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孔子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来竭力维护将要崩溃了的封建领主旧的礼乐制度,故"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赵静怡 《大观周刊》2011,(25):16-16,15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备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这谓仁”的观点,把它周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已复礼”的仁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慎言”是儒家传播思想的一部分。“五常”[1]——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言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约束,规定了儒家“慎言”[2]传播思想的内在属性。儒家思想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系,其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要求君子言论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儒家思想向来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乐"."礼"指礼节,"不学礼,无以立"."学礼"、"知礼","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向来注重以礼相待,尤其是卑下者见到尊长者更要注重礼节.礼仪可以通过语言形式表达,比如,在古代通过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表示尊重,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表示谦虚.  相似文献   

6.
<素书>的作者并非一人,是汉至宋间文人陆续完善而成.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礼乐教育家。他曾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孔子在周天子失去对各“诸侯国逾制”、“礼崩乐坏”的新旧社会交替、大变革的春秋时代,用自己的一套学说“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来竭力维护将要崩溃了的封建领主旧的礼乐制度,故“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田锡如 《档案》2015,(3):49-50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规矩本来是指古代木匠用的圆规和曲尺,木匠借助规和矩,通过精湛的技艺就能制做成供人们使用的各种圆形或方形的器物。后来强调做任何事都要遵从一定的规矩、规则、方法,否则即使煞费苦工,也无法实现成功。人弃常则妖兴这是《左转》上面所说。"常"是指"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人的道德"规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说英语的人就已经觉得这种语言正在衰落.在他们周围,人们在讨论"参数"( parame-ters)和"格调"(life styles)的时候,都会用"不喜欢"( disinterested)来指称"不感兴趣"( uninterested),用"过分"(fulsome)来指称"完全"(full).  相似文献   

10.
在各诸侯国混战、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代,孔子竭力提倡"礼""、仁""、中庸"的政治思想,试图以此维护封建的礼乐制度。《论语》中对音乐艺术的记述,集中记载着孔子本人的音乐修养及其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饱含孔子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出发,在对儒家"仁礼"观的产生背景和人文主义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引入图书馆工作中,并对其在建构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柳冬雪 《大观周刊》2011,(5):29-29,12
《庄子》书中所提到的儒家游方之内,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也提及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并通过儒学思想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三大家为代表的与“仁”、“礼”“忠恕”和培养理想人格方面来规范现实中人们的道德标准,以“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找到自身价值,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当中,是以“入世”的方式来实现入世的理想。相对比起来佛教根据它自身的思想特点则是通过出家修行,禁欲,来规范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平静内心,以“出世”的方式来进行入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晒客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中意物品、生活琐事、思想心得等,放到网络上与人分享,由人评说。晒客的"晒"源自英文"share"(分享),网民们用汉语的"晒"来翻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五行>"仁气"、"义气"、"礼气"、"进端"、"终(充)端"、"终(充)心"等说法展开,剖析孟子四端说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史轨迹,同时展示<五行>与<孟子>之学的巨大差异,比如,<五行>中仁、义、礼等德行的生成还有另外的基源和路径,其生成过程有相当丰富的层次,以及<五行>篇德行的生成有向内、向外寻求两路,而<孟子>则主要仰赖向内寻求等.  相似文献   

15.
"礼学"胎教思想是中国胎教思想的立论基础,虽然"礼学"胎教思想的主要目的是正礼及德育,而非追求医学效果,但它的相关原则与思想倾向却极大地影响了"医学"胎教学说。"礼学"胎教与"医学"胎教的内容相互交织、互为支持,共同构成中国传统胎教思想之主体。  相似文献   

16.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我们通常把新兴的数字媒体和出版业的数字化用"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来概括,其实"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概念在国外并不普及,国外使用更多的概念是"数字内容管理"(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或"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他们没有我们这种严格的按介质形态来区分行业和划分管理权限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报林求索》2012,(6):34-35
<正>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信,曾是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曾几何  相似文献   

19.
黄老思想是战国中后期"道术将为天下合"的典范。黄老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但为"法主礼辅",彰显了齐国文化重事功的精神。荀子受齐稷下学宫思想影响,也主张"隆礼重法",但其立场和根基是儒家,因此他属于"礼主法辅"。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明历史得失,从黄老"隆礼重法"思想中吸取法律现代化的本土资源,对当下"法治中国"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孔子语录园主人张济民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