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曾素萍 《声屏世界》2003,(12):37-38
在电视传媒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栏目化阶段的今天,一档栏目的成功与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的个性,对现场的驾驭,切中要点的提问,画龙点睛式的评说,都是吸引观众目光的关键。也就是说,主持人在节目中“怎么说”和“说什么”,直接关系到电视机遥控器的点击频率和眼球的停留时间,影响着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主持人的“怎么说”“怎么说”是主持人与节目参与者及受众进行交流的直观表现形式。常听人说,某某台的节目不如某某台的好看。究其原因,主持人的“怎么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主持人在镜…  相似文献   

2.
强可鉴 《视听界》2012,(4):118-119
综艺节目主持人为了迎合节目和观众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的表演元素结合到主持的风格中,发挥出喜剧化的感染效果。主持人的表演艺术是通过主持人的演唱、演奏、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渲染情感,喜剧化地表现生活的艺术。主持人的表演元素适度使用,可以为节目增添色彩、增加乐趣。近年来,很多影视演员加盟主持人行列,将其表演经验和主持艺术巧妙结合,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综艺节目主持人和影视演员在主持和表演的过程中,在运用表演元素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通之处,但在本质上又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谭锐 《记者摇篮》2005,(6):39-39,41
近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整个社会最风光的职业之一。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明星,除了影星、歌星和球星外.又增加了一星——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随着电视强势传播地位的确立和拓展,这些明星主持人也越来越耀眼。人们喜爱这些明星主持人.当然更关注他们所主持的节目。然而,这些明星主持人大多出自中央电视台或省级电视台的.而城市电视台却难觅踪影。那么,城市电视台如何打造明星主持人.这是一个迫切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播音主持界的研究和讨论,一直都比较注重主持人在业务领域的钻研和提升。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与社会、与市场的不断接轨,主持人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压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困惑和焦虑也越来越多,所以认真的去关注和关切主持人自身的心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主持人对于自身的看法和定位,决定了主持人如何正确的对待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模式,也会直接影响主持人职业生涯的宽度和广度。那么主持人到底存在着哪  相似文献   

5.
付开利 《东南传播》2010,(3):135-136
"自我披露"是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技巧,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而言,也同样可以借鉴。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主持人适当地运用自我披露,可迅速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增进听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提升主持人亲切形象、增强主持人说理的可信度。广播节目主持人熟练掌握并运用自我披露,将有助于主持技巧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侯晓达 《记者摇篮》2012,(10):48-49
当前各种形式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给广播电视宣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既有记者、编辑客串主持人主持专题节目,也有广播电视系统外的演员、知名人士来到话筒荧屏前主持各种节目。近十年来,无论是电视还是广播,大量的新闻节目都在朝着主持人节目的方向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主持人节目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也给播音员带来探讨这一形势的新课题。因此,播音员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要求,所以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型就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持人与“大板块”节目,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周无忌曾在1988年6月全国“广播电台台长、主持人研习班”上谈了他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见解。他说,在广播节目中采用主持人形式,实践证明,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8.
刘征 《视听界》2006,(1):96-97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界的一个新鲜名词。在“出镜记者”出现以前,媒体发布新闻主要是以“编者”的身份,通过演播室主持人的口播、编前、编后以及记者做成的节目来完成的。随着新闻报道渐渐回归新闻的本体,主持人平民化倾向的出现,一批记者手持话筒站到了镜头前,一批主持人走  相似文献   

9.
肖霞 《新闻传播》2007,(12):56-57
在广播中,很多主持人节目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其实主持人都是在照稿念,但不论主持人达到怎样熟练的程度、做得多么天衣无缝,毕竟那是一种在“假“状态下产生出的“真“,与虽有缺陷虽不完美但却绝对真实绝对自然(没稿就是没稿,念稿也让人知道是在念稿)的播音主持不是一回事。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主持人经常坐在提示器前,看着字幕说话,尽管时常用头部和身体的移动掩盖眼睛的“专注“,却很难不给观众留下僵化、言不由衷的印象。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很多节目主持人说了半天受众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管他怎么说,声音就是进不到心里,即使听明白了意思,也总感觉不是主持人在说话,而是他背后有个人在通过他(她1向你说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在我国逐渐兴起,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节目主持人也受到广泛的关注。节目中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与听(观)众交流互动,这缩短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传播效果,为广播电视节目走近群众、吸引受众技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胡涛 《声屏世界》2007,(8):42-43
在“记者型主持人”这一词语中,“主持人”是中心词,“记者型”是定语,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是能高度融入节目报道意识,以采访、主持见长,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如今,电视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一些既具有一般主持人的特征,形象佳、声音标准又具有记者采编能力的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便产生了。中央电视台的柴静、王志等都是很好的记者型主持人。就记者型主持人发展的阶段来说,第一阶段是从《东方时空》开始的记者型主持人代替播音员  相似文献   

13.
张群 《声屏世界》2003,(10):36-36
广播直播节目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以大板块、大容量、大时段全程直播的全新面貌,一改以往沉闷、呆板的老面孔,给当时处于低谷的广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主持人和主持人中心制的出现,突破了广播的固有模式,促进了广播节目的一系列改革,主持人中心制成了节目改革的突破口。主持人中心制出现之前,由于传统的内部分工已不能适应多元的节目样式,编辑选稿编稿,记者采访,主持人播讲,整个节目缺乏整体统筹,导致了节目之间的脱节。主持人往往只是起了播音员的作用。主持人中心制出现后,彻底打破了编采播控机械分工的局限,确保了主持人的主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受众素养的逐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主持人的“自我”与“非我”在节目中的作用直接影响一档节目的好坏。一档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好的创意、构思、结构,而且有一位合适的、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难发现,近年来,一些收视(听)率高的广播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是与主持人的魅力和能力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纷纷就播音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一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类、专题类节目主持人如雨后春笋,队伍不可谓不大,节目不可谓不多。但只有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消息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才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真正趋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电视台的主持人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好的主持人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在日常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大多是正襟危坐,同时主持人又是各自散落在不同的栏目之中,观众在日常节目中看到的只是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职业特点,人们不仅关注他们对自身节目的主持,更有兴趣了解一个多侧面、立体化的主持人。针对观众的这种心理,电视台通过一个晚会.搭建一个主持人集体展示亮相的平台,思路是极富吸引力的。其优势有以下几点:其一,城市电视的很大的优势是地域优势,其节目的贴近性,与观众的近距离感,使其主持人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其二,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在主持人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播电视宣传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主持人节目,由于主持人自身的原因,影响了传播效果,出现了许多问题,概括起来有“造作虚饰、言不达意、语病频出、错字不断、词汇贫乏、过分随意、游离主题、滥用口语、胡吹乱侃、油嘴滑舌等”方面……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因素中,笔者认为,主持人缺乏强烈的“角色意识”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谈谈节目主持人的“记者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主持人有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即:最高层次,集采编播乃至策划于一体的主导型节目主持人:中等层次,集编播合一的参与型节目主持人;初等层次,单纯主播的单一型节目主持人。这种划分实际上就是以主持人在节目中是否参与,参与程度,是否拥有“记者素质”来划分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记者素质”就是对节目的策划能力以及采编的能力。一、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广播电视媒体决定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是传者与受者的  相似文献   

19.
舒影 《新闻实践》2005,(6):42-42
一、具有品牌“符号”的电视“明星主持人”电视主持人是电视台自己制造的“明星”,电视因主持人而吸引着观众,主持人也因电视而名扬四海。主持人往往又是和节目、栏目联在一起,相互依存。因此,电视媒体“明星主持人现象”已受到业界越来越大的关注。两年多之前,崔永元因长期失眠不得不抱病休养,引起了媒体的许多关注和猜测。《实话实说》新的主持人虽然也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20.
聂绛雯 《新闻爱好者》2010,(10):107-108
主持人评论是新闻评论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怎样才能吸引住"遥控器时代"观众的眼球,本文从善于运用故事化、画面细节、个性化等方面详尽地论述了主持人在评论中的说理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