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制造商受专利保护的条件下,建立含有一个能自行回收的制造商及一个具有再制造能力的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Kuhn-tucker条件等方法研究了两种策略不授权再制造(策略S)及授权回收商进行再制造(策略D)之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再制造所节约的成本和单位专利费用对闭环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中,只有当回收商再制造成本低于制造商时,制造商才会授权其进行再制造。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9):27-32
研究技术创新对原制造商(OEM)和第三方再制造商(IR)的利润水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以及专利许可费的影响。考虑以下4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①无技术创新;②OEM技术创新;③IR技术创新;④双方同时技术创新。研究表明:无论是OEM还是IR开展技术创新,OEM的利润均上升,其中IR技术创新模式对OEM最有利;新产品价格只与OEM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再制造产品价格与OEM和IR的技术创新水平均有关;IR技术创新时的专利许可费高于无技术创新和OEM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再制造产品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开发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各种再制造产品的经济合理性。从49例价格偏好的研究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将获得更大的整体利润。同时指出产品间和个人间的定价行为差异以及转换行为差异,基于合理假设,即在一定价格区间内,由新产品向再制造产品间的偏好转移是呈线性关系的,从而相对简化计算,便于分析在什么情况下OEM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是具有经济合理性的,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相对价格、销售额和利润。  相似文献   

4.
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原制造商(OEM)和独立再制造商(IR)的R&D研发模式和溢出效应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NC、 C、 V以及CV等4种R&D研发模式,并用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OEM和IR的R&D投资额和社会福利均在CV模式下最高,C模式和V模式次之,NC模式下最低;不同R&D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差异受废旧品回收率、溢出率和R&D成本的影响;废旧品回收率的增大不仅会提升IR的R&D投资额,增大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也会改变供应链成员以及整个社会的R&D模式偏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网络下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合作行为,在分析核心企业不同的博弈选择策略收益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根据核心企业间各自收益的差异得出4种博弈结果,最终的企业回收再制造合作的稳定策略存在两种可能。研究结果发现:降低核心企业间的回收再制造成本与风险、提升合作效应、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是促进核心企业间合作,提升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新产品产量、再制造产品产量较高,新产品价格、再制造产品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当固定专利授权费用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7.
研究支付意愿(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新产品、再制造产品的产量较高但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8.
董仲鹏  樊治平 《预测》2022,(5):9-17
近年来,面对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超越利润”管理原则的兴起,追求利润和消费者盈余双重目标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如何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本文研究了在共享经济环境下追求双重目标的OEM的商业模式选择策略,并探讨了OEM追求双重目标是否是经济可行的,其中有两种商业模式可以选择:OEM仅开展销售业务(销售模式)和OEM同时开展销售业务与共享服务业务(混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若产品成本较小且消费者所支付的共享服务费用较大,则追求双重目标的OEM应选择销售模式;否则,其应选择混合模式。有趣的是,产品成本越大,OEM追求双重目标的动机就越大。此外,追求双重目标和仅追求盈利单目标的OEM可以获得相同的利润,这为共享经济环境下OEM追求双重目标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原产品生产企业(OEM厂商)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期模型探讨政府财政干预对企业再制造战略的影响,重点比较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税收—补贴"联合政策对OEM厂商再制造的激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向OEM厂商征收新产品回收处置税的措施尽管会抑制新产品销量,但同时也抑制了再制造产品销量,因此难以达到扩大再制造的预期目的。与税收政策相比,补贴政策和"税收—补贴"联合政策具有正向引导作用,但两类政策的激励效果受到消费者认可度的影响。当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高时,适合采取"税收—补贴"联合政策;当消费者认可度低时,则仅适合采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11.
再制造商在回收资源限制下生产再制造品,原制造商可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不进行品牌许可,二是进行品牌许可。原制造商品牌许可能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但需对再制造商收品牌许可费。考虑回收资源限制和消费者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建立原制造商不进行和进行品牌许可两种策略模型,利用博弈论求解两种策略下双方的最优决策。通过均衡结果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在不同回收率和消费者支付意愿下的品牌许可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再制造和顾客等待的差别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基于再制造和顾客等待的差别定价模型,假设顾客对产品的估价是异质的,当顾客估价低于新产品价格时,可能购买再制造品。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差别定价决策和利润受到再制造成本和顾客等待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新然  许钰清 《科研管理》2020,41(6):256-267
为减少消费者对再造品质量水平的质疑,促进再造品销售,本文构建了有无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与制造商质量努力的四个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与逆向归纳法求出均衡解,通过对比、算例仿真各均衡结果探讨其对闭环供应链利润、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1)制造商质量努力能够扩大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及产品的市场规模。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使闭环供应链各方均获益。(2)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使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及社会福利获益。(3)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缓解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损失,因此,制造商质量努力与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是可以改善再造品销售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再制造品环境税征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哲  李帮义  王玥 《科研管理》2019,40(2):186-198
虽然再制造品减少了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但是生产和使用再制造品依然会带来环境问题,而且当其蚕食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环境效益变坏,因此是否应该对再制造品征税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分析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环境、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别构建了有无再制造征税情况下包含政府和制造商的二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析发现:对再制造品征税会导致政府可调控税收范围变小;低税收政策下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可以促进制造商新产品生产销售行为,高税收政策下将阻碍制造商生产销售行为。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后,高税收政策下制造商会出现经济效益变坏、环境效益变好的“一输一赢”局面,低税收政策下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经济和环境效益都变坏的“双输”局面。所以,当制造商税收负担较低且消费者环保意识高于再制造品环境影响时,规制者不应当对再制造品征税。为了更好衡量立法有效性,政府应当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决定是否对再制造品进行征税,并确定最优税收水平。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的验证,并获得了一些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再造品销售困难是当前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改善再造品销售难的现状出发,将零售商针对再造品进行销售努力与政府补贴再造品销售两者综合考虑,构建政府补贴下考虑销售努力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不同模型决策的对比分析及算例仿真分析,为改善再造品销售困难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研究表明,零售商进行再造品的销售努力行为能扩大再造品市场比例的同时增加市场总需求,政府补贴可以缓解零售商的努力成本压力、控制再造品销售价格在销售努力过程中上升等问题,因此,政府补贴与销售努力相结合的方式是可以改善再造品销售困难问题的经济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产品的功能,购买者或第三方再制造商往往会针对产品采取修理、改造以及再制造等措施,实际上成为了"生产者"的角色。对专利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理符合专利的"权利用尽"原则,不形成对专利产品新的制造。为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兼顾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应坚持防止专利权滥用的原则,对专利产品的正常维修与非法再制造行为进行合理区分,并综合市场因素、专利产品自身特点以及维修技术难度等方面来进行侵权辨析。最后在侵权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的授权许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