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提出教学中要体现“思想性”和“实践性”,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五“巧”艺术。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政治科课堂教学由原来“师授生受”、“师讲生听”、“师考生背”模式到让学生共同参与,是政治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的结果。但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向政治教师提出新的挑战,需要政治教师积极探讨教学互动模式。笔者认为,仅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难以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成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参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老师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为目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课中让学生暂时为“先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使学生参与是教师的最大过失。”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政治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下面我谈几点想法和做法.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课,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更多的参与。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他们才会产生不易忘怀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首先为他们创设参与氛围,摒弃那种“老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端坐台下,安安静静地听”的做法,而让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出现,采用“走下去,参加学生讨论,请上来,倾听学生主持”的办法,让学生在随意而融洽的相处中感到平等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师相机引导,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强调“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结合初中生物“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线,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学本位”的教学模式,要努力构建“学生参与”式的生物课堂.据此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对“学生参与”课堂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着,随着这一变化,教学的方式也不断的变化。目前的新课程教学,更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的方式,由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主动的参与性学习。只有学生这一主体被彻底的激活,我们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教学的改革目标才能实现。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必须让他们学会参与的方法,否则,即使参与进来也是表层的,收效甚微的,让学生在发现中参与进来,才是真正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闫利 《化学教与学》2011,(9):44+47-44,47
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实践活动这些环节中促成学生参与的动机,形成参与的路径,锻炼参与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黄凤莲 《广西教育》2006,(10B):12-12
笔者认为,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教师控制过多,学生主动参与太少,创造性思维也就难以开拓。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中减少教师的控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和经验通过“语篇”这一媒介来自由发挥和进行交际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训练厂——辐射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操等素质教育都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获得。但组织教学——复习旧知——新授新知——巩固练习,这一传统阅读教学程序,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针对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模式,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提炼,归纳总结出一套“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它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现将它的基本程序作具体介绍,以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不断的变化着,随着这一变化,教学的方式也不断的变化。目前的新课程教学,更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的方式,由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主动的参与性学习。只有学生这一主体被彻底的激活,我们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教学的改革目标才能实现。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必须让他们学会参与的方法,否则,即使参与进来也是表层的,收效甚微的,让学生在发现中参与进来,才是真正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刨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切“教”的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活化的重要标准,而活化课堂教学,正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所以,职业中专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学过程正应当注重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成为教学主流,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动”,在“动”中学,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课堂参与教学模式”认为,语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并使其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笔认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作学习”在数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而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与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淡薄,应试教育的机制还未彻底改变和教改意识不强有关,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运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萍 《教书育人》2007,(10):84-85
“参与型”课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学生真正摆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教学。一、“参与型”课型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特别喜欢自己当“导演”,让一部分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学生充当“演员”,按照教师的意愿和教案编排程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演出”,让一小部分“学困生”充当“观众”,专门回答一些“对不对”、“是不是”和“好不好”之类的问题,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些教师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发言积极,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不错。可是,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三全参与”是指在教师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做到三个参与,即“全感参与、全程参与、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发展的生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