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非智力因素在人成才路上起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重视和研究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之与智力因素的开发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结合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就不可能取得较好成绩。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谈自己所采取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却忽略了一个人的兴趣、意志、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却忽略了一个人的兴趣、意志、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于娜 《今日科苑》2020,(5):46-51
在创业教育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实施质量。在传统教育思维中,教育者往往过于看重大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而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本文立足于研究非智力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积极探究其作用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子女或学生能够成才,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专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育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邓军平 《科教文汇》2009,(5):188-188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结果,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刨造知识过程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受到不利的影响。面对21世纪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朱美玲 《知识窗》2014,(4):24-24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素质等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并无太大差别,导致学生分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差异。所以,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坚定学生的学习意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洪航 《科教文汇》2012,(6):59-59,98
新课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但传统教学比较注重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兴趣、动机、情感、习惯、意志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仅仅依靠智力因素的作用是不够的,我们对学生教学中培养知识与技能,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16.
祝允申 《今日科苑》2006,(5):I0002-I0002
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影响活动效率的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说,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组成。具体内容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审美教育入手优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坦 《科教文汇》2008,(5):112-112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从审美教育入手优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的。孟子说,“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是以积极的勤奋的坚韧的方式去干,还是以消极的懒惰的畏却的方式去干。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协调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