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网络会计核算的运作,基本步骤有:数据录入、数据核对和做账分发.网络会计核算存在着会计档案的保管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应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建立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的控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传统企业的营销方式,并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发展。本文将简要论述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网络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及主要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企业管理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财务应运而生.网络财务也是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给我们工作中带来的便捷、快速、精确等有利因素,使财务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然而,由于互联网的无形与虚拟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数字化性、高技术含量性等,使得财务管理在利用网络财务带给我们工作便捷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等一系列风险,因此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经济使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实现电子商务理念的重塑,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当务之急。网络倍增效应成为这一理念重塑的依据,网络倍增电子商务模式为解决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融资作为一股新兴融资力量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网络融资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当前我国网络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通过网络融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改善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大中型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开展营销活动.本文就企业在网上开展营销活动中的品牌策略展开讨论,从网络经济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在网络上进行营销时可以采用的品牌策略,以期给其他企业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网络经济的世纪。新世纪的我国企业,将迎接从传统型企业向网络化电子商务型企业转变的挑战。网络经济的浪潮将为企业创造无限的发展机会。企业应理性看待网络概念,全面认识电子商务,正确选择切入点,依据发展走向和自身实际,适时进入电子商务和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网络经济快速务实发展,网络对传统企业组织冲击,网络型组织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它能适应网络经济环境变化,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而通过对企业分权改造,管理流程整合,"虚""实"组织结合途径,实现传统企业组织向网络型组织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科技发展、消费者价值变革、商业竞争等综合因素所促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走向"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我们研究他有什么意义和目的,他和传统的营销模式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我们要认真讨论的问题.对我国目前网络营销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细致的对我国目前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充分比较,有利于提高我国网络营销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全球化竞争的焦点,网络经济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也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经过早期的迅速成长到低迷阶段,现在正朝着复苏而务实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安全、法律、信用等网络经济时代的新问题。这就必须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一起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构建规范的环境,使其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发展与安全是一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基本前提,它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我国已进入入世“后过渡期”,相应地,此一期间我国产业发展与安全形势,包括面临的问题和适宜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必将发生许多变化。本文在分析我国入世后过渡期内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在此期间我国产业发展与安全保护将要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同时从多方面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应有之义,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体制、政策和市场上的缺陷,我国未能充分利用大国经济在分工、产业、竞争等方面的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等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因外部性、互补性而导致的聚集经济效应,在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其他方面的大国经济优势。同时,未能充分利用和享受大国经济在开放经济上的外部效应。相反,在许多方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复投资,非对称性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外部效应、公共物品、规模经济等分析工具,尝试地提出了一个解释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框架,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政策、创新战略、国际经济政策等区域经济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中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崛起将以产业的发展作为依托,而现存的产业结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这样的产业结构将严重滞缓中部崛起。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发展将能极大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对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服务产业作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是一种趋势。从服务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入手,对影响服务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现阶段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认为,中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服务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将最终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同样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甚至破产。原因在于我国产业集群还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专业化服务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突出区域优势,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升级。金华火腿产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产业集群升级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道路,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经济自实行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广西因其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全国对外经济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广西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发现在"一路一带"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升级、泛珠三角经济区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多个跨国工业园的建成等一系列的契机下,广西区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地位、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但飞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加大对各类企业的扶持,提高整体企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园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园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技术支撑体系的薄弱和市场机制的缺乏,使得生态工业园的运行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而基于这些问题,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实践还需要从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程度及相应的制度上做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前陕西县域工业化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陕西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陕西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政府改变观念,服务引导县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危机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有些放缓的情况下,更要坚定不移地振兴实体经济。当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产业市场需求有减弱的趋势,实体企业也存在着运营成本刚性上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加强虚拟经济领域的制度建设与监管、深化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等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与之相关的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居民收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不平衡,从经济发展的布局来看,经济结构性问题还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过大,同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比重偏高,中国仍然只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