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庄晨  邢博 《未来与发展》2014,(6):86-89,74
P2P 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我国P2P 网络借贷的主要运作模式,分析了P2P 平台的资金来源与投向结构,揭示了我国发展P2P 网络借贷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政策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秦成德 《现代情报》2015,35(1):11-14,37
互联网金融P2P(Person-to-Person)模式的兴起解决了小额融资的困境,繁荣了我国信贷市场.由于依托于网络,与现有民间借款不同的是其非常地透明化,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借贷双方的信息,加之针对的是中低收入以及创业人群,并且其有相当大的公益性质,所以该模式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P2P网络借贷个人信用信息体系的缺陷导致的信用风险突出,P2P网络借贷的客户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纯平台模式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贷款人、借款人3方博弈模型,分析与P2P网络借贷平台审核通过借款申请、贷款人出借资金以及借款人还清欠款的决策相关的因素,并对我国纯平台模式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贷款人及借款人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平台审核通过借款申请的可能性与平台收取的借款手续费正相关,与发生欠款时平台的声誉损失负相关;贷款人出借资金的可能性与借款利息正相关,与贷款人投资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以及借款本金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聂星 《科技广场》2014,(8):182-186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互联网金融P2P借贷发展的概念,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最近的发展状况及其带来的各种法律风险。然后运用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理论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提出一系列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金融创新迅猛发展,P2P(Peer to Peer Lending)网络借贷行业面临巨大的机会与挑战。通过分析我国网络借贷核心价值网络结构,并基于放贷人制度与信息协同共享机制,构建放贷人、借款人、运营商、金融机构四方(4C,Four Parties Cooperation Winner)协同共赢的公共信息平台构架体系,总结凝练出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P2P网络借贷4C协同共赢运营模式,为促进我国P2P网络借贷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庄雷  赵成国 《软科学》2017,(7):20-23
构建行业选择影响借款人融资状况的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上行业声誉对借款人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程度.利用P2P网络借贷——"人人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利率水平两个角度检验网络借贷过程中借款人所在的行业属性对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程度,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网络借贷融资中对借款人选择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偏向,说明借贷市场存在行业信号传递作用,并进一步估算各行业的声誉价值,以提高网络借贷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8,(3):123-127
通过将信息验证机制加入信息不对称下的双边借贷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信息验证机制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意义。利用"网贷之家"的行业评级数据,对P2P网贷平台的信息验证与借贷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信息的公开与验证能有效促进P2P网贷平台交易量的提升与人气的聚集。但与预期相悖的是,高水平的流动性未能有效促进平台成交量与人气的提升,反倒是高杠杆水平对于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网贷行业"去担保化"所带来的出借者损失问题,本文将P2P网络借贷的研究视角扩展到违约后还款阶段,探究了违约者还款的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借贷可得性因素及违约者类型对于违约追偿处理的影响路径及机制,进而以纯中介平台拍拍贷2007年至2014年的违约黑名单为样本,基于时序性数据和Logit模型就借贷可得性因素和违约者类型对借款者违约后还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属性与借贷数据都显著影响还款,其中男性、收入来源和借款金额正向显著影响,借贷可得性因素部分对违约后还款的影响被部分证明;(2)在追偿阶段财务类指标判别效果优于信用认证,说明面临财务困境的违约者更易还款;(3)违约者类型对追偿路径具有重要影响,违约者可根据是否具有还款意愿被分为"策略型"和"财务型"两类,财务能力是影响财务型违约者还款的关键因素,而信息认证产生的交流渠道则是对策略型违约者追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微金融的发展趋势:网络借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的出现,人们逐步将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务结合起来,随之P2P网络借贷的概念浮出水面,但它作为一个新鲜的事物被人们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针对目前国内主要经济政策,央行屡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也对个人贷款产生了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借贷的发展。网络借贷成为热点问题,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症结所在,借此促进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P2P技术的兴起,基于P2P思想的知识交流也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基于P2P技术的非正式知识交换方案,使得学习和交流能够在网上随时发生。本文根据P2P才主术特点,采用基于P2P的分布式图书服务系统结构结构,解决了服务器自身资源的限制,合理使用用户计算机空闲的资源提供部分服务,使得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更能满足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众多P2P网络借贷行业不断向众多领域拓展业务,于是,网络借贷行业和各种借贷方式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很多用户群的追捧。网络借贷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隐患,款项流向无监管,存在较大风险、进入门槛低,贷款过程过于简单、行业缺乏自律,借贷平台良莠不齐等。因此,文章旨在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P2P网络借贷行业业务进行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风险进行分析,并给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的搜索算法是P2P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P2P网络搜索算法定义和研究意义的介绍,让读者概略地了解此种搜索算法;并且通过对其分类,展示了其发展的过程;最后,通过典型P2P搜索算法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其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P4P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通过像PPLIVE、Emule、BitComet等网络应用软件了解了P2P技术。这些P2P应用给网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乐趣和便利。但随着P2P应用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由P2P引发的很多争论也从来没有平息过,其核心就是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相关应用往往不可控制,既占用了运营商的有限网络资源,也不符合传统通信的运营模式。面对这些问题,最近一种新的技术被提出,P4P全称"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即增加P2P客户端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通信与合作,降低骨干网络传输压力和运营成本,并提高改良的P2P文件传输的性能。与P2P随机挑选Pee(r对等机)不同,P4P协议可以协调网络拓扑数据,能够有效选择Peer,从而提高网络路由效率。对目前P2P存在的问题以及P4P的相关内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P2P技术在最近几年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实现了较多得应用,如何在P2P网络中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设计盈利模式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P2P业务的不断增加,造成了网络带宽的巨大消耗,甚至引起网络拥塞,降低其它业务的性能,造成了巨大的IT资源浪费。通过并不安全的网络环境获得的应用程序和P2P协议,可能使得病毒和恶意代码得以躲过安全审查潜入企业内部网络。通过一种P2P流量控制模型,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P2P技术和应用是日前Internet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P2P让人们通过互联网自接交互,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高效、有接共享和交互,随着P2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2P技术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流量监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P2P应用。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使得网络变得越来越拥塞。本文在分析了与P2P安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详细介绍P2P流量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中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P技术为信息服务和访问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不仅信息量急速增加 ,信息的发布变得更简单、多样 ,而且使信息的深度检索变得更加可行。分析了P2P网络中信息服务的相关问题 ,给出使用P2P网络信息服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     
P2P技术在《财富》杂志中被誉为将改变因特网的四大新技术之一。文章以P2P网络的三大体系为轴简单而精要地向大家介绍了P2P技术的概念、分类、产生背景、实际应用、核心技术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热点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服务器的不堪重负和分布在网络中的闲置资源促使了一种新的网络范例即对等计算(Peer-to-Peer,简称P2P)的出现。介绍了P2P的3种类型,提出了基于根服务器的P2P搜索算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