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能源的发展备受争议。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公众的舆论至关重要。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的前测后测设计,探讨了博文干预对核电能源发展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核电能源持有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内隐核电能源态度和外显核电能源态度不相关;博文干预对大学生的内隐核电能源态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外显核电能源态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电力能源的供应体系中,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已不能支撑未来福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持续需求,风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受技术经济的影响距离大规模开发阶段尚需较长的时间,核电是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现实可行性的过渡替代能源,可以把核电提高至战略的高度,以实现现有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核电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中国也把加速发展核电上升到国家战略.然而,2011年3月11日,由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重创日本核电站,核电站的安全再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多个欧洲国家担心和质疑核电站的安全情况.在关注核电安全的同时,我们不妨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人类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2012,(Z3):46
新能源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电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基于此,首先对日本福岛核事故进行了简要描述,并以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为例从提高认识、技术创新、加强监管和增强核安全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核电安全运行所要采取的途径。最后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包括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在内的其他新型清洁能源代替核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核电安全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保问题,核能作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核能发电已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核电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缓解人类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那么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事业的呢?  相似文献   

7.
我们预测,国家很可能于近期上调2020核电规划至8000万千瓦《2007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了2020年前核电总装机4000万千瓦的目标,而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已达到3600万千瓦,核电作为目前最清洁、最经济的发电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方式之一,我们预测国家很可能于近期上调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至8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角下我国能源教育事业的基本课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把能源教育事业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纳入国家能源事业和教育事业之中,大力推进能源教育发展。我国能源教育事业刚刚起步,许多课题可参考与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对此提出十项对策建议:实现能源教育事业法规化;设置国家能源教育管理部门;制订国家能源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能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加强能源教育推广平台建设;促进能源教育事业国际交流合作;健全教师能源教育机制;加强能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筹建专业化能源教育研究机构;创建全民参与能源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临近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达峰、碳中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拉闸限电现象也逐渐成为中国能源供给模式思考的焦点。文章对拉闸限电的4个影响因素,建立系统的影响评价模型,对目标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从而对拉闸限电背后的原因给出合理化的解释。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原油价格存在线性关系。由此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中国应加紧构建包括氢能源、核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国内能源价格与国际能源价格存在较强相关性,国家要加强国际协作,稳定能源价格;国家要加紧构建近零排放新型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不少核电站的宣传资料,都说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且廉价的能源,比其它能源要优越得多。然而,今年春天日本东北地区里氏9.0级大地震的发生,令核电站的危险性暴露了出来。一时间,人们谈核色变,  相似文献   

11.
明天的能源人类现有的能源主要有三种:火电、水电和核电。火电需要燃烧煤和石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的氧化物。绝大多  相似文献   

12.
明天的能源 人类现有的能源主要有三种:火电、水电和核电。火电需要燃烧煤和石油,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的氧化物。绝大多数科学家相信,由于此类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地球正在持续变暖。而且,以目前的耗用量计,石油的提取预计在未来10~30年内达到极限,本世纪末即告枯竭。这意味着大自然在上百亿年间累积的这一能源,仅在200年内就被人类耗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周小珠  杨雄珍 《贺州学院学报》2010,26(2):126-129,133
通过对能量、能源概念及能量贬值原理的分析和思考,说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数量)守恒,但是"火用"不守恒;思考常规能源储量有限与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矛盾;指出能量与能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量守恒与能源匮乏并不相矛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很搞笑,人们竞真的认为核电是零排放,且提议用核能作为城市能源当做应对气候变化的良药。然而,倘若你仔细审视一下燃料循环,你会发现很明显,核能事实上是密集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补充能源映口和改善能源结构,人们在积极探索新型能源,虽然中国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可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规划到本世纪末风电装机容量只能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潮汐能,也才开始在西藏拉萨和东南滑海建设万千级电站。只有核能才是当今最现实的补充能源。截至1995年底.世界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核电站.拥有431套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3.4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鉴法国核电产业的成功发展经验,从产业角度提出要创新核电产业组织结构,共同促进核电技术引进和自主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发展,加强核电安全监管和宣传,促进中国核电的自主化和国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和协整及协整检验研究中国流通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流通业产值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正向因果关系;流通业能源消费的增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产值、其次是部门能源强度、最后是结构因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强度的下降会促使流通业能源强度的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的下降将有助于石油消费强度的下降;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比重的下降将有助于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流通业能源强度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认识核电站     
要想不害怕"核",就得先认识"核"。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次引起核恐慌的主角——核电站。核电是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清洁能源,核电站用来发电  相似文献   

19.
黄连木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物柴油的重要来源。黄连木含油量大,可转化成生物能源,具有很大的能源价值;黄连木适应强,在荒地沙地可保水、防风、固沙,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黄连木枝繁叶茂,是城市绿化的理想树种;黄连木经济价值高,可发展绿色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20.
全国政协委员王炳华在谈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时表示,中国的核电国产化进展非常之好,所有大锻接都在我们国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过了一遍,全部可以国内自己来锻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