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一、教会孩子正确的吃饭姿势。 有的家长和老师性子比较急,看孩子吃饭慢,就忍不住喂他。殊不知经常喂饭不仅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吃饭姿势,还会降低孩子的食欲。因此成人应教会孩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好勺子或筷子,吃一口菜,吃一口  相似文献   

2.
正开学的时候,家长送托班宝宝来园时总是反复地叮嘱教师:"老师,我的宝宝要喂,他不会拿勺子;老师,帮我的宝宝褪裤子;老师,我的宝宝踢被子……"从家长的反复叮嘱中得知,家长最担心的是宝宝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手,不会自己大小便等问题。因为孩子小,宝宝在家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家长的担忧,我们能理解;宝宝不会自理,这也属正常,毕竟是托班的宝宝嘛。但如何帮助宝宝  相似文献   

3.
李莉 《贵州教育》2011,(17):24-26
走进幼儿园经常会听见这样的对话:“宝贝,今天吃的什么呀?”、“今天吃了几碗啊?”、“孩子,你要多吃点啊。”……家长和老师的对话:“老师,今天小孩吃饭乖吗?”、“今天吃胡萝卜,麻烦老师多注意我家小孩,她在家最不爱吃胡萝卜了。”、“孩子吃饭习惯不好,你们在家要多让他自己吃饭、多提醒孩子不要边吃边玩,不要掉饭粒。”……  相似文献   

4.
案例贝贝四岁了,在幼儿园里是个能干的孩子,不但自己独立穿衣、吃饭,还经常帮助别的小朋友。当贝贝的妈妈得知贝贝在幼儿园这么能干时,吃惊极了:“贝贝在家可是什么都要我们帮他干呀,每次吃饭我都要喂他才吃!并且还挺自私的,他的玩具基本上不让别的小朋友玩。这是怎么回事呀?”贝贝的妈妈迷惑不解。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有贝贝妈妈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里明明能干好多事情了,为什么到了家里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依靠大人了呢?为什么在幼儿园里表现出来的一些“分享”行为在家就基本看不到呢?真是人小鬼大呀!的确,孩子虽然很小,但心却不小!他…  相似文献   

5.
讨论的话题:3岁的伊伊是小班的孩子。一天,老师去家访,看见她正坐在妈妈的怀里,奶奶端着一碗面条在一口一口地喂她。伊伊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在家一口饭都不肯自己吃,非得大人喂,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啊!”老师听了心里很纳闷,伊伊在幼儿园里吃饭非常好,还是小朋友的榜样呢,怎么在家吃饭是这个样子呢?如果您是家长或老师,您会怎么做呢? (江苏赵凤娟)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要么边吃边看电视,要么边吃边玩玩具,吃一顿饭要两个小时。但若是问起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怎样,老师居然说他(她)吃饭很好,有时还得第一名。孩子为何会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家园教育不一致。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平衡膳食,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因此幼儿园很注重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通过老师的帮助自己能好好吃饭,可一回到家家长却不重视这方面教育,孩子难免又犯。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在园吃饭一样好呢?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值得家长借鉴,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保持一致才好。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小朋友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吃得很好,但一回到家就不喂不吃.同样的孩子,为什么在幼儿园能好好吃饭,在家就不行呢?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孩子正在观赏他的宠的小狗,爸爸端来一份狗食,放在孩子面前,说:“你去拿个勺子,给小狗喂饭。”孩子感到不解,说:“爸,小狗从来不要喂,都是它自己吃的呀。”爸爸“趁热打铁”说:“那你为什么不跟小狗一样,也学着自己吃饭呢?”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爸爸不仅自己“懒”,也不许妈妈喂,而是“动员”孩子使用筷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瞄”不  相似文献   

9.
每天下午接女儿,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妈妈,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女儿的胃口吗?但不可能每天都不合胃口啊!女儿在家吃饭一直是奶奶喂的,不知在幼儿园老师是否喂她吃饭,是否会鼓励她多吃一点?女儿吃得慢,过了吃饭时间会被收掉饭菜吗?我非常不放心。女儿身体瘦弱,吃东西很挑剔,吃饭一直是个大难题。幼儿园活动量增大了,又没有零食吃,小小年纪饿坏了怎么办?我向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但老师说她吃得还可以。是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我多么希望老师理解我的焦虑情绪,我甚至想,能否让奶奶在午饭时间…  相似文献   

10.
曾看过这样一个漫画:《儿子要去参加劳动》,漫画里妈妈左手拿着扫帚,边走边用右手给儿子扇着扇子,爸爸紧随其后,毛巾,脸盆,饮料一应俱全。“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幼儿园中可以听到幼儿做操、穿衣喊累,就连吃饭也懒懒地趴在桌上,走过去问他,他会说吃饭太累了,因为要自己拿小勺。孩子如此的表现,责任应先从家长身上找。首先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就学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刷牙洗脸、洗脚收拾小床、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知道物归原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11.
分歧     
学期初,我和同班的李老师在幼儿常规教育方面产生了分歧。我认为,不论什么时候,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的座位要固定,玩桌面玩具时不能坐或趴在桌子上,尽量不下座位等。可李老师认为,对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李老师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到底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不该放呢?您能给我们出出主意吗?  相似文献   

12.
场景一:"老师,孩子参加运动队训练,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老师,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孩子在家不听话,您帮我教育教育!""老师,课本上的知识都学不好,还需要读什么课外书吗?""前天,孩子要帮我洗洗脚,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谢谢老师,孩子懂事了。"……每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理解支持,有困惑不解,有寻求帮助,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在一次次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家庭模式及亲子交往的方式,已由原来的一对父母照料几个孩子的关爱不足型,演变为多人照料一个孩子的过分关爱型。在这里,我想对如何正确把握爱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去包办代替变让其自立许多父母、祖辈有这样一种想法:“孩子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对孩子关爱有加,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还有一种心态是:“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什么都会了。”就拿吃饭来说,孩子小时候,不都是喂的吗?长大了不喂不是也会自己吃了。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将来肯定有苦头吃,我们现在可以给他的,还是让他多享受一点。于是,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等等,样样包办代替,致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  相似文献   

14.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  相似文献   

15.
十、让孩子吃好 每一位当母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口大口地好好吃饭,长得结结实实的。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让那张小嘴巴乖乖地动起来还真困难。这不,我的女儿在未满周岁时,吃饭就开始捣乱了。喂饭时,她手拿勺子到处“侵犯”,还把饭菜往我们嘴里塞,不仅她自己吃不  相似文献   

16.
潇翔小学要开家长会,一大早家长们便来到学校。踏着铃声,家长们走进了孩子的教室。他们来干什么呢?是来听老师介绍情况吗?不是。今天家长们走进课堂,是要同孩子们一起上课,亲眼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如何学习、活动。以往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们坐在  相似文献   

17.
在放学时,常常能听到家长们的聊天:老师说我儿子在幼儿园吃饭很好,可到了家里却挑食,有时根本不愿意吃饭嘿,在家总是不听话,到学校就守规矩了!何为规矩?为什么要立规矩?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它会帮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立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能有序地生活、学习和游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那么,为何孩子在园能守规矩,在家就不行,成为一个两面派呢?  相似文献   

18.
“今天写字了吗?”“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了吗?”如果孩子说:“我们今天折纸了”或者说“我们今天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学校,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就在家自己花时间教孩子学习。这些父母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做算术才是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将来才有出息。这就出  相似文献   

19.
现状     
《中学生电脑》2011,(11):5-5
不满目前教育体制 不少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当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进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的时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对身边的基础教育有着诸多不满,并涉足学科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亲力亲为地做起了老师,或者让孩子进入个人办的私塾、学堂。他们的做法可行吗?  相似文献   

20.
在学期初,李老师在自己的学习计划上写着:“我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计划订好了,签上自己的名字,为了慎重起见,并加盖了自己的图章。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学校里的同仁们开始正常的学习了。一天早上,刚敲过起身铃,李老师从床上飞快的起来了,一边穿衣,一边响亮的说:“同志们,快起来学习,人不学习,还有进步吗?”老师们梳洗完毕,先后进了办公室,张主任开始读文件了。李老师一本正经的说:“遇到重要的问题,就随手记下,以便记忆!”李老师坐在墙边较黑的地方,手里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