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而使之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核心标志。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经由师生达成普遍共识的态度价值观、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言行、校园环境氛围中。地震灾区实体校舍的重建正在进行中.学校文化的修复、创建也刻不容缓。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较广.本专题立足于灾区学校迫切的现实需要,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作了重点探讨,以期对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地震灾区的受灾学校正在开展灾后重建.所谓学校重建.狭义的理解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学校硬件设施的重建,而广义的理解,应该是既包括硬件的重建,也包括软件的重建.鉴于大地震对学校物质设施的巨大破坏,对师生心灵的巨大伤害,鉴于目前灾区还在继续遭受余震的侵扰,加之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未来还有可能面临地震威胁,因此这样大规模的学校重建理应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硬件即学校物质外壳的重建,也包括软件如师生精神意识、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重建,实质上也就是学校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区学校的重建,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的重建。搞好地震灾区学校文化建设,需充分认识地震灾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特殊意义,围绕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内容,努力建构与所在地区自然和人文条件相适应的、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并把握科学原则,依循适宜路径,整体构思,精心规划,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教育科学论坛》杂志始终如一地关注灾区教育的方方面面。自2008年第6期起,本刊连续对灾区教育重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从学校制度重建,到学校师资重建、教学重建、心理重建和文化重建等,“灾区教育重建特稿”成为本刊实现“为学校教学实践服务,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办刊目标的重要内容载体和实际行为。地震灾害过去整整一周年之际.本刊编辑人员深入到安县极重灾区学校师生之中,对安县一年来的教育重建工作进行了实地参访和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生动的事迹和翔实的数据,并与灾区教育工作者一起对一年来学校教育重建工作的艰难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对重建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此连属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论坛》2009,(9):69-72
“灾后学校制度重建”子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如一地以珍视灾区学校师生生命,全面激活灾区学校发展潜力。提高学校效能,为灾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现代制度支撑为归依,多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重视区域差异和灾区学校重建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制度重建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同步提升.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6.
“灾后学校制度重建”子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如一地以珍视灾区学校师生生命,全面激活灾区学校发展潜力。提高学校效能,为灾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现代制度支撑为归依,多方面开展调查研究,重视区域差异和灾区学校重建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制度重建实践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同步提升.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果。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之后的灾区重建工作中,学者更多的关注地震灾区羌民族宗教文化的保护和重建。以科研、学术救灾重建的方式,对羌民族宗教文化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其对灾区文化重建的主体性参与成为羌民族宗教文化的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学校传统的教育文化是一次重大的检验,灾区师生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团结、互助等精神折射出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灾后教育文化重建必须总结、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李文勇 《教育研究》2012,(4):149-154
"5·12"大地震给灾区学校造成重大损失,如何恢复重建,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学校的新发展,成为灾区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重灾区青川县清溪小学在震后三年的管理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物质重建与文化重建并举的道路,将学校文化塑造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实施科学的文化管理。同时,以学校文化理念为指导,从管理需要出发,着力打造学校的环境适应能力、资源协调能力、流程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系统创新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总结出灾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9,(8):52-5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我省多个市州学校的大量校舍和教学设备损毁,部分师生伤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中断。让孩子回归学校是对灾区儿童最好的救助。研究如何有序、有效、持续地推进教学重建,帮助指导灾区学校、师生正确应对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儿童长远而健康地发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急迫。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09,(8):52-5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我省多个市州学校的大量校舍和教学设备损毁,部分师生伤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中断。让孩子回归学校是对灾区儿童最好的救助。研究如何有序、有效、持续地推进教学重建,帮助指导灾区学校、师生正确应对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儿童长远而健康地发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急迫。  相似文献   

13.
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捐助邵逸夫向四川灾区教育捐1亿港币 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在得知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币,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海信捐600万元用于灾区学校重建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把一张6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支票交到了青岛市副市长王修林手中,此款全部用于地震灾区救援学生和学校的重建。这是由青岛市企业自发完成的第一笔大额捐款。  相似文献   

14.
震后灾区学校制度重建研究的总目标为:用现代教育文化、管理理念和社会制度建设的成果重新审视灾区教育制度。发现其缺失或不健全的要素并加以完善;针对板房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要求,创建板房学校制度;面向灾区教育发展美好的未来,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既能促进灾区学校教育重建又能为广大学校科学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支撑的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灾区学校教育重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震后灾区学校制度重建研究的总目标为:用现代教育文化、管理理念和社会制度建设的成果重新审视灾区教育制度。发现其缺失或不健全的要素并加以完善;针对板房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要求,创建板房学校制度;面向灾区教育发展美好的未来,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既能促进灾区学校教育重建又能为广大学校科学发展和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支撑的民主的、法制的、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公正透明的、运转高效协调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灾区学校教育重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因人而存在的,我们需要从关注生命、欣赏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教育事业。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就需要我们以关怀生命的思想来引领学校文化重建,通过学校文化重建让师生过生命化的学校生活,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重建三方面来表达笔者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的兴盛,给学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不利于其现代转型、民族性的保持和师生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超越图像和文字的二元对立,基于异质性"形象/文本"的图文文化与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成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遵循的内在逻辑。基于图文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当把基于图文文化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思想,积极更新和完善学校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重建学校中的阅读文化,注重养成师生的文化批判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央部署,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系统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就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措施,切实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工作和学校重建准备工作提出十点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地震灾区的受灾学校正在开展灾后重建。所谓学校重建,狭义的理解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学校硬件设施的重建,而广义的理解,应该是既包括硬件的重建,也包括软件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