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璐 《今日科苑》2010,(16):209-209
传统的历史教学形成了“教师重灌输,学生重背记”的“时间加汗水”式的题海战术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大胆质疑、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科渗透三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宋璐 《金秋科苑》2010,(16):209-209
传统的历史教学形成了“教师重灌输,学生重背记”的“时间加汗水”式的题海战术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大胆质疑、丰富教学模式、增强学科渗透三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题。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内化的过程,如果不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育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二、教师适时引导,促进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三、变换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成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9)
目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而说到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竞争,都是对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又离不开教师!所以,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人生观、教学观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就需要积极探索,加上采用灵活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快乐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这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育活动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建的教程,并将"质疑·想象·探索·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我发展,找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韩晓霖 《科教文汇》2011,(6):162-163
计算机基础教学逐渐告别常规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计算机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要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入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如自信心、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4)
在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职舞蹈教学来说,也应该及时革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的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大胆想象和创作,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更好地展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具体来说,高职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激发兴趣、尊重个性化、遵循教学规律、适度性等原则,可以采用模仿、表演、创新的"三步法"教学模式,注重运用"异舞求同,同舞求异"进行教学,还要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确保良好教学效果。笔者主要围绕高职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关教学原则和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速写课中“主体式”教学模式是在速写课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独创性,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主要就“主体式教学模式”在速写课教学中的正确运用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究。它对于搞好速写课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惠敏 《内江科技》2006,27(9):153-153
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丁艳辉 《科技风》2011,(11):213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的方法,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12.
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古今中外,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的灵感来源于"疑问"和"质疑",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应该成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该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姬发升 《科教文汇》2011,(35):78-79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激励质疑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翠 《知识窗》2015,(3):87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方法,它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把它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目的的主线.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正是适应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阅读是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中,作为探究式阅读主体的学生,要处理好与文本、成员及教师三者的关系,才能达到阅读效果,擦出智慧火花。本文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阅读的一些做法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于国 《科教文汇》2009,(18):177-177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设疑,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放飞思维。所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从质疑开始。我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从"揭示课题时质疑,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整体感知时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细读体悟时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总结时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四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质疑,以疑促思,使学生在质疑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尤其是在新课改大力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下,克服多数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设疑,学生被动做答的现状;尽力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多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只需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才能提出问题、并能提出新颖独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就成为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