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一、课前探究指导策略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前,延伸到了课后,这样给了学生很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化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实验技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前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相应的课前体验、资料收集、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学习准备,引导问题如下:1.写出关于小数性质的三个发现:2.提出关于小数性质的三个问题。课始,我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准备情况。每组组长除了组织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以及解决同组成员所提的问题.还在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发现和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学期初列出能让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清单 能让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教师不要准备,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中来。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很多负担,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开学初可以将本学期每一课要让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清单详细列出,一张贴在教室里,便于大家提前准备;  相似文献   

4.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在试卷讲评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下的试卷讲评课,需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来完成.通过合作学习为了改变现有的“一言堂”的试卷讲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苦恼考试,将测试看作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好的交流,通过试卷的讲评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课堂上时常需要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学习用具,当老师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后,一开始学生几乎“清一色”地将新买来的工具摆在课桌上,这些用具便利了师生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往往好景不长,许多学生会出现损毁、丢失工具现象,用到时开始相互借用,课堂上有点“混乱不堪”,甚至影响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高一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以便上课时听课更有目的性.学生在课前自学司南版《物理1》(必修)中“学习运动、空间和时间”这一节内容时,有几个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了参照物和参考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的问题.笔者还是按照习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对课本上参考系的定义不能理解.  相似文献   

7.
学生课前准备用具:激光笔、玻璃片、纸片、玻璃砖、盛水的饮料瓶、小平面镜等.  相似文献   

8.
<正>在科学课中,观察是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观察,可以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转换为知识。小学科学课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实验才能获得。如何让学生们的实验顺利地进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一、实验前准备充分在实验课之前,教师要熟练掌握本课的内容,准备好实验的用具。将自己本校的教学用具充分利用起来,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  相似文献   

9.
李红  赵玉芳 《考试周刊》2011,(89):230-231
一 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科学教材的设计是以学生喜欢又严谨科学的活动为主线。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要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体验过程,习得方法,形成能力,这一切都依赖于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让学生自己按教学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既给教师减轻了负担,又使学生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具体来说学生参与课前准备的好处有: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看似简单,是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要真想把小组合作学习搞好、落到实处,发挥它应有的长处,我们还需好好对这一名词加以了解,不能让其只流于形式。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1.小组活动前准备不充分合作学习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比如讨论小组成员的分工、讨论题的设计、学生讨论的指导等。现在教师一般只注重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学生课前准备。如果这样的话,就会直接导致小组学习活动的缺失。小组学习活动应是一套完善的体系,在课前应根  相似文献   

11.
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课前阅读准备、读中思考判断、归纳感悟等三个步骤探讨了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课前阅读准备,做好准备课前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是知识准备,即要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所需的基本词汇、短语、句型等,而这可在阅读前完成;二是情绪准备,即要在学生阅读前能激发其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不则,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被动参与,难以更好地获得理解。在  相似文献   

12.
一、引生活泉水,赢课前精彩 《科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做实验.去探究科学的道理,所以科学课前准备非常重要。翻开科学课本,只有寥寥的几幅图,简短的几句话,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去收集材料,去观察,去实验。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方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强化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准备律做好课前心理准备,运用练习律积极进行课堂学习,运用效果律及时小结评价.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凤仙 《青海教育》2015,(Z1):41-42
说起"课前三分钟"活动,这可是只需一个同学准备,却能让全班受益的资源共享方式。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口头表达的方式,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学年在我校的教研组"草根课题"活动中,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制定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课前三分钟"的活动课题。此项活动在教师们的积极倡导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一组、生字卡片、儿歌配乐、实物展台,课前带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并进行拍摄。 2.学生:每个小组准备一种蔬菜,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  相似文献   

16.
李江丽 《考试周刊》2014,(27):97-98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深深感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而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拓展学生文化、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形成学习技巧、保持终生学习欲望等提出更高要求,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一、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的备课,这一环节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布置和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教学每一节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寻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加强教学互动。如  相似文献   

17.
薛秋萍 《考试周刊》2011,(68):82-83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的准备阶段。作者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复习课为例,做了以下尝试:激发情感.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引导参与,让学生尝试精选例题;调动兴趣,让学生创新变式练习。  相似文献   

18.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的重点内容.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探究.出于知识掌握和培养物理素养的需要,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尝到"做科学"的乐趣.下面是我教学中创新尝试与反思.一、让学生课前有活动准备从而集疑1.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回去按要求照镜子看看镜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做好充分课前预设,为课堂教学做准备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为学生做好课堂服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作为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备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师在备课中不能沉浸在个人的想象世界,而是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备学生、备教法。除了把握教学重难点,适当取舍教材内容外,更要结合实际让教材这个例子和学生这个实际有机融合,充分预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