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姜波 《青年记者》2012,(32):76-77
国外言论版的兴起与发展(1800年~1980年)(一)起步阶段(1800年~1920年)言论版这一报纸版面形式产生于美国,早在200多年前便在美国报纸上占有了一席之地。1790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贝奇创办了《费城综合广告报》(又名《曙光女神报》),并于1800年将社论文章移至二版,当然此时的社论仍基本是单篇发表,并不能称为"版",真正形成规模和形式规范还是在19世纪30年代的廉价报刊时期。1841年《纽约论坛报》诞生,这份"道德机关报"由享誉盛名的霍勒斯·格里利创办,他没有走《太阳报》、《先驱报》耸人听闻、感官刺激、夸大渲染的"黄色新闻"之路,而是兼顾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以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营造一个"公众论坛",第一个正式的社论版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 报纸越出越厚,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报纸竞争是报纸质量、报纸版面各方面因素的比拼,因此报纸版面的形式创新和厚报的版面特色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作为报纸竞争的有力…  相似文献   

3.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4.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5.
新闻漫画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新闻性、漫画性、评论性,是三属性的融合。《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漫画专栏"漫画一针",刊登在评论版,基本上每期一幅漫画,不是单纯的新闻配图,而是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漫画。这些漫画符合专栏名称"漫画一针",确有简单中见观点,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6.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 ?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 4个版、 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 40个版、 80个版,甚至 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可以这样说,当今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报业竞争是厚报出现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不断向信息化迈进的标志。   一、厚报时代的版面特点和形式要求   报纸越出…  相似文献   

7.
《巴音郭楞日报》汉文版2003年8月改版后,由原来的对开四版扩大到四开24版(周六16版),版面增加了,内容自然也就有所增加,副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原来《巴音郭楞日报》副刊版面有一个综合性的副刊"天鹅湖"和漫画版"西域风"。虽然多年来"天鹅湖"培养了一批文学爱好者,成为深受当地读者喜爱的知名专版,但有限的版面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眼睛,眼下几乎每家报纸都开设有新闻时评类版面。纵观这些时评版面,大多数言论是些"大路货"、"别人嚼过的馍",还有的是"烫剩饭",常常是"千报一声",读者不仅不爱看,而且有意见。《汴梁晚报》在刚开始创办时评版时,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2012年6月4日,《汴梁晚报》对时评版动了一次"大手术",正式创办《锐声音》版(2013年1月改为《汴梁·声音》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汴梁晚报》时评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围绕大局,踏准新闻节拍;紧扣热点,强化民生视角;深度评析,突出本地声音。牢牢把握住了正确导向,提高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实现了新闻与评论  相似文献   

9.
王民 《当代传播》2000,(4):60-62
一、港报副刊在香港报纸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 ,香港报纸竞争愈演愈烈 ,各大报纸纷纷用增加版面等手段来吸引争取读者。在各行各业新闻与过去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香港报纸增加版面的做法 ,大都是一方面将新闻细分 ,一方面做大量的副刊。随机查阅2000年1月4日的几家港报 ,《东方日报》已有8叠116个版 ,其中 ,副刊占整张报纸的3/5强 ;《星岛日报》有4叠100多个版 ,副刊约占整张报纸的2/3 ;《太阳报》有7叠90个版 ,副刊约占整张报纸的2/3。粗略翻阅香港报纸 ,可以发现港报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介绍报道 ,已经到了详尽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报纸版面的革新,尤其是国外报纸头版版面的革新,是国际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手头有一册《国际先驱论坛报1887年至1992年头版版面精选》(THE FRONT PAGEFKOM THE INTERNATIONAL HEKALD TRIBUNE 1887-1992)。研究这家美国报纸100多年来报纸头版版面的变化,对于我们的国际新闻研究和革新版面,也许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卫星传送版样自今年九月中旬开始,在巴黎出版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行了香港版。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同时在欧亚两洲出版的报纸,是报纸发行技术革命的成果。《国际先驱论坛报》在巴黎编排好的一块版面如何能在几分钟之内原样地出现在16,000公里外的香港呢?程序大致是这样的:《论坛报》在巴黎郊外的编辑部将准备次日出版的报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4,(10):13-13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1931年,沃尔特·李普曼在结束了《世界报》社论版主编的职务后,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的专栏,每周两次,后又在《新闻周刊》开此专栏,前后持续30多年之久(1931-1967),他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今日和明日”专栏成为20世纪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专栏,并通过“专栏辛迪加”在美国及世界各国200多家报刊上刊登。拥有读者近5000万人,“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事务的迷津”。他与《纽约邮报》的戴维·劳伦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马克·沙利文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弗兰克·R·肯特成为了20世纪严肃型政治专栏的四大代表性人物。詹姆斯·赖斯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此人被认为是时报的一大功臣。他逝世之日,时报在头版撰文,称之为“一位举世无双的报人”和“美国新闻界的巨人”。他开创了时报的社论版对页。在1971年9月26日开始推出的  相似文献   

13.
李玫 《新闻与写作》2003,(11):20-22
2003年7月,北京晚报将原本一个版的《热线新闻》扩展到两个版面,并将其放置在新闻版面的“中心”位置:周一至周五固定为第8、9版(新闻版面共16版),周六、日为第6版(新闻版面共12版)。据笔者调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深圳晚报的热线新闻版,版面位置没有北京晚报重要,所占比例也不及北京晚报大。北京晚报独树一帜地将《热线新闻》版提  相似文献   

14.
特别奖(6个) 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北京》人民日报版面(包括海外版、《亚运新闻》版面) 北京日报版面(包括《亚运专刊》版面) 新华社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5.
聂静虹  王永星 《传媒》2013,(2):64-66
2011年8月6日,伦敦爆发了持续近一周、蔓延至周边数个大城市的骚乱.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恶性群体事件,伦敦舰队街的报业巨头纷纷响应,投入大量版面予以报道.同样,该事件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本文以这次骚乱为例,以框架分析为理论依据,通过英国《太阳报》有关报道,分析英国媒体的报道框架和策略. 之所以选取《太阳报》为分析样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该报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者数量高达1000万,这意味着每5个英国成年人中,平均每天就有一个人读《太阳报》.并且《太阳报》的受众定位于普通民众,这正是这次伦敦骚乱中政府必须面对并争取支持的社会群体.其次,《太阳报》的超政党背景使其对于敏感政治事件的报道更易不受党派倾向的束缚.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赵鼎新在《东方早报》发表评论,分析《泰晤士报》《太阳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在这次骚乱中的新闻报道,指出英国的主流媒体在骚乱过程中既能和政府紧紧地站在一起,又有能力影响英国公众对骚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7日上午9点 ,我们中国教育报刊社访问团一行六人来到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TheHeraldSun)编辑部 ,拜访了我通过网络认识的编辑发展经理 (EditorialDe velopmentManager)克瑞斯 (ChrisMcLeod)先生。现将在他办公室的一次谈话和两次网络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 ,以飨同仁。在先驱太阳报 -周末时报集团(TheHerald &WeeklyTimesLimited) ,克瑞斯先生主要负责员工的业务培训。他还是澳大利亚新闻界多个委员会的成员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职务是…  相似文献   

17.
如火如荼的2006世界杯足球赛正紧锣密鼓进行着,身在号称为足球王国的英国,每天体验英国人的足球狂热和足球文化,很难不被这里的热情、执着和痴迷所感染。人们对足球的爱在英国报纸的报道中也可见端倪。英国报纸主要分三类,一是大报,如《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二是小报,如《镜报》《太阳报》《星报》等;三是免费报纸,如《地铁报》。从开赛前几个月每类报纸就已经开始对本届世界杯倾注心血,开赛后更是如此。版面设计和投入总体来说,英国大报投入大量版面报道本届世界杯。开赛前一天6月8号的《卫报》(大开版报纸)用了…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媒体的"旗舰",而新闻评论则是这艘"旗舰"上的"汽笛"。《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自身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创新内容和形式。"观点"版是《人民日报》在2010年1月7日创办的评论版,版面设有"时事观察"、"每周一评"、"风凉画"、"传媒观澜"和"议言广场"五个栏目,每周四出版。2011年2月《人民日报》对"观点"版进行了改版。版面增设全新头条"本报评论部"文章和"谈治论理"栏目,删去原有的"每周一评"和"传媒观澜"栏目。笔者对改版后的"观点"版的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版面美学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3月22日,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打开当天的报纸,不禁为精美的版面叫好,他在值班手记上写道:今天有几块版面体现了编辑的苦心经营:(一)一版头条河北、山东两条新闻,看来只是一般的农事报道,但经过编辑的精心处理(加栏题、照片、加框)就形成了一组很有气势的、反映当前农业上突出问题的重点报道,扣动读者心弦。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版面语言比文字语言更为重要。(二)第十版的《中国的水》专页,本是水利部长的一篇长文章,如果照搬上版,版面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江城晚报》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张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开设的《图说天下》版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已经成为《江城晚报》时事电讯类的明星版面,每日一版,深受本地读者的喜爱,这个版面逐渐从内版被移到了尾版上。在时事电讯类版面上开设图片版,这并不新鲜,但是《江城晚报·图说天下》版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积累了一些时事电讯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