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诊治易复发的特点,溃疡愈合质量概念的提出,对预防溃疡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检索综述近十年来中医药对溃疡愈合质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以后研究中医药防治溃疡复发,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3,(8):32-33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mnp inhibitor,以下简称为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的目的。但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通常称为溃疡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尽管当今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可较好地促进溃疡面尽快愈合,并且可以使复发率明显降低,在疼痛缓解,溃疡面愈合后的半年至一年内是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一期间病人不能总依靠药物维持,饮食的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普布卓玛 《西藏科技》2014,(2):53-53,60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农牧民患者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272例拉萨农牧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结果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为主,不同年龄组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部位不同,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中老年组以胃溃疡为主。结论高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饮食的特点,消化性溃疡的表现有其特异性,护理人员应根据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更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田颖  刘珍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195-195,207
消化性溃疡(PU)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造成的溃疡。近年来对PU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更是PU发病机制认识上的革命,对PU的治疗起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就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晚期表现,溃疡常年不愈或愈后复发,是顽固疾病之一。近年来,治疗方法日新月异,现本文对其进行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这一疾病属于世界性医学难题,因此必须坚持持久战思想来诊断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基于此,主要从消化性溃疡这种疾病发生的成因、在临床上的表现、检查和治疗等方面加以研究,以期对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方法为了了解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特征,分析了西藏地区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400例的性别、年龄及年龄分布、每月检出率、季度检出率及近5年的年检出率,并分析了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率。结果溃疡病的平均年龄为34.43±12.22岁,其中DU、GU和CU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2.68±11.13岁、36.64±12.88岁和37.51±12.96岁;溃疡病男女之比为5.7∶1,其中DU、GU和CU男女之比分别为6.2∶1、5∶1和5.7∶1;溃疡的检出率以12月份最高,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仅DU的检出率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资料还显示近5年来溃疡病的年检出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率为75.5%(302/400),其中男性阳性率72.9%(248/340),女性阳性率73.3%(44/60),男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高原地区清疡病发病年龄较内地年轻,DU的检出率以第四季度最高,穿孔的发生率高原地区明显高于内地。  相似文献   

9.
梁岚岚 《大众科技》2021,23(7):77-80
由于当前人们生活结构、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改变,导致相关消化性溃疡病症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发,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受遗传、环境、饮食、药物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饮食护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关联,分期饮食护理是消化性溃疡最为重要的护理措施,其意义在于提出了分期的概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病况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将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具体形成原因,以及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提升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的应用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是一种有新型药理作用的酸分泌抑制药,系通过选择性、非竞争性的抑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K+ATP酶而产生强烈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本药自1973年问世以来,临床已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卓-埃二氏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本品人体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血小板计数(PLT),Child-pugh分级,血清总蛋白(STP),总胆汁酸,是否存在HP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组和肝硬化非消化性溃疡组。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部分农牧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3年来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208例农牧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高原地区部分农牧民中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在中青年患者中消化性溃疡是最主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在老年患者中胃癌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扭转手术方法选择和技巧、要点以及手术并发症防止等。方法对2011~2014年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肠扭转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03例治愈95例占92.2%,术后肠瘘1例,其他并发症37.8%,病死率7.8%,术后随访一年内无扭转复发者。结论加强术前诊断,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单纯扭转或绞窄早期得到手术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从麦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数年或一年发病一次,或一个月发病一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串皮病、臭皮病,是对我国苹果产区危害较重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对我国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是由一种弱寄生真菌引发的树皮溃疡病,可分为弥散性溃疡、多年性溃疡和一年性溃疡三种。但多表现为多年性溃疡,即溃疡随着苹果树的生长和季节的变化而逐渐扩大,这有可能是苹果树的立地条件不好或者遭受严重冻害造成的。为了使果农减少对苹果腐烂病的担忧,减少损失,本文在此对苹果树腐烂病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4年2月~1998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70例,均经胃镜或X线钦餐造影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即治疗组和法莫替丁组也即对照组。治疗组85例,男5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主要探讨藏西医结合来治疗人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1号至2015年12月30期间,对于比较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人数30为例,其中对于对照组(单纯西医组)15例给予单纯的西药: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三联用药,对于另外的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15例在对照组一的基础上给予藏药口服,藏药口服治疗的方法是凌晨常觉和芒觉交替服2克,在中午,二十五味大汤丸2克口服,服2周,在治疗期间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对他们的各种征象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组),两组治疗组均能改善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如:胃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上腹部不适等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时发现治疗组(藏西医结合组)中8例胃溃疡有7例愈合,7例十二脂肠溃疡,6例全部愈合,愈合率86%。对照组(单纯西医组)中8例胃溃疡有6例愈合,7例十二脂肠溃疡,6例全部愈合,愈合率80%。结论藏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杨淼 《科学生活》2024,(4):14-15
<正>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主要寄居在人类胃部的黏膜层中。这种细菌通常通过口腔-胃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表现为胃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但一些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增加了慢性疾病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前研制出了一种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的新型药物.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脑癌、膀胱癌、肝癌等多种癌症都有疗效。此外前期研究表明,该药物还可用于治疗血癌(白血病)。研究人员表示.若能及早使用.该药物甚至可以完全治愈恶性肿瘤疾病.且副作用极小。目前这种药物仅在小白鼠身上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希望能在两年内开始临床试验。据悉,新型药物的效力集中于一种大量存在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四联;埃索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与传统标准三联;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法根除HP的疗效。方法是将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且HP检查阳性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择埃索美拉唑20mg、果胶铋100mg、阿莫西林1.0g、呋喃唑酮0.1g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均每日bid口服。两组患者均在停药四周后复查HP判断根除率。结论四联10-14天疗法在根除HP疗效上明显优于标准三联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