本方法的考查,而且加强了学科内的综合.其中物理部分试题还重视与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的联系.如第25题,该题是非选择题卷中的第3题,应该说属于中档题.此题以曾经流行过的一种向自行车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为背景,主要考查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产生以及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等知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从阅卷情况看,本题满分20分,但得分率并不高,估计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