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全体小学语文教师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我们新课改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从教多年来的经验,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工具型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保证。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积累,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顾逊明 《文教资料》2008,(33):115-116
当今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养,本文指出,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并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课程目标取向的内涵——语素养的培养,自始至终要在话语实践中进行,并要通过合意的知识—合用的能力—自主的发展这样一个整合过程才能完成。话语实践的材料,应构成通往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完整图式。  相似文献   

5.
认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语文教师应有知识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必须立足于“语”,要重视人文性。多元不等于无元,尊重不能盲从。加强语文实践并不能排除“讲”。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因学习内容、特点而异。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语文高考比喻为一台设计精密的仪器的话 ,那么 ,使得这台仪器运转的硬件就是基础知识 ,软件则是文化素质 ,二者不可偏废。从近年来的高考情况看 ,哪位考生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他就占领了考场的“制高点”。只是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 ,我们太强调基础知识而忽视了素质的培养 ,这对考生的今后发展、对语文教学的长效而言 ,都是灾难性的。可以这样说 ,“知识 +素养”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也是高考的迫切要求。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高考选材 :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语文高考已经把他的视角转向了富有文化内涵、富有人文意蕴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写作知识,除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培养须加强之外,知识素养贫弱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写作需要建立“T”式知识结构,特别要注意“横移”,即广泛开展多方面的“交叉”,“联网”,实行各条”材源”通道的辐射,渗透,使“摄取”不断地处于开放式的动态之中。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是对旧大纲的一次大变革,但在知识体系和知识观上,新课标却语焉不详。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新的知识观,构建实用的有利于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赵平 《甘肃教育》2009,(17):60-60
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落实好素质教育,首要任务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整个教材体系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健 《语文知识》2004,(4):16-17
《语学习》2002年第6期所刊张敦业老师的《语言的流行、流变与流弊》一认为当下校园流行的“酷毙了”“帅呆了”“哇噻”“恶心”“白痴”“变态”“有没有搞错”之类的语言是“语言的垃圾和病毒”,“不是语言的正向‘流变’,乃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又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并从阅读、研究、创新、奉献、养心五方面介绍了语文教师素养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语文知识的界说,是在新的知识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次全新的诠释与重构,这在语文设科的百年历史中,应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知识变革,它不仅重构与确立了科学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也相应带动和引导着语文学科教学与语文学习的理念变革,从而彰显出一种全新的学科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是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和凭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在课程改革中不仅不能贬低语文知识传授的作用和价值,而且应该在加强和改革知识传授上下大功夫.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语文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低层次上,缺乏对"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把"教育"浅化为、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语文知识的概念仍停留在过去的静态知识范畴里,一提语文知识人们的头脑中立即就是"字、词、句、篇"这些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场上来回奔跑的超龄运动员,而对语文知识的攻击也停留在对这些陈旧的语文知识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改革,推进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教育师范专科学生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的语文专业素养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经调查:他们具备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的专业知识,欠缺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这源于他们对自我角色定位有深刻关系,应引起这类学校教师和管理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傅丹萍 《现代语文》2007,(12):114-115
钟启泉先生指出:"我国80年代以来对‘应试教育’、‘应试学力’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学校知识’的批判"。①而对"学校知识"的批判,实质上是驱除这一种的"学校知识"而呼唤另一种的"学校知识"的举动。对语文教育的种种讨论乃至争辩,本质的问题就是"什么知识最有  相似文献   

18.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平时聚沙成塔般积累的。许多学生苦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琐碎和语文素养的无形,早就望而却步。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被赋予以下任务: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文言文的意义,远不仅仅是读通一篇课文。被忽视的文化知识可以大致分别划归为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历史地理文学、民风民俗几大类。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知识、能力,而且包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随着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语言也是学思想,学语文也是学做人。一、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