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女子马拉松备战伦敦奥运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子马拉松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快发展,但对比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对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实力、未来发展等进行分析,明确我国该项目在最好成绩、竞技实力和综合排名等方面都处于相对滞后地位,指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健康训练程度不够等是导致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女子马拉松发展动态及我国该项目发展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科研、训练、恢复一体化的机制,提高运动员健康训练的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外交流力度等相关建议,为伦敦奥运会实现该项目的突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竞技女子马拉松发展现状及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推动该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整体实力较为薄弱,无论后备人才储备还是拔尖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不小差距,与同为亚洲的日本、巴林相比也不占优。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运动员退役过早、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竞技女子马拉松科研成果少且转化利用率低,运动员缺乏国外大赛经验,马拉松文化沉淀不足。结合世界女子马拉松强国项目背景及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如下优化策略: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延长运动生涯年限,培养复合型教练员群体以提高运动员成材率,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策略统筹推进,加强马拉松文化建设、提升赛事品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世界女子马拉松项目竞争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对世界女子马拉松项目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分析该项目的世界格局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女子马拉松项目相对集中,优势国家特征明显。29届奥运会我国在该项目的目标定位是夺取金牌。  相似文献   

4.
运用体育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对国际田坛资讯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试图从历史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角度对亚洲女子马拉松竞技项目的发展和实力进行分析。本文对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过去7届奥运会上的表现(1984-2008),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近8年在五大赛(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柏林、伦敦)中的成绩以及1979—200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进入年度世界排名前10名和2001-201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在世界年度优秀成绩(即2小时30分以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取得一些启示,为中国女子马拉松成绩水平的提升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在第23-30届共8届奥运会以及2006年以来参加历届世锦赛以及亚运会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中国田径竞技实力项目的分析,预测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竞技实力与成绩。分析表明:当前,中国田径运动项目中男、女中长距离竞走,女子投掷、马拉松跑等为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竞技实力下降,待新人崛起;女子标枪和男子跳高项目竞技实力逐步显现,为潜优势项目;中国运动员在所有的47个田径比赛项目中,还有男女100m、200m、400m、800m、3 000m障碍跑、4×400m接力跑;男子400m栏、1 500m、5 000m、10 000m、马拉松;女子100m栏,女子跳远,男子投掷类项目没有运动员进入过前8名。2015年北京世锦赛中国男子跳远、标枪、撑杆跳高、100m跑,女子100m栏,男子4×100m等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探讨田径项目状况可以促进人们对田径竞技运动整体发展状况的了解、清晰田径运动不同分项间存在的异同性,可以为田径运动的综合管理提供思路、为田径运动提供制胜策略及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运动员比赛能力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国参赛运动员竞技表现水平普遍欠佳。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参赛运动员女子比男子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我国运动员即便是正常发挥,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整体发挥水平也偏低;除了110米栏和女子马拉松外,其他项目基于我国运动员的绝对实力不足,要想获得更好的名次,必须比世界优秀运动员有更好的发挥;我国主要参赛项目发挥水平按项目排序为:短投(女子铅球)〉跨栏〉跳跃〉中跑〉长投〉公路项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女子运动项目日趋增加,诸如马拉松、举重、足球、柔道、曲棍球、冰球、越野滑雪等过去被视为女子“禁区”的项目,不仅被突破了,而且显示出女子巨大的潜在能力。在长距离游泳和马拉松等项目中,女子大有与男子匹敌的气势;即使在女子传统项目中,运动技术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这种发展势头,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女子从事体育运动的重新认识。就田径运动而言,奥运会已经增加了女子400米栏、以400米接力、500米:竞走、10000米、马拉松也将列入奥运会项目。那么目前只属于男子的链球、三级跳远、撑竿跳高、障碍赛跑等项目,能否成为女子项目,自然引起人们的关往。为了适应体育发展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获得前8名的中国运动员成绩及项目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近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均获得奖牌,男子运动员获得前8名成绩的人数和项目数量均少于女子运动员.径赛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中长距离跑竞争实力较强;田赛项目女子投掷项目成绩突出,铅球、铁饼、链球均具备冲击奖牌或金牌的实力;公路赛项目男女20km竞走竞技水平较高,女子马拉松项目发展迅速;全能赛项目有待突破.确保女子运动员成绩稳步提升与促进男子运动项目的发掘是中国田径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强后备人才贮备、提升运动员比赛能力、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是保证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个身材小巧的葡萄牙女性,她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夺得了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国际比赛的冠军头衔,她就是罗萨·莫塔。多年来,马拉松一直是男子独有的项目之一,从来没有女子参加马拉松的比赛。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勇敢先锋们,包括罗伯塔·吉伯和凯瑟琳·斯维特则尔等,就像不买票溜上车的乘客一样,偷偷地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赛,虽然她们的成绩和名次都没有得到承认,但她们毕竟开创了女子正式跑马拉松比赛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从70年代末开始,女运动员才开始真正涉足马拉松运动。从那时起,随着她们对此项目兴趣的增加,使女子马拉松项目的成绩大幅度地提高。 现代运动员的独特素质在马拉松运动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使得马拉松成为一个独特的项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92年世界最好成绩的排名前20名中,仅有三名女子选手既进入10000米的前20名,又进入了马拉松的前20名。马拉松项目既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参加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训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性较低,而与5 000 m、10 000 m和半程马拉松跑的成绩高度相关;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应加强力量训练,并高度重视高原训练,这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的训练和日益紧张的竞技比赛易造成女运动员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EAMD)。而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不仅与运动训练有关,更与女运动员的饮食摄入相关。能量摄入不足可直接影响女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损害生殖系统的功能。利用文献法就国内外学者采用饮食干预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得出饮食干预能增加女子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改善能量负平衡,其对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跆拳道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具有方法简捷,以刚制刚等特点。在实战和比赛中,由于创伤发生率高,难度及危险性较大等问题,使得许多跆拳道爱好者和运动员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阻碍了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以及参与跆拳道运动的热情。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待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的竞技状态及水平,从而促进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探析赛前紧张与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取决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in the literature, there is a dearth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confirms whether international junior success is a reliable predictor for future international senior success. Despit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junior–senior relationship, federations and coaches still tend to use junior success as a predictor for long-term senior success. A range of former investigations utilising a retrospective lens has merely focused on success that athletes attained at junior level competitions. Success that was achieved at senior-level competitions but at a junior age was relatively ignored. This study explored to what extent international senior success can be predicted based on success that athletes achieved in either international junior level competitions (i.e. junior medalists) or senior competitions at a junior age (i.e. early achievers). The sample contains 4011 international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from three combat sports (taekwondo, wrestling and boxing), who were born between 1974 and 1990 and participated in both international junior and senior-level competitions between 1990 and 2016. Gender and sport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61.4% of the junior medalists and 90.4% of the early achievers went on to win international medals at a senior age. Among the early achievers, 92.2% of the taekwondo athletes, 68.4% of the wrestling athletes and 37.9% of the boxing athletes could be reliably “predicted” to win international senior medal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pecific to the three combat sports examined, international junior success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predictor to long-term international senior success.  相似文献   

17.
王静  黄勇  王国谱 《体育科研》2009,30(3):79-82
以参加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的195名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SCL-90问卷调查,发现优秀武术运动员各项因子分值大于3的仅占2%~9%;9个因子得分优秀男运动员低于优秀女运动员(P〈0.05);C组(普通高校武术特长生)和B组(体工队退役队员)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迫切度高于A组(体工队现役队员)武术运动员。优秀武术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文化层次有关,建议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性别进行心理调整,并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双蹬技术由特殊收蹬技术与普通侧蹬技术构成,其技术关键环节包括浮腿着地技术、滑行中的双支撑、上体摆动、几个关键的关节角度及重心移动五个方面。正确掌握和运用上述技术要领是提高运动水平、突破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双蹬技术由于上体摆动较大使其更适合长距离、超长距离和马拉松比赛。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员形态特征考究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国际体育界的关注。本章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分析比较了中外男女优秀运动员形态特征的差异,发现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中,中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的形态指标与同项目中国男子优秀运动员相比,更接近或优于该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她们在专项中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优势,是形成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现象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近10年来51场世界著名马拉松赛事的竞赛成绩和同期天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海平面压和风速等单气象因子以及有效温度、风冷指数、舒适度等综合气象因素对马拉松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男、女运动员对天气状态反应不同。通过气象成绩分类进一步确定各气象因子在不同类别下对成绩影响的差异,为马拉松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