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作为文学的“第一要素”,从文学诞生的时候开始,就必然地引起作家们的极大关注.随着科学的进步,文学语言便成为诸如文艺学、美学、哲学等许多门学科研究的对象.这无疑促进了文学语言研究的发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种研究是立足于文学并以指导作家创作为主要目的指向的,也部分地为文学鉴赏、文艺批评服务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形象、生动、准确”之类的说法,与其说是对文学语言特点的语言学概括,勿宁说是在语言方面对作家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所作的总的要求,或日文学语言特点的文艺学总结.诚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的论点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文学语言观念和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的创造价值,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特点和重大过渡作用。改良派从维新、改革社会的高度,反对桐城派和宋诗派在文学语言上的崇雅恶俗、沿袭八股腔调,提出“言文合一”通俗化,吸收外国语来改造我们的文学和文学语言的新观念,并在实践上予以体现。虽然遭到传统口通者、洋务派、国粹派及改良派内部的反对,但它对由雅言的文学语言到白话的文学语言的发展,起了重大的过渡作用,对“五四”新文学语言的改革,现代文学及其语言的新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工具,为现代汉语的新生发展提供了材料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彭春霞 《海外英语》2012,(22):37-39
文学隐喻的实质是将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为文学语言提供超出其本身含义意外的思想感情,从而揭示文学艺术的深层意蕴。该文通过对文学隐喻本质的和认识的探讨,拟从语境、叙事、对话、心理和抒情等几方面解读跨文化文学语篇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网络文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快速发展,研究网络文学语言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责任。网络文学语言的言说方式和内容显示出多元化,在文学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认同方面逐渐形成一定倾向。这些都影响网络文学的走势及未来的发展,并且将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这是传统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文学的世界 ,的确是语言构筑的审美世界。但同时人们又发现 ,在文学创作实践中 ,文学语言却实际上遭遇到了“言”与“意”的矛盾。这引起了理论家和文学家的关注。事实上无论那一种讨论和研究 ,都是旨在努力拓展对文学的认识和发掘语言艺术的魅力。因为人类的所有的努力和追求都是且只能是在有限中达于无限。  相似文献   

6.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语言的共性 ,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本文试从结构方式、性质品类、表达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叠词在状物写景表情达意上的艺术功能以及增强语言音韵美方面所发挥的特殊效能。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因素,电影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并不能因此就将电影与文学等同,将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等同。电影语言注重形象、注重造型,它可以是文学语言的延伸,强调声和画的结合,擅长表达时空。而文学语言则注重描写、注重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擅长刻画心理。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本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文学史上,直到19世纪,文学文体一直杂混于史学、哲学、科学等文体当中,文学语言的界定也含混歧异。19世纪末以来,特别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文学的文体含义和文学语言的界定,获得了革命性变化。作者总结道:文学是内行人的书面符号游戏品;而文学语言,是普通符号形诸文学作品的功能变体系统,是一个深表二重结构体。  相似文献   

9.
浅谈古典诗歌的语言美熊有为,孙慎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文学鉴赏都必须首先进人语言层面,而诗歌的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不学诗,无以言流夫子的这句话极有代表性地道出了古人对诗歌语言的重视。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活认知、感受和改造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学的实质是对语言的运用,作为文学形式的承载的文学语言,会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产生理所当然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语言也会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相应的,文学创作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文学语言的变迁产生的现代文学形式变化不仅为文学科学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研究课题,而且还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教学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首先对语言变迁的白话文运动进行相关的分析,然后探究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了文学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学作品,体会文学语言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学语言的独创性特征综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有些论著对文学语言独创性特征的阐发相当偏颇 ,其后果是严重影响了文学语言研究的正确方向。本文根据现代文学语言学理论 ,重新对文学语言的独创性特征予以揭示 ,并从文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层面 ,结合古今文学的典型实例 ,对其深层成因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教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一个与儒家伦理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原则密切相关的范畴,‘墩化”范畴的批评原则和特征不仅为古代文论家推崇,而且“教化”范畴在当代语境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化”范畴所呈现出的思维模式,已经渗透于我们民族的大脑、灵魂和发肢,我们在许多当代文论中都能看到它的踪迹和影子,“教化”范畴在当代文论建构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总是打上本民族价值观念的深深烙痕,与作为文学第一要素的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特性也有密切联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过程中,从西方借取了文学理论的术语和观念,建立起文学理论的体系,推进了学术的进展,但同时却在古代和现代文论间造成断裂。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竞争中,回顾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促进今天文学理论的民族化,是不应被忽视的课题。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尝试提出三点,借以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基于逻辑思维的文论术语体系迥异,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擅用意象性的话语,从而造就了术语运用的包容性、技法命名的形象性和风格描述的意会性,其细微处的深度表现力往往超越了定义与解释;同时,中国古代文论在文体批评、方法探求和体系建构上亦自成体系,呈现出中国文论话语的丰富色彩。而这些,都源自中国的文化类型、思维模式和语言精神。这向我们昭示了中西文论分野的根源和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典籍,其中载录的众多预言在揭示事件因果关系中从叙述构建与言语刻画两方面表现了较强的文学意义。《国语》各篇章自成体系的体裁特征决定了预言在《国语》叙事中的特殊性:从整体而言,其类型特征增强了表达效果;从形式而言,其叙事简略凸显了编纂目的。《国语》预言言辞瑰丽多彩,不仅刻画了两方人物性格体貌,而且为增强其说服性,其言论采用了多种构思。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心理机制,灵感一直是古今中外文论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就表现形态来说,灵感突如其来而又转瞬即逝,并具体表现为一种着魔和疯狂。就基本特点来说,灵感是瞬间出现与长期积累的统一、先天资禀与后天陶养的统一、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作家的创作构思和语言表达都离不开灵感;灵感孕育着作家的独创性;能够使文学作品富有灵性和生气。灵感是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种最佳创作状态和创作境界,也是作家创作才情才华的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文学批评再现了古代文学批评的风貌,这种再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多元化的社会生活造就的欣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篇幅短小自由的点评式的批评方式;整体性思维下的意象化的批评语言。提出了应当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网络文学批评的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境与文学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是承载信息的关系场,文学语境是负载审美信息的关系场,是一种审美语境。语言生成文学语境,文学语境制约着文学语言的形成;文学语境是文学语言存在的关系场,文学语言实质是一种文学语境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作为文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在古代和西方形成了种种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文学本质进行了归纳.首先将文学放至社会生活系统中确定其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其次将文学放至上层建筑亚系统中确定其具有审美性质的社会意识性质;再次将文学放至艺术子系统中确定其语言艺术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李翱是唐代重要的古文家和思想家,作为“韩门弟子”的代表,倡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干预生活,此乃理当;尚载道——“周公孔子之道”,此乃义深;崇文章的意新,语奇,此乃词工。他鲜明的文学主张在其文学创作中皆有忠实的体现。无论是以儒家之道为准则的碑传、行状,还是针砭现实、指陈时弊的奏疏,乃至述怀励志、举荐贤能的书信等中都能得以佐证。总之,其制作既为贯道之器.同时也具有褒贬善恶.于一代文章之复古.曾有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