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景别选择与摄像构图始于开机前、止于停机后,贯穿于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是影视创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从光线应用到景别转换,从拍摄角度到摄像构图,无一不包含了摄像人员对于影片的理解。但是,无论是景别的选择还是构图的方法均无定法,只能因人而异。本文介绍了景别和构图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结合作者的体会粗略地对二者的运用进行了浅显的探讨。总之,景别和构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目的也是完全一致的:突出主题、提升艺术效果。所以,在进行影视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应该能够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引起更多受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李娜 《高教论坛》2014,(7):69-71
影视鉴赏具有直观性、感染性和综合性的优点,在《法制文学》课程教学中,始终以文学教学为主,以影视教学为辅,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文学素质这一核心目标,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以及实践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评判能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及创作的解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性,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让文学教学与影视教学两者有效地整合、应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创作的基础。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和形象逼真性。影视文学在创作中要突出银屏意识、动作性 ,要注意结构方法和语言的含蓄隽永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的国家交往互动过程中,一些动漫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逐渐体现。影视动漫作品所采用的绘画手段是建立在创作人员坚实的创作基础之上的,通过创作人员对绘画手法的利用展现出更加生动的作品内容,这就需要打开文化门襟,实现不同文化交流。对影视动漫设计中对于绘画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深刻了解现代影视动漫制作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界中,“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本的体裁往往和原著不同)。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总之,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具体来讲,却都和改编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传统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接着论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教学过程以项目制作为主、加强项目实践过程的评价比重,最后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吟诵是古代的读书方法,也是古人创作诗文的重要手段,当今,我们把吟诵作为一个对古诗文理解的途径。在部编教材中,优秀古诗文占到所有选篇的30%。针对部编教材的这一变化,教师若能教会学生吟诵,将吟诵注入格律诗教学,对促进格律诗乃至其他古诗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影视发展历史中,内蒙古影视创作一直以其独特的影像表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精品佳作不仅成为中国影视史上的艳丽奇葩,而且在世界影视创作领域中也享有一定的盛誉。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的影视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特别是商品化大潮的席卷之下,我区的民族影视创作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甚至困境。本文主旨在于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期为内蒙古影视艺术创作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理论思考,即:立足本土资源以小搏大;大力发展我区的影视文化产业;进一步丰富拓展我区影视文化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界,"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本的体裁往往和原著不同).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却都和改编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从创作角度看,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活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而现代影视的制作,是一种集体行为,遵循文化工业生产的法则。小说要趋附于影视,就意味着小说创作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某些特征。“趋影视体”小说是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为影视艺术而小说”,意味着小说家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营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要考虑到未来的影视改编,其深层动机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诗词文化历史的文明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策略创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发掘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有利于打造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带领学生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还要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突破古诗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漂洋过海,对美国的意象派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的意象诗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意象理论、汉英语言文字的句法特点及汉英诗歌,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之差异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 ,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从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涵义及特点 ,意境的构成与提炼及其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聪勇 《成才之路》2021,(15):128-129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短小精悍,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以诗演绎,以画配诗,以诗解诗,以声配诗,尝试作诗,让学生得其趣而领其味,科学记诵古诗词,深入理解古诗词,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诗言志、诗缘情和诗达义三个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体系框架。古代既有言志之诗,又有缘情之诗,而言志诗和缘情诗又都包蕴着思想意义,志、情、义是构成古代诗歌本体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命题显示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多元化特点,共同诠释了古代诗歌的本质属性,建构了古代诗歌本体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探索初中生古诗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为:编撰地方古诗读本,编选的古诗尽量以名家名篇为主,题材尽量涵盖本地文化特色,且语言要生动、准确、简洁;开展古诗赏读活动,包括利用咏新津的古诗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赏析咏新津古诗的讲座,引导学生探究咏新津古诗中蕴含的地方文化,让学生进行古体诗创作等。阅读活动促进了师生对地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毛泽东两位诗人,以深厚的诗学功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出代表20世纪我国最高成就的旧体诗,使萎靡不振的旧体诗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成为出水芙蓉。然而,鲁迅和毛泽东却又不谋而合地不嘛张别人写旧体诗,自己创作了旧体诗也不愿正式发表。其原因是为了维护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同时考虑到领袖的导向作用。鲁迅和毛泽东旧体诗的不同之处,则体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只有诵读背诵的主观追求,没有深度鉴赏体味的意愿.教师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设计和研究,在欣赏方法传授方面有所作为,为学生提供欣赏的动力支持.古诗词欣赏未必需要更多知识储备,从学生视角出发展开设计和引导,让学生依据现有知识展开欣赏体验,同样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成长学...  相似文献   

20.
崔兰 《海外英语》2012,(9):160-161,164
古代诗词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无论是古诗词本身还是其翻译情况,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已有很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红豆词》语篇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来剖析图形—背景理论对于古诗词理解及其翻译的作用,希望能对以后的中国古诗词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