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9年12月4~8日,应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邀请,以中国科技馆徐延豪馆长为团长的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瑞士访问,与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和瑞士外交部就引进《爱因斯坦展览及物理主题公园》到中国展出事宜进行了会谈,签署了引进协议。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英文名为Albert Einstein(1897-1995),犹太人,生于德国。先后入瑞士籍和美国籍。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3,(13):7-7
当地时间5月25日上午,正在瑞士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位于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在1905年,爱因斯坦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名英雄.他对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以及布朗运动的开创性贡献被公认是英雄式的贡献,尽管在那一年,这种承认尚未来临:他仍然是瑞士专利局的一位低级办事员.但承认很快到来了.人们有把握声称,爱因斯坦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英雄,或者甚至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本次大会本身就是证明:杨振宁在开幕式上所作的大会演讲,其主题就是爱因斯坦.在完成爱因斯坦未竟事业即建立物理世界统一理解的事业的意义上,杨振宁视自己为爱因斯坦的继承者,很多其他物理学家也是这样看他.本次大会有好几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大会演讲,我没有完全统计过有多少篇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提交给本次大会.不论如何,无须赘述这种没有争议的主张.那么,到2050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又会怎样呢?这是我现在要讲的题目.……  相似文献   

5.
动态     
《科技新时代》2006,(1):109-110
德国瑞士“爱因斯坦奖”项目启动;潘石屹为汉王科技代富;东芝超便携投影机登场;精英转型完整系统供应商;A8音乐集团力推原创音乐。  相似文献   

6.
阿尔伯特&#183;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次年,全家迁往慕尼黑。爱因斯坦幼年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5岁时,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指针在磁力的无形作用下转动的情景让他惊讶。像牛顿看到掉落的苹果一样,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认为自己看到的现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自古人们都认为虽然万物存变化,但作为太背景的宇宙却是静止不变的,这一观念一直到20世纪初也来改变,当有人用爱因斯坦刨立的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宇宙若不是在坍塌便是在膨胀时,连爱因斯坦本人起初也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怀疑是自己的公式有毛病。  相似文献   

8.
1893年4月16日在智利和1970年3月7日在墨西哥观测到的日全蚀,显示出太阳强大的日冕,它来自于温度超过555537℃的光球。1919年,对巴西和非洲普林西比岛一次日蚀的观测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如今,一位年轻的葡萄牙物理学家正在挑战这个理论的根基,——如爱因斯坦挑战他前面的牛顿一样。  相似文献   

9.
陈运泰院士说在欧洲一个很小地方的很小展览馆里,看到三个大幅的立地人像,一个爱因斯坦,一个马克思,一个弗洛伊德。这使我想起,听说前几年来在英国做过网上调查,让人们挑选心目中千年来影响人类思想最大的人物,两次调查,一次是爱因斯坦名列第一,马克思名列第二,一次是马克思名列第一,爱因斯坦名列第二。意见非常一致。爱因斯坦和马克思是千年来影响人类思想最大的、数一数二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考察了爱因斯坦1922年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详细情况,然后回顾梳理了爱因斯坦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从1910到1914年,每个提名的依据都包含狭义相对论,但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次都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1915年后,学术界普遍承认狭义相对论得到了实验验证,但是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爱因斯坦1915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诺贝尔奖委员会一直判决不能因相对论而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反犹浪潮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授予爱因斯坦诺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22年,在奥辛(C.W.Oseen)的力主下,诺贝尔奖委员会以"光电效应定律"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07,(11)
爱因斯坦死前,曾经表示要将遗体火化,因为当时人们对他的崇拜已到了近乎迷信的地步,他希望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宁。但为什么爱因斯坦的大脑能够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今年(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26岁。像所有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一样,他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按部就班地上班,做着一个忙忙碌碌的小职员,以菲薄的薪金供养着年轻的妻子和新生的幼儿。这样的环境似乎与前沿科学搭不上边,他没有机会听学术报告,也没有机会参加学院的讨论班,和他交往频繁的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05,(7):27-29
在华人科学家中,最有资格谈论爱因斯坦的,大概要算杨振宁先生了。7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他还将就爱因斯坦成功的因素做一些个人分析。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希望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于人类,却目睹了科学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造成的巨大破坏。他敏锐地觉察到技术进步会带来技术风险,其中,技术进步会损害个人自由,导致工人失业,造成经济危机,威胁人类生存。爱因斯坦尝试运用有效的规则防范当时世界面临的技术风险,爱因斯坦的技术风险防范思想深刻且发人深省,在当代技术风险全球化的形势下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编译爱因斯坦著作的缘起 要回顾的编译爱因斯坦著作的缘起,首先需要介绍一下许良英先生其人。关于许良英先生的生平,他自己在其文集的序言中已有记述,’这里只做非常简要的介绍。许良英,1920年出生于浙江临海。初中二年级时,他就开始憧憬着要做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他高中读的是浙江大学代办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是周培源最崇敬的伟大科学家,他一生都在追随爱因斯坦。周培源在相对论研究领域里发表了25篇论文,其对相对论在中国发展的贡献,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05—1965,1966—1978.1979—1993。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是世界闻名的天才的大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宝库留下巨大的财富。然而,爱因斯坦更是一个“谜”。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首创宇宙学,从空间与时间的相对性运动推广到宇宙整体的伸缩膨胀,把理论自然科学提到了又一个新高度。大哲人罗素(Bertrand Russell)有言:“科学  相似文献   

19.
生活重压下的奇迹由于连日来的操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已经被刚出世的儿子汉斯折磨得筋疲力尽了。一连三个晚上,儿子的啼哭声通宵达旦,令全家人都不得安睡。正当安静下来可以打个小盹的时候,天已大亮,该是上班的时间了。不能旷工,他和他的三口之家全依赖这份微薄的薪水来过活儿了。在任职的瑞士伯尔尼专利事务局,爱因斯坦属于最低级的三级技术鉴定员。生活让自己转得像个陀螺。即使在他每天兴致勃勃上班去的路上,他也无法闲下心来,心中总是挂念着他身体欠佳的老母亲。虽然老母亲曾经强烈反对儿子的婚事,一度和他的小家庭关系闹得非常紧张,…  相似文献   

20.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一块基石,它是通过思维实验得出的,但他却抵制别人把他的相对论说成是纯粹思辨的产物,他说:“我急于要请大家注意到这样的事实:这理论并不是起源于思辨;它的创建完全由于想要使物理理论尽可能适应于观察到的事实。”爱因斯坦为论证“同时性的相对性”而设计的思维实验,从下文可见其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