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韩偓集系年校注》是为唐末著名诗人韩偓所新编集整理校注的一部集子.这部集子是目前辑集韩偓诗文作品最为完备,校勘注释最为详悉,所收集的有关研究资料也最为丰富的重要唐人诗文集子.这部集子的《前言》,介绍评述了韩偓的主要生平仕历、诗文内容及其诗歌艺术成就,高度肯定了诗人的气节人品,同时介绍与说明这部集子的各项整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所收唐人别集和万曼《唐集叙录》对唐人文集的著录在内容及数量上都有较大差别,一些集子《提要》著录了,但《叙录》却没有提及,而《叙录》上著录的许多家集子《提要》也未著录.《提要》未著录的唐集,主要因其与统治者政治主张及主流思想不合,或在修撰《四库》时已亡佚、流传极少等原因所致.《叙录》未著录的唐人集子,主要因其材料不足,无可考证.  相似文献   

3.
学堂乐歌标志中国音乐教育的开端,为解决教唱“什么歌”而产生的唱歌集成为音乐教科书的初级形式。唱歌集产生的历史背景折射出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产生的曲折道路;其编写属于大众性而非专业性,编写的体例为歌本式、集子式。其历史意义超越了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职责和价值。它不仅是普通学校音乐课程教科书的初级形式,而且还是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学学科教科书的前身;它不仅是关于音乐的、关于教育的,而更是20世纪初渗透力最强、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启蒙的读本。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南开大学吴振清、徐勇等先生编校整理的《黄遵宪集》,是目前收录黄遵宪诗文最全面的集子,编者尽了最大努力广搜博采,采择的范围遍及海内外,但还是不免遗珠之憾。对个别散佚的黄遵宪作品,编者未能参校更好的版本出处,也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成果,因此而造成参校有所疏误。通过对《黄遵宪集》的补遗与正误,以方便同道更全面了解至目前为止黄遵宪诗文的存佚情况。  相似文献   

5.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漱玉集》历来颇受关注。集子由词、诗歌和文章组成,通过分析集中的异体字,可了解一些字的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探讨异体字的形体差异及其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存在一些明显错误。别集应当定义为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应当定义为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其中之作品既可是文学作品也可是非文学作品。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而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和全集属于别集,选集和全集与总集无关。  相似文献   

7.
今日所见孟郊诗歌的最早集子,是北宋宋敏求采用"以类相从"的方式编订的《孟东野集》。宋敏求如此编排孟郊诗歌,除了受《文选》类总集编排方式,以及宋初编辑大型类书之风的影响,还与孟郊诗歌多为古体的创作实际紧密相关。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方便后人学习孟郊诗歌,亦为今人研究孟郊诗歌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鲁迅一生创作了七百多篇杂文,后来编为许多集子出版。这些作品集的名称,有其丰富的内涵,耐人寻味。它折射出作者的生活、心境及时代的风貌。这里就一些常见的杂文集名浅释一下。《热风》:写于1918年到1924年。当时中国处在最黑暗的时代,许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会病根所在,文化界有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鲁迅在"题记"中说:"我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  相似文献   

9.
《惜抱轩诗文集》是目前所见收录姚鼐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历年来,姚鼐佚文受到学者的重视,多有辑佚之作。笔者近日翻检家集、史料、谱志及相关拍卖图录、明清文人手札等文献,偶觅得姚鼐佚文六篇、诗三首。经查检,实为是集未收,其中序两篇、跋一篇、尺牍三篇、题画诗三首,可补姚鼐作品的缺失,对于考索他的交游与治学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祖堂集》是五代时南唐静、筠二禅师编集而成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该集中“把”的用法和意义多样,且相互间联系紧密.文章拟先对集子中的“把”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简单描写,然后以词义引申为经,用法发展为纬,对文本中“把”的演变进行较详细的解释,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夜雨集序     
在朋友的催促下编好了这个集子,集子编好后,总得取一个名字。我正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室外的雨声又萧萧地响起来了,我透过窗户向园子里看时,斜飘着的雨线在夜灯的照射下有如一根根编织的银丝,而当它洒落在芭蕉叶上和竹林里时,就发出阵阵疏密相间的沙沙声,有时则又如渔阳警鼓,忽而又转成滞湘夜雨……;我正在谛听这一片天籁的时候,忽然心有所悟:这不正是我这本集子的名字吗?于是我就为这个集子取名为“夜雨集”。其实“夜雨集”这个名字,也并非全是出于自然。苏东坡有诗云:“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这是怀念其弟…  相似文献   

12.
晚明遗民归庄善诗文,为人豪迈,性乖张。曾一度参与反清复明的斗争中,斗争失败后,僧装亡命。归庄是一位优秀的诗文家,他的集子已散佚。清末,归曾裔编成《归玄恭文续钞》七卷,徐崇恩编成《归玄恭遗著》(不分卷),朱绍成编成《归高士遗集》十卷,但都残缺不全,互有重复。一九六二年,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用以上述三书为基础,增加了一些其他处辑得的作品,按照体裁和内容,并标明出处,重予编排出版了十卷本的《归庄集》,计诗一卷,曲一卷,文八卷。归庄的的作品中体现出奇特的个性色彩,饱含着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后期的游历诗、看花诗等作品多是借景抒情,以遣心中苦闷。  相似文献   

13.
1936年7月出版的何其芳的第一个散文集<画梦录>是个怎样的集子?它因其"独立的艺术制作"和"超达深渊的情趣"而获得了<大公报>文艺奖金.然而,对于"这个美丽却又忧郁的集子",历来的书评家,多肯定其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其影响,而否定其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叶延武 《成才之路》2009,(27):I0011-I0011
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演讲集子,是作者首倡的以新教育实验为中心的有关教育理解、教育感悟、教育实践的系统总结。每个演讲既能自成一体,又能缀星成河。交相辉映。在集子中,体现了他的两层境界:一是“如果没有思想的力量,再好的口才也是不能够感动人的”;  相似文献   

15.
《晚萼集》是诗人倾情吹响的人生嘹亮的晚号。集子中抒写了诗人对生活的丰富的体验、感受和感情。深情,真情。热情,是集子中诗歌显现的鲜明特点。诗人的现实主义的诗风和观察力,使他的诗歌的表现力和审美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1996年7月,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三(5)班、(6)班的同学在离开母校之际,拿到了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作文集子——《追赶太阳的部族》,这是教了他们三年语文课的高级教师王延永送给他们的礼物。这本作文集子,汇集了这两个班22位同学三年来发表在全国各地14家报刊上的71篇作文。收到王延永老师寄来的这本集子后,我们被王老师这份爱心感动了。三年来,王老师将大量的学生作品推荐给各类报刊,当他的学生即将离开中学之际,他又尽力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作为学生中学时代的纪念。我们和王老师相约:今年第五期《中文自修》“作文组合”专栏,将选登这本集子中的部分作文,并请王老师写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如约刊登这组作文,然而,王老师却再也无法与这期杂志见面,无法为我们撰稿了。今年2月中旬,57岁的王延永老师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我们希望,这组文章的发表,不仅表示我们对王延永老师的一份追念,更能让广大师生从中获得收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 《而已集》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杂文的结集,收入杂文二十九篇。鲁迅一九二七年的杂文,除收入《而已集》的外,还有三十多篇,收入其它集子里。但比较能够反映鲁迅一九二七年思想状况、特征的杂文,大都收入《而已集》里了。因此,《而已集》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一本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祝福》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六日,后收在《彷徨》这部集子中列为首篇。鲁迅先生在集子前面引了屈原《离骚》中的几句诗,有两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三月《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都说明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所谓彷徨,并不是消极的徘徊,而是积极的荷戟求索。一方面,继续为革命而创作,“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自选集”自序》,见全集[四]348页),“对于  相似文献   

19.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到了老年,想把自己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他非常认真地修改原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他的夫人打趣说:"你这么认真写文章,难道还怕先生责怪么?"欧阳修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啊!我这么大年纪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先生来责怪我;可是我这个集子,是要留给后人看的,我这样认真修改,就怕文章里还有毛病,后生们会笑我呢!"  相似文献   

20.
集子所有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民族一些常事,常情、常人、常态的描写反映了罗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沧桑巨变的普遍性的大主题!起到了"滴水见太阳"思想和艺术效果。可以认为这本集子的成功和可读性,就在于这种沧桑巨变不仅仅反映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彰显了在新时代各兄弟民族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意气风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的民族大团的精神风貌!今天读了这本集子,会唤醒我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追梦的行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这一天尽快到来,做一点扎扎实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