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范钧  聂津君 《科研管理》2016,37(1):119-127
构建了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知识共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对浙江省内样本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顾客在线互动的信息导向和任务导向互动,对外向型、内向型知识共创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导向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向型和内向型知识共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管理能力的动态结构入手,分析了技术管理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关系,并利用102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能力能够直接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也能够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技术管理能力的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同等重要;在不同作用路径上,技术管理能力要素的作用会产生差异。在此基础上识别了技术管理能力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主导路径,并构建了作用路径模型。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企业关系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企业关系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以国内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纵向关系能力对新产品质量与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对新产品开发成本与开发周期有负向影响.横向关系能力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影响,对新产品开发成本、新产品开发周期有负向显著影响,对新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企业利用外部关系资源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高度密集的知识创造过程,顾客互动不仅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的新创意和新想法,并在新产品上市前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对珠三角157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顾客互动能够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在顾客互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共创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4个典型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案例内分析与案例间分析,探索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12个理论命题: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和知识共创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各维度对内向型知识共创和外向型知识共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顾客专业能力越强,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对外向型知识共创的正向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日益成为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遵循"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收集281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动态能力3个维度对探索式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会感知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著;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双元创新平衡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双元创新在机会利用能力、整合重构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感知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结构、创新气氛与时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基绩效反映企业在基于时间竞争环境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组织结构、组织创新气氛对时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研究框架,构建结构方程,并以我国汽车行业16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扁平化和无边界化的组织结构、创新气氛对时基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结构和创新气氛通过作用于时基绩效对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虽然大量研究都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目前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151组CEO-人力资源经理配对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Resource-based View),研究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创业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正向调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创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实践上对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对外部知识的有效整合、增强吸收能力将有利于组织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促进自有知识的形成,从而构建起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117家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4)吸收能力与合作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该结果对于正确理解企业吸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整合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企业开放式创新中营销与技术两类关键资源及其交互效应对新产品开发风险与市场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115家制造业开放式创新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发现:营销资源对新产品开发风险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边际递减的影响;技术资源对新产品开发风险有负向边际递减的影响,而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有正向边际递减的影响;营销资源与技术资源的交互效应对新产品开发风险存在负向边际递减的影响,但对新产品市场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企业开放式创新资源管理理论、促进新产品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营销-制造整合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本文构建了新产品开发四个基本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基于中国214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新产品开发早期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后续阶段的整合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分析、技术开发与产品测试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开发成本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分析和产品测试阶段的营销-制造整合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成本与新产品开发速度均对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何小洲  熊娟 《软科学》2012,26(5):20-26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过程变量,提出了市场导向、创造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和4个研究假设,并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顾客导向与协作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效用性),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新奇性);创造力(效用性)较创造力(新奇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将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中介影响变量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3.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但缺乏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研究。采用中国汽车产业534家企业的专利数据和新产品数据,将技术多元化划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研究技术多元化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一致性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一致性在相关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外部组织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及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而对于组织问共同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678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结合中国经济区域的分类,实证检验了总样本和分区域样本税收优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以及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营商环境在税收优惠影响创新绩效的直接路径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中介效应的前、后半路径中均起正向的调节作用;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与总样本企业的分析一致,而中部地区企业税收优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企业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和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企业知识惯性、知识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的165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经验惯性不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效果,而且还分别通过外部知识整合以及内部知识整合两个中间变量分别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效果;(2)企业程序惯性和资讯惯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程序惯性会通过外部及内部知识整合,仍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资讯惯性也会通过外部知识整合,负面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3)知识整合包括外部知识整合和内部知识整合,均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国内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内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产品创新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内制造企业而言,跨职能信息分享与跨职能共同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都有正向影响,而跨职能关系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产品创新程度对跨职能信息分享、关系协调、共同参与及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伟伟  邓强  于渤 《科学学研究》2010,28(3):429-435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管理的对技术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对151家企业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技术能力各要素均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人员能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能力,再次是信息能力,设备能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同时发现技术管理对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组织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和市场知识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驱动机制,并探索了产品创新性在上述驱动机制间的影响差异。基于对中国15个省12个高新技术行业的196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发现顾客导向和市场知识对新产品竞争优势及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向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会受到产品创新性的调节效应影响。当企业开发渐进性创新产品时,顾客导向对市场知识广度以及市场知识对新产品竞争优势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此时企业应推行低成本竞争战略。当企业开发突破性创新产品时,顾客导向对市场知识深度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此时企业应推行差异化竞争战略,而竞争者导向对新产品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仅对渐进性创新产品开发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构建了资源拼凑、团队即兴与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广州地区133家初创企业研发团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资源新目的重组不但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而且还分别通过研发团队的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两个中间变量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2)资源将就使用和资源就地取材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资源将就使用仍然会通过研发团队行为即兴,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而研发团队资源就地取材也会通过团队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正向影响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3)研发团队的团队即兴包括认知即兴和行为即兴,均对初创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