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风文艺思想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一直未能得到系统分析。胡风理论中的主要观点虽然包括思想认识和情绪体验两个方面,但他本人对后者的重视超过了前者,以致胡风理论表现出浪漫主义理论的某些特征。胡风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特征起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西欧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响;二是对厨川白村与苏联作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胡风浪漫主义文学观作为一种功利主义文学观与左翼“同又不同”,根本区别在于,胡风认为浪漫主义者应负载启蒙和政治双重功能,而左翼人士则力图把浪漫主义纳入纯粹的政治轨道。这“同又不同”,又集中体现于如何看待自由主义或右翼浪漫主义、左翼浪漫主义以及抗战浪漫主义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2.
王独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清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类的先验命运与现代性的困境,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倡导以诗化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竞技运动具备浓郁的浪漫主义气质,它既表达出人类对无限性的永恒追逐,又依靠身体使人类重拾自身与世界的诗意联系并散发出特有的灵韵。同时,竞技运动还通过对神话的复兴推动人类精神的"返乡",回归笃信神灵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4.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同爱默生、梭罗、霍桑、惠特曼等作家同时崛起的,是19世纪中期继霍桑之后美国后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纵观麦尔维尔的创作,无不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丰富积累和深刻认识,尤其是他多年的航海生活,更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阿多诺放弃了卢卡奇那种积极入世态度的"革命"浪漫主义哲学,从同一性哲学转向了"非同一性"哲学,而剖析其批判指向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哲学仍是一种反对革命总体性主体后的个体性主体的浪漫主义,其实质只不过从"彼"浪漫主义转向"此"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6.
纳撒内尼·霍桑是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最具天赋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象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三种思想的影响清教主义,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这种矛盾形成了他对社会的怀疑态度,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大师.他的主要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讽喻的创作手法和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童话诗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的当代作家顾城,他的诗歌充满着自然的灵性、童稚的声音、如花般绚烂的意象、白日梦似的扑朔迷离,同时又无不具有一针见血、洞彻人事的警醒和深刻。他的诗歌创作,是天地间自然风物的熏陶,是生活中美丑对照的启发,更是"力比多"的转移和升华。顾城创作的诗歌,一如白日梦般,无不来源于诗人或者童稚美好或者无奈悲戚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钢琴套曲《蝴蝶》(Op.2)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作曲家舒曼的代表作品。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在他对人内心世界和丰富感情的全面发掘和深刻揭示。人类感情世界的复杂性、矛盾性、感情变化幅度的巨大张力与细微的波动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这一切又通过他独特的观察和体验,并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出来。自然奇妙的幻想,自传性的体验以及感染力极强的真情倾诉,使舒曼在浪漫派大师之中有特殊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巨作,狄更斯被喻为现实主义者,但《双城记》中却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打破了我们对他及他的作品研究的局限。本文将从关注儿童、表达理想、抒发自我情感和追求故事悬奇情节等方面,来探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展现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向来以浪漫主义著称,本文通过对李白生活的时代、经历、教育等因素的考证,和对他诗歌的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浅论他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并说明他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对神话传说的研究是从二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的。当时,在紧张的革命文化活动中,他一方面积极从中外神话传说中吸取创作营养,熔铸出《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等一首首革命浪漫主义的不朽诗篇,另方面重视神话问题的研究,发表了《神话的世界》等有价值的专门论文。一九二八年,他第一个把马克思论及神话问题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译为中文,同时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对我国神话传说中有关问题多有精辟的考释。一九三○年,郭沫若写成著名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刻画了希斯克利夫的爱恨情仇,他敢爱敢恨,充满叛逆与野性,实施报复后又开始新生活,曲折的故事情节让大家印象深刻。本文主要对小说中主人公的爱与恨进行剖析,以期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文论术语源于西方,但在五四时期其内涵却发生了民族性的转变,确立了中国浪漫主义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完成了西方浪漫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它与中国诗歌的主情传统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宾雍在诗学方面的造诣,直接影响着他对中国画的理解以及对诗画关系的思考。宾雍将“节奏”视为诗歌与绘画的基本原则,以弥合诗画形式间的差异。他又从诗学的视角对中国画的“气韵”作出了丰富的阐述,并从华兹华斯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中发现了中西艺术有着沟通的可能性。宾雍对中国画的认识没有局限于艺术史的概述,而是在研究中体现出了一种跨文化的诗画关系思想,不仅为欧洲人欣赏中国画树立了一个新的审美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画研究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5.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具有突出成就,在诗歌上取得了辉煌成绩,而同时,小说上的成果也并不逊色。以简·奥斯汀为代表的小说家及作品的出现丰富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本文即主要以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爱玛》为例,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小说中女性形象以及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的自然特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认为,音乐已经摆脱了物质材料的空间性和物质性,所以就比绘画更自由。黑格尔的艺术衰亡论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违反辩证法的。黑格尔既对正在兴起的积极浪漫主义音乐缺乏敏感,又不能接受现实主义文艺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因素,应该说,这是他美学思想上的保守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不彻底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唯美、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浓厚的感伤气息是田汉早期剧作的重要特征,但其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倾向也不可忽视,正是因为具有这一倾向,田汉才能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蓬勃发展时期顺利实现转换。从田汉早期剧作中的人物序列、发现问题却难以突破解决、抗争精神等三个方面重新解读田汉剧作,明晰其中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及这种倾向越来越强的动态变化趋势,同时注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对田汉剧作的影响,深入分析“田汉式”诗化现实主义,洞悉其发展变化。关注田汉剧作的同时要结合同时期文论,更有利于对他早期创作进行深入的认识,并理解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艺术大师,他的音乐证明:他不仅是早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真正的"钢琴诗人",还是19世纪后半叶民族乐派的先驱,是一位真正的波兰民族主义音乐家。  相似文献   

19.
德国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抒情性的浪漫主义风格歌曲.舒伯特,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只有短暂的三十一年,但却谱写了德国艺术歌曲的永恒.《菩提树》就是其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作曲者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听众描绘了一个流浪者独在异乡旅途中的心理波折,把一首歌从音乐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不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更反映出作曲家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阮籍和屈原的身上,都表现出同作为文士的浪漫品格,又有不同,源于两人独特的秉性与才情。屈原的自恋和阮籍的放达就是这种浪漫品格的具体表现。其次,两人的诗赋都表现了游仙之思,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仙界是个体情志的幻化,人神杂处;而阮籍的仙界则表现为一种永恒之在,仙心与玄思合而为一。最后,屈原的诗赋总体上表现为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阮籍的咏怀诗则表现为一种消极浪漫主义的风格。这既是个性差异使然,也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