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督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基督教的诞生是同步的。“赎罪”可视为基督教文化的 第一原型。它在欧美文学中呈现出一种现实化与历史化的双重作用。霍桑的《红字>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对这一文化原型所做的两种不同方式的解读——移位阐释和演化阐释。从中不难看出,历史精神与作家个人风格的紧密交融。  相似文献   

2.
原型有文化心理的和认知心理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意象,后者则强调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均与文化相关。文章试图从原型与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知关系、以及文化定势对原型的影响,阐释认知中的文化渗透,进而揭示原型和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形成的两大模式———认知模式和文化模式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原型”这一概念经荣格阐释后 ,具有了在人文学科上的广泛的适用性。根据他的论述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给“原型”定义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 ,是种族心灵的记忆和文化的遗留。它既在一个民族内心深处传承相袭 ,又以模式在一个民族文化中不断反复再现。“荣格说 ,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过程等等。”母题 ,“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 ,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 ,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的线索。”它能够从各个具体的作品中分解出来 ,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 ,变为一个新的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 ,那…  相似文献   

4.
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阐释了"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将人类文化中的"自我造型"模式用文本阐释的方式揭示出来.这是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格林布拉特理论阐发的重要出发点.在格林布拉特看来,"自我造型"潜在力量既来自于种种外在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制与颠覆,又来自于内在的心理与知识结构的呼应与感化,是一种多重复杂的、充满种种社会力量的富有张力的过程.文本阐释更是一次"自我造型"的复杂理论旅程.既然文化是一个互文结构的整体,"自我造型"在互文性的人类文化结构中就是一种文本观念的流动.  相似文献   

5.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基础,范畴化过程中既形成原型范畴又形成文化定势。因此人类对意义的认知与原型、定势都有关。原型被称为是一类事物中的“最佳样板”,是人类对意义认知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有助于我们对意义的认知范畴化。而文化定势是人类思想范畴化的一种复杂形式,它局限于特定社会中的人群,使他们对意义的认知在主观上产生固化。如果用认知的观点审慎地看待范畴,就会发现原型是人的思想表现的认知参照点。所以对不同语言社团的人来说,同一范畴中意义的认知可能会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6.
原型批评理论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典范,既对旧有的模式进行突破,又对各项理论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以"向后站"为理论视角既可以对作品进行"远观"式研究,从而把握其宏观性,又可以对作家作品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系统分析;既可纵观原型批评的实用性、启发性、局限性,又可凭借此窗口来窥探其前景与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7.
线的意蕴     
美术作品中许多是以线的形式完成的.线的构成使得画面更为简洁、干净又不失丰富、多变,散发着无尽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张力.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性格,线的组合使得作品内容更为丰富、多变,也更具可观性.中外美术家们对线的研究又有着不同的见解,中国绘画中的线,多注重"意",而西方美术多注重"形",现代的线条更多地显现出一种文化状态和时代特色,它就像一个永远延出不尽的精灵,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苦雨》是诗人朱英诞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诗歌,集中反映了他在时代重压和文化夹缝中艰难前行的孤苦与困惑.诗歌运用了独特的对话体式,将多变的自由句式和齐整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象组合和建立在中西文化之上的现代审美意识.从与自我、音乐、古典对话这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内容、结构、意象、思想作一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原型重释——对当下原型定义的一点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近20年关于原型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原型批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荣格理论本身,并且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原型批评因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因而也不能将二简单的等同,基于此,重新梳理荣格的原型思想就成为一种必要。荣格对原型的阐释,不是确定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对原型的每一次思考,将原型看作一个系统,来审视它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最后指出这种理解对中国艺理论的理论层面的启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作家既以学者身份对中外神话进行译介、研究,重返文化源头,为现代民族国家成长寻找动力;同时又取材神话进行文学创作。神话资源经过现代性阐释与创造,获得了生长,在母题与原型的变异中融入了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完成了对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现代作家的神话重述,体现了时代语境规约下的不同话语的纠结与冲突;此外也曾注意到神话的艺术审美性。现代作家的神话研究与重述显示出了较宽广的视界,但也体现出某种"偏至"。  相似文献   

11.
"原型"概念自出现以后被广泛用于神学、宗教、哲学、心理学和文学等领域的研究.随着不同学者对原型概念的具体阐释,不仅使原型的能指统一化,所指得到多次延展,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还清楚地显示了原型能指与所指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正是在分外关注人际、人事这一传统特色上,隐逸文化与先秦诸子文化契合一致.而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宽泛意义上的隐逸文化,自始起即表现为对现实人事的关注,至先秦时期,诸子纷纷讨论、总结了隐逸文化中的这一人事人生内容,并在此点上呈现为不同的面貌和形态.由此意义上讲,它既表现了诸子(即士)文化对隐逸文化的广泛继承,同时又标志着狭义的隐逸文化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3.
境界一:"写生"刻画"原型",寓神于形,在刻画中赋予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写生是绘画上的一种运用手法,它是对自然、生活、事态、风物的刻画与描摹,近似"原型"的复制或翻版,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模仿上,总会在描摹各种风物、事态的过程中能动地融入切合作者自身命意的主观倾向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就使得"写生"出来的作品既真切自然又形象生动,即再现原貌又有所拓展和延伸.因此,我们通常听说的"模仿",是模中有创,仿中出新,是一种能动的模仿,创造性的模仿.  相似文献   

14.
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是金属的通性之一,由于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在反应时又表现出特性:如钠、钾很容易和水反应置换出氢气,而铝既与酸又与碱溶液反应置换出氢气,所以金属与酸(碱)溶液反应的题型灵活多变,做题时须全面分析、灵活应对.现就"金属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有关计算分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引起误会,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要想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跟外国人进行交流与合作,收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跨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培养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出发,指出几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以便能够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复仇是人类社会实践历程中盛行过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不断发生,既英勇悲壮,又充满血腥屠戮的生命悲歌,也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话题。发掘和阐释复仇母题,显然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意义。根据复仇主体的不同,复仇母题可归纳为"鬼灵复仇"、"血亲复仇"和"侠义复仇"3种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手"的有关隐喻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异同进行分析.在汉维两种语言中,有不少与"手"有关的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这不仅反映了"手"这一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所表示的隐喻意义与文化的共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反映了文化、隐喻及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视野中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是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国际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各种文化的碰撞和混合,使得各个国家的不同道德价值标准发生碰撞,这就需要人们特别是高校德育对不同国家的道德价值进行整合.因此,继"网络"热点之后的又一大热点"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笔者拟对网络文化发展视野中的高校德育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9.
河洛文化与当代河洛文学研究有着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学术价值.河洛文学既是河洛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它沉潜着河洛地域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精神特质.以河洛文化为视阈研究当代河洛文学,能阐释和把握其精神图象和风格特色,绘制补充当代中国地域文学的完整地图.河洛王都历史、伊洛理学、道教文化是揭示当代河洛文学文化身份的重要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20.
李明华 《天中学刊》2010,25(3):76-78
刘尊明和甘松两位先生的<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尝试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的关系,在对唐宋词进行文化学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历时态描述与共时态观照相交错,既有理论阐释、审美观照,又有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颇具方法论的启示意义.该著作建构了一套历时态与共时态相交错、通过划分不同文化层次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文学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唐宋词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堪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