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民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教育主体,也是建设主体,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影响,正确分析和面对农村教育现状,转变农民教育观和农民自主接受教育和学习意识,建立面向农村教育的学习系统,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是农村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农民、农业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建立新农村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农民的观念得到转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使农民真正成为合格的市民、文明的市民,这就需要重视农村的社区教育。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算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适合农村、农民的教育模式,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龙声胤 《贵州教育》2010,(9):9-10,12
天柱县农村教育落后于城镇教育发展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现阶段农村教育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同样,也不能满足提高农民素质、增进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需要。我们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时机,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继续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继续努力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生存温饱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审美消费的比重增加,广大农民需要音乐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农村职成教实施素质教育中,理应把音乐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音乐教育在农村职成教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看其在农村职成教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职成教中更应广泛地开展审美教育。由于缺乏审美能力,祖祖辈…  相似文献   

7.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农民教育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等都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民教育消费力有减弱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供给价格偏高、农村教育消费的社会环境不佳等。提升农民教育消费力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农民增收,扩大教育消费供给,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文龙 《职教论坛》2007,(9S):48-50
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使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失调,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城乡教育的失衡,才能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为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胡建华 《江西教育》2004,(19):23-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八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我市经过三年的农村税改后,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趋于合理,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扭.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教育也在这些惠民政策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教育问题也同样如此.发表这一组文章,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农村教育问题。共同努力,尽快地迎接农村教育的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从农民外出务工看中国农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农民外出就业和生活向农村教育提出了挑战。作认为农村教育应定位在城乡一体化上;农村教育应给予农民有用的教育服务;政府应投资于农村教育,加强开发高科技型的农业教育以吸引有志于农村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影响和带动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足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因此,违法乱纪、封建迷信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在学校养成的各种良好素质和获得的各种知识间接地传导给他们周围的人,这样,农民就在无意间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促进了整个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学顾名思义就是地处农村地区,以农民子弟为主要生源和教育对象,以培养新型农民和服务农村建设为目标的学校。据统计:“当前,农村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80%以上的小学和60%以上的中学均分布在农村。”在这样的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教育资源本身就相对短缺,更何况是音乐学科教育这样的所谓“负科”了,其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存在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5.
刘上贤 《成人教育》2002,(8):32-32,33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要求,农村成教在完成扫盲历史任务后,拓宽农民教育内容,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是深受农民欢迎的措施。当前农村成教非常需要农村成教工作者努力去实践和探索,认真地把这项造福于民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如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反比例关系,表现为农村教育的起点过低,农民教育负担过重,教育为农村“反哺”太少。要想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应做到突出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政府投入,转变农村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努力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1、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满足广大农村人口的学习需求,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应采取调整教育结构,学校布局,教育内容等应对举措,对大量农民走向城镇及农村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予以满足。  相似文献   

19.
平谷区农广校自2004年开始,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我校的农民培训教育紧密结合区域特点,结合平谷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社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项要求中无一不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但是,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传统观念等的影响,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各类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致使教育与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相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要使这些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人手。大力推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建立能够为农民提供经常性学习机会的社会化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