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领巾》2006,(2):30-31
这种鸟你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在几百年前,它还摆着肥肥的屁股,“渡——渡——”地叫着,悠闲(yōu xián)地生活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事情,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渡渡鸟的祖先是会飞的。它们在海上遇到了一场风暴(fēng bào),随着木头漂流(piāo liú)到了毛里求斯岛上。1505  相似文献   

2.
陈凯 《中学科技》2010,(9):28-29
渡渡鸟一本正经地说:“涕水汤汤,沾衣湿羽,何不暂息他论,速谋干燥之道也。” 小鹰说:“请你还是说鸟语吧!我连半个字也没听懂,我相信连你自己也不懂吧。” ——《爱丽丝梦游仙境》刘易斯·卡罗尔  相似文献   

3.
非洲岛国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鸟,另一种是大颅榄树。渡渡鸟不会飞,它身体硕大,行动迟缓,大颅榄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树干挺拔,木质坚硬,木纹细致,树冠秀美。渡渡鸟喜欢在大颅榄树中生活,在渡渡鸟生活的地方,大颅榄树总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争作何解?一为作者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争解释为怎么;还有人认为争该解释为争抢,争夺。这个争到底应怎样解释?  相似文献   

5.
刘梅 《教师》2011,(12)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争"作何解?一为作者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争"解释为"怎么";还有人认为"争"该解释为"争抢,争夺".这个"争"到底应怎样解释?  相似文献   

6.
人类第一次记录下来的灭绝物种是渡渡 鸟。这种重可达9公斤的不能飞行的鸟,曾大 量生活在毛里求斯岛。15世纪被发现后,过往 船员和人们带上岛的猪都喜欢吃其鲜美的蛋。 结果从1681年起,再没有发现活着的渡渡 鸟。毛里求斯岛有一种树龄可达300年的大头 树。大头树果肉鲜美,但被1 厘米厚的硬核包着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从前,在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殊的生物——渡渡鸟和大颅榄树。大多数的鸟都会飞,但是,渡渡鸟却不会。它身体硕大,和驼鸟一般大小。它行动迟缓,样子十分丑陋。幸好,在岛上没有它的天敌,它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林中生息繁衍。大颅榄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它树干挺拔,树冠秀  相似文献   

8.
渡工与教师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自己也像老师,但比不上教师。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 “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浆,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岁月悠悠,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2)
人类第一次记录下来的灭绝物种是渡渡鸟。这种重可达9公斤的不能飞行的鸟,曾大量生活在毛里求斯岛。15世纪被发现后,过往船员和人们带上岛的猪都喜欢吃其鲜美的蛋。结果从1681年起,再没有发现活着的渡渡鸟。毛里求斯岛有一种树龄可达300年的大头树。大头树果肉鲜美,但被1  相似文献   

10.
从前,在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有两种特殊的生物——渡渡鸟和大颅榄树。  相似文献   

11.
起步习作之难,难于学生不愿写,难于学生写什么,难于学生怎么写。只要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渡"趣"、渡"米"和渡"渔"这三个难题,起步习作教学就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早上起床后听到布谷布谷的声音,我走到门前的大树下看到是一只布谷鸟。它欢快地叫着,也不知道叫些什么,这时我想到如果我精通鸟语该多好哇。如果我精通鸟语,我会和鸟对话,让鸟给我讲鸟世界的故事,让鸟给我讲动物世界的故事,让鸟给我讲天空的故事,让鸟给我讲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如果我精通鸟语,我还要和许许多多的鸟交朋友,让鸟给我讲它们去过什么地方,都有哪些景物,还有它们生活的树林里都有哪些动物,动物们分别都吃些什么食物,动物们有没有感情,天上的白云能不能放一些轻点的东西,可不可以站在白云上玩耍,像鸟一样重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1681年,毛里求斯。清晨7点,天已经大亮。然而罗德里格斯岛上的森林里却突然变得可怕的寂静,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屏住了呼吸。渡渡鸟抬起头,不远处,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死死  相似文献   

14.
小港渡者     
周容 《阅读与鉴赏》2009,(10):27-27,55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  相似文献   

15.
超现实主义对台湾诗人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拓展了他的想象空间,使他的诗更有诗性。尤其是在散文诗中,渡也以散文诗特有的诗性审美意识为出发点,结合散文诗在叙事上的特点以及庞大的诗歌意象,深层地挖掘了人的心理精神世界,对表现现实世界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超现实主义的两个主要分支是潜意识和梦境,这两个方向在渡也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借助这两个支翼,他不仅完成了对自我价值的确立,而且通过对大量死亡的书写完成了现实与梦境的融合,又在梦境和潜意识的书写中完成了梦境与现实的融合,这是渡也散文诗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渡渡这种鸟     
第一次知道渡渡这种鸟,是法文老师告诉我的。那时候正在念小学六年级,就要会考了,家里面还请了家庭教师,日日夜夜的“灌输”一种刻板方式、固定知识造的新科举观念,弄得脑子里除了空白,还是空白——这恐怕是书一念完,十多二十年下来,法文几乎完全忘掉了的理由吧?  相似文献   

17.
渡工与老师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个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是原地周旋。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相似文献   

18.
“渡导”就是过渡性导学,是承上启下的导学,是在自主学习和展示活动之间的导学。根据不同的展示活动设计不同的“渡导”,可以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为展示活动增色。实际教学时,“渡导”要做到风趣幽默、同类联系、总结示范。  相似文献   

19.
“布谷———布谷———”布谷鸟又叫了,春姑娘又回来了!布谷鸟又叫杜鹃,它是夏候鸟,每年到南方过冬,春暖花开才从南方飞回来,所以被当作春的使者。在我国有16种杜鹃鸟,最常见的有大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鸣叫时两声一顿,间隔一两秒钟,声音好像“布谷、布谷”,响亮的叫声能传出一两公里,所以又叫“布谷鸟”。四声杜鹃的叫声则是4声一顿,有人说这声音像“快快割麦”,也有人说像“光棍好过”,许多黑龙江人干脆称这种鸟为“光棍好过”。杜鹃鸟体形瘦长,外形有点像小鹰,但嘴上没有钩。它的爪子和小鸡、小鸟不一样。小鸡、小鸟…  相似文献   

20.
彭庆霞 《文教资料》2008,(17):49-50
虽然关于古代渡来人文化的研究在二战后才系统展开,但却丝毫不影响渡来人在日本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大陆的稻作文化的传入对于日本文化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大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渡来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