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6年第1期发表庄金玉的文章《剖析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文章说,作为“新闻报道主角”的消息,其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但不论细节如何变化,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叙述方式——“三度反复”展开的。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2.
消息写作应遵循的一条基本要求,就是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对事实的叙述、描绘来表现作者的观点。“取代法”,则是违背这一基本要求的。消息中没有对有关事实的叙述和描绘,只是用议论来表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取代法”。这种取代事实的议论,纯属空话。例如;  相似文献   

3.
新闻特写是运用报告文学和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艺术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把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局部聚焦放大,使其产生立体感、视觉感,从而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给受众留下鲜明而深刻印象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吕继红 《新闻记者》2005,(11):66-67
客观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法之一。客观报道的手法,上升为理论,即如胡乔木同志所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①如今的媒体上,客观报道的形式似乎有所削弱,各种散文式、随笔式、故事式的报道手法当然可以运用,也都有读者要看。但就报纸总体而言,其客观地报道新闻的原则和方法,仍应该是主要的。如果一张报…  相似文献   

5.
消息是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目的是用简洁、客观的文字,向读者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现在的消息,一般要求以客观的形式出现,不允许记者在其中发议论或作出主观判断。即使想通过报道事实宣传什么,也必须“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所报道的事实来表达倾向。对于报道事件性新闻来说,最常见的消息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征是:整条消息根据某一事实的各方面的内容,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将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置于最前面,于是就形成“头重脚轻”或“虎头蛇尾”的报道结构,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就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例如下面这条美联社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三度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指的是,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7.
[评析]写新闻要着力显示新闻性,紧扣报道主题,围绕新闻价值的最好表现来安排事实材料。新闻报道的这一写作规律我们在以往的评析中都多次提到过。事实上,我们的新闻报道在这方面时有问题出现,有些报道象写公文一样来处理事实材料,忽视新闻价值表现,由此大大降低了可读性和报道效果。如《卖商标?不干》这篇消息即是一例。就题材的抓取而言,这篇报道是很不错的。特别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在名牌商标这种无形资产普遍流失,许多名牌商标被外商收购或在境外被抢注的背景下,这一报道题材尤为有价值。在这一点上,记者…  相似文献   

8.
通讯是比消息更具体、更完整、更形象、更多情、更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文体,通讯写作虽然应着力于新闻事实的叙述,但叙述中不可缺少客观景物的描述和人的情感的抒发,一篇感染力强的优美通讯,除了选择的新闻事实、报道角度有其新颖独特之处而外,逼真感人的景物描述与感情表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于为苍 《新闻界》2005,(1):110-111
消息中的细节是指那些来源于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新闻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记者常常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消息写作使用目击式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凸显消息的主题内涵,同时也折射记者的新闻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0.
客观报道手法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巧妙手法,表面上记者只是客观地记叙事实,实际上他是用事实来含蓄而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倾向,体现一定的宣传报道意图。新闻界的行话称之为“用事实说话”。早在1946年9月,胡乔木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曾这样解释“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原载1946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这种客观报道手法的巧妙之处,正在于能将记者的主观思想倾向与报道意图,通…  相似文献   

11.
背景材料在消息写作中是经常被采用的.用得好,它与新闻事实紧密结合,成为消息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般说来,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了,读者看后即能理解。然而,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它们各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又与其它事物互有联系.为了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实了解得更为深入、全面、清楚,在写作消息时,常常需介绍与新闻事实有  相似文献   

12.
学是通过语言形象的艺术,它可以使读感同身受,其实,新闻作品也需要形象地描绘现实,新闻写作不仅要用事实“说话”,更主要的是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尤其是速写,特写和现场短新闻等体裁更应如此,介是,有不少编辑记只重视抽象枯燥的途述,不重视绘声绘色地描写,有的记在新闻中偶到有一段形象描绘,编辑常以“新闻要简炼”为名而将其删除了,看部分获奖新闻作品,甚至获大奖的新闻作,我是因为题材新颖和分量较重,其字表达则是不敢恭维的,作品虽然语句通畅,事实叙述清楚,但字干巴,可读性较差,新闻作品的社会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相似文献   

13.
新闻特写这种写作体裁,也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需要掌握的一种“武艺”。所谓特写,据《辞海》的解释是:“以文艺手法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突出人物的活动,再现场景和气氛”。因此,对新闻特写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是“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活动或现场情景、气氛的形象化报道。新闻特写的写作基本特点是,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集中的描绘,抓住某些有特点的场面或形象,有情有景、绘声绘色地把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再一次表现出来,使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重现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郭玲春散文风格消息写作技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息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它以短,平,快见长,特别适合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长期以来,消息写作沿用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可读性差。如何改进新闻的写作手法,使其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新华社记郭玲春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她一改传统的消息写作模式,开创了一条以散风格为主线的消息写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还是前几年的事,有位读者向某报编辑部写信,说该报某月某日二版无新闻。 乍一听,觉得有点怪,报纸是新闻的重要载体,怎么能说整版报纸无新闻呢?后经有关部门查阅,该日二版上刊载大小九条消息,有写前段时间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报道头一年农业生产成绩的,等等,细读这些消息,有个共同点,没有选好新闻由头,新闻价值低,新闻时效性差。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写消息不仅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还需要选择最佳角度表现这些事实。然而我们也常看到报纸上有不少“消息”报道的并非新近发生的事实,也未能深入挖掘新闻事实所包涵的价值。比如,有条消息报道某县发展酸梅的事实,说该县前几年为优化生产结构,看好酸梅的发  相似文献   

16.
(一) 通讯是报纸上常用的新闻体裁,它主要用叙述,也可以兼用描写、评介等写作方法来比较详细地报道客观事实。在下面这两种情况下,一种是需要对某件事情进行“放大”(指和消息比较而言),以便使读者详尽知悉内情、细节时;一种是需要对某类事实进行一番“乌瞰”,以便使读者不仅只了解某一点事实,而更能知道整个事实、事件的概貌时,报纸便会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有的同行说:“概括,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叙述手法。”言之有理。不论写消息,还是写通讯,必要时概括得好,不仅能使报道简短精练,又能使读者从寥寥数语中可窥全貌。所以,许多精彩的新闻作品,写作都离不开概括,并且把准确的概括和细节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在新闻中孤孤单单罗列事例,尽管每个事例是精彩的,却无法捏拢,更难写成一篇完整之作。再有,一条消息或一篇通讯,开头和结尾以及英发每个段落的启承转合,有时也离不开概括。只有概括得当、巧妙,消息或通讯不只有  相似文献   

18.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实说话”,简言之,即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而非由作者自己站出来直通通地说。这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消息写作不仅要“说话”,更要“用事实说话”。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追问和实践的一个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19.
尹一凡 《新闻世界》2008,(10):41-41
穆青先生热爱文学.提倡“散文式新闻”,常把描写和抒情等文学手法运用到新闻通讯的写作当中,增强美感和表现力。本文试就散文式新闻作品的一些表现手谈点体会。“散文式”新闻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它是一篇新闻,却有诗的语言;它在叙述事实,却揉合着深情。能使受众加深印象,难以忘怀,能激发受众情感,打动受众心弦。  相似文献   

20.
陈玲 《视听界》2010,(4):113-114
“新闻故事化”是指“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手法,目前这种手法已经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如何对一篇新闻专题进行故事化的“包装”?本文从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新闻专题《都市评弹》栏目播出的几个实例来分析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