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Longfellow的散文The First Snow原文及多种译文的赏析和对比,分析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结果表明要将散文翻译到位,就要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散文摇曳美是散文美学的重要形态,是散文灵动活泼的美,摇曳美是事物动态美的反映,是性状不同的事物的和谐统一,是散文艺术手段的多样变化,散文摇曳美是散文诸多特点和要求的综合体现,散文摇曳美的创造途径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课堂教学中的翻译实践(经营好一生中的三天)为例,探讨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通过分析现代散文的特点提出了散文翻译应该遵循的美学原则,也就是力求在散文翻译实践中做到译文和原文文本在形式美、内容美、风格美、简约美、音响美、修辞美、模糊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悠久的散文具有意境美、情感美、思辩美和形式美。深入挖掘散文之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散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说起语言的音乐性 ,人们往往对古代诗词和现代诗词有很深的印象 ,在诗歌的教学中 ,这种特点是作为必须落实的知识点来处理的。而在散文教学中 ,大家一般更多地注意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等特点 ,重在分析散文的构思、布局、情真意切等。其实 ,在优秀的散文中 ,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前提下 ,语言的音韵美也是随处可见的。下面 ,试以中学课本里部分散文名篇为例 ,做一粗浅的分析。一、优美的散文是注意声韵锤炼的首先 ,音节整齐匀称。古人写诗作文 ,喜欢用偶句 ,讲究对称句法。现在固然不必如此 ,但适当注意音节配合 ,可以增强文…  相似文献   

7.
孙犁散文以其朴素、精练的语言,真实、感人的内容,精妙、独到的理趣吸引着读者。他的散文风格独特,尤其是近年的散文作品,艺术上更加精进,风格更加平实、自然,文字更加精致。孙犁散文之所以拥有这样的美质,固然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修养等因素有关,更与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认真的创作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散文题材的写实美具有多重属性:内容的求真意识与质地的表现性质是散文文体的本体特性,是散文于题材因素上对自身的审美要求;视野的广角摄取与构成的精严选择是散文文体的创作特性,是散文于题材因素上对作者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9.
郑振铎散文内容真实,立意单纯、结构随意、语言中正,甚为粗疏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一种朴拙的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朴讷诚挚的性格个性;二是以大众眼光看世界的平民心态;三是日记、尺牍的特殊文体。本文还认为,郑氏散文的朴拙美与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朴拙美有相似处,更有诸多不同点,因而为现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增添了风彩。当然,郑氏在朴拙美的追求中亦有失分寸之处。  相似文献   

10.
艾青借用从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吹奏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风雨与愁云交错的心曲,在艺术上体现出一种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交融的“综合性品格”,最善于创造画意美、象征美与形式上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11.
从“文”、“道”关系的沿革入手,着重探讨了“道”对唐宋古文创作诸大家的影响。指出其“礼”、“心”、“天”的理论内核作为本文梳理唐宋名家作品的持论依据,对韩、柳、苏、欧的理论倡导逐一落实,并对有关作品作了简析。  相似文献   

12.
在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复古论出台之前,明诗的宗尚经历了一个三段论式的过程,并非宋元诗风统治始终,而是先沿宋元余习,再以尊唐为深长的主流,然后又重新引入宋元等诗路以勘正尊唐之陋,至七子兴起的弘治时期,并仍以尊唐为主,尊宋辅之。因此,李梦阳的“复古”运动并非仅仅复兴久已遗落的唐诗传统,而是一种相对全面的开放视野。其精神实质,在于台阁体将诗路长期局限于盛唐一脉之时,而重提“学”的命题,即向古代一切优秀的诗歌成果学习。其核心是复兴古诗的审美本性和风教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14.
唐代韩愈、宋代欧阳修是中国古代散文代表唐宋八大家中的领袖人物,“韩欧”是唐宋散文、正统散文、文以明道、古代成熟散文的标志。历史上对“韩欧”文价值的比较认识存在差异,有韩高欧低、欧高韩低、“韩欧”各具特色、“韩欧”否定论等各类看法,本文就此进行归纳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系统而准确地阐述了唐宋古文革新的过程,完成了唐宋各个时期古文运动主要人物承继谱系的构建。《总目》对唐宋古文革新扭转文风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唐宋古文革新流于僻涩的倾向、骈散的态度进行了批评。近现代文学史接受了《总目》唐宋古文革新的评述,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唐宋古文革新的骈散主张逐渐被强化、革命化,影响了后世文学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词的美感、朦胧和悲剧性源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审美主体必须和审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距离对审美起到一种神奇的间隔、超脱和过滤作用,从而突现和彰显美的本质。唐宋词的朦胧体现在距离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唐宋词的悲剧性的背景乃国势衰颓或个人不幸命运使然,但究其产生悲剧性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审美距离。审美距离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度,距离的把握全在于作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各王朝,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基层政区和政府划分为不同的等第。这既是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区域开发的进程。位于太湖西南岸、浙江最北端的长兴,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开发后,建县之初就有较高的等第,隋以后等第迅速上升,在唐后期和宋代都为望县。文章在检阅史籍、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浙北长兴置县后至宋的等第变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并初步考察了秦汉至唐宋时期的区域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文书有没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梳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化:卑籍资料,透过各个时代固有的法律文化现象,拨开历史烟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律文书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古代法律文书的萌芽期;秦汉时期——古代法律文书的形成期;唐宋时期——古代:去律文书的成熟期;明清时期——古代法律文书的完善期;清朝末年——古代法律文书的嬗变期。  相似文献   

19.
唐代和宋代是中国马球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阶段。尽管宋代以后此项运动逐渐消亡,现代马球运动则完全传自西方,但不能说宋代以后马球就未有发展,而是渐次衰落。从《全宋诗》及其它宋代史料的解读,可以看出,宋代马球在许多方面,都有较之前代而发展进步之处。这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明清之际中国马球的消亡,则有其历史文化和具体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唐宋诗词中的设问辞格适应了诗词特有的格式要求,具有十分突出的审美价值,总体上以朴素美、声韵美为主。但两种文体中设问审美功能的表现形式又各具特色:诗歌中设问的审美价值主要通过丰富的语义逻辑关系及语气类型和大量的语用倒装式设问表现;词体中设问的审美价值主要通过发达的形式标记和组合设问的大量使用表现。同时,唐宋诗词中设问辞格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