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农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加强农村料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事业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体系不健全、科普工作不规范等。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需采取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庆拥有发展多式联运的先天条件。在分析重庆交通运输现状及重庆地理、经济等条件的基础上,以"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中心,分析重庆开展多式联运的合理性及联运通道。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现,不仅数量大,进程快,而且大部分老人生活在还不富裕的农村,庞大的老年群体将对社会构成很大的压力和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农村人口趋势、经济状况等情况,阐述了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部地区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让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01,19(2):52-56,22
西部地区科技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科技发展面临的三大压力和存在的三大问题 ;提出了西部区域科技体系方案框架和近期重要建设项目设想 ;对科技发展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甘肃省民族地区保证社会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临夏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出发,指出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基于二者的关系,将双创人才、双创平台和双创成效确定为衡量区域双创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并通过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其它省市的定量分析与比较,发现重庆双创发展层次在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处于中下游水平,关键指标明显落后。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重庆的双创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与国家赋予重庆的战略功能和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定位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时期,普惠金融的普及对于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总结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以期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西部经济必须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国外、港澳台和东部的资本和技术,制定适合西部地区环境的政策,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西部经济必须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国外、港澳台和东部的资本和技术,制定适合西部地区环境的政策,加强市场体系的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是交通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为提升西部公路水路交通科技的总体水平,切实保障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经过近5年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推进了区域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本文就西部交通科技建设项目计划对西部地区区域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增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东、中、西部几大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悬殊,这也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区域科技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创新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政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对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东中部地区对比后提出:西部地区今后应在投融资机制、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和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底子薄,经济总量不大,农业“造血“功能差,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那么,西部地区如何才能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全国农村共同发展呢?我们特别邀请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农林生态组组长秦玉才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西部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如何开拓西部地区农村市场,挖掘消费的潜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科技园是实现大学科研功能尤其是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是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论文首先阐述西部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现实意义,并对西部地区大学科技园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出西部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瓶颈,最后着重分析西部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电大远程教育是我国西部地区搭建民主的全民学习平台、进行人才开发的重要手段,发展西部地区电大远程教育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对其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对未来我国西部地区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域  梁克毅 《大众科技》2012,(5):253-254,200
介绍数字化校园建设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西部地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通过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缩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别的思路,同时也阐述了西部地方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农村是中国西部最广袤的地区。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西部农村发展单靠农业自身积累难以完成。因此,西部的开发对西部农村发展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求建立一种开发机制以带动贫穷落后而又闭塞的西部农村跟上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潮流。  相似文献   

19.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是个比较封闭的地区,计划经济制度的残留和影响比较严重,人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而传统的农村经济本身也存在缺陷,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这几年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构筑了西部大开发的有效机制,把潜在的生产力转换为现代生产力,潜在的市场转换为现实的市场,内在的资源优势转换为外在的经济优势,使西部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西部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耕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农耕文化现代价值的意义。本文从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切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嬗变,探讨农耕文化的思想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挖掘农耕文化对农业的现代价值、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