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党报的一些优秀通讯员,在本单位也往往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模范。他们有着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要想当好党报通讯员,必须把本职工作做好。我们说,这个经验很好,很重要,应该引起广大通讯员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是通讯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有的同志不知道给党报当通讯员还要有条件。他们以为,给报纸写稿跟其他业余爱好一样,既不算报社的人员,又不受报社的直接领导,谁写谁就是通讯员!随着通讯员队伍人员的变动,有些单位调整补充了新的通讯员。有的新通讯员也不清楚自身应该具备那些条件。虽说不是通讯员向编辑部反映情况或投稿,也同样受到重视或被采用,但绝不是谁在  相似文献   

2.
读罢屈泰山同志的《当个通讯员为啥这样难?》一文(载《新闻知识》今年笫1期),使人感到,如果说有悲哀的话,这已不是一个通讯员的悲哀,而是我们所有通讯员的悲哀了,甚至是整个新闻界的悲哀了。  相似文献   

3.
也应包括通迅员我是云南省内十多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3个新闻单位的特约通讯员,并为其中几家报纸相继担任了30多年的通讯员工作。去年很幸运,《大理报》社给每位特约通讯员赠订了1份《中国记者》,我如获至宝啃读了几期,真是大饱眼福!高兴之余冷静地想了一想,好象《中国记者》缺了点什么?啊!原来少通讯员园地。不是《中国记者》的通讯员园地,而是全  相似文献   

4.
3月25日,我计划采访一名自学成才的聋哑摄影家。因找不到本人和无法直接沟通.就找到这位“名家”的父亲,作为采访切入点。谁料老者得知来意后,“啪”地关上门,让我碰了一鼻子灰。请教老通讯员,得知采访对象拒绝通讯员的采访是常有的事,他们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怕通讯员没名气。因你不是记者.无采访证.人家就要问你是哪家报社的通讯员?是特约通讯员还是一般通讯员?是全国大报的通讯员还是地方小报的通讯员?若是地方小报的一般通讯员,下边就没戏了!现在稍有名  相似文献   

5.
看了某报的一则获奖消息,推荐参加全省好新闻评选的10多篇获奖作品中,竟无一出自通讯员之手。知情者说,不是通讯员作品上不了“大雅之堂”,只因报社“原则上”只推荐本报记者的,“以利于记者评职称”;至于通讯员稿件,实在是“名额有限”了。人为地将通讯员作品排斥于评优圈外,既不公平,也不利于调动通讯员写稿积极性。现在不少报刊皆注重依靠  相似文献   

6.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职业道德。通讯员虽不是专职新闻工作者,但也应象编辑、记者那样严格要求,遵守新闻纪律,讲究新闻道德。有些通讯员往往就因为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随意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朋友,是好几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或通讯员。就写稿而言,他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文字修养,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某些报刊“委托”给他的一些其他任务,却使他很苦恼。一是动员发行。本来,通讯员协助报刊做好发行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但某些报刊却给通讯员下达发行指标,少则十份、几十份,多则上百份、几百份,这就使得通讯员很为难。  相似文献   

8.
有位通讯员呼吁:请记者不要给通讯员出“难题”。这个“难题”,不是指记者交给通讯员的难度较大的采写、调查任务,而是指利用与通讯员之间的工作关系,为个人办私事。这位通讯员是在一个市级局办公室当秘书的,他身兼数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与不少记者、编辑较熟,近些年来遇到这类“难题”不少,多是有关记者、编辑亲朋的人事调动和安排之类的事。不办吧,情面难却,也怕影响工作关系;办吧,又实在为难,非力所能及且不  相似文献   

9.
正基层通讯员是报社最主要的生力军,记者再多,毕竟没有时间每天接触一线和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基层通讯员正好有这个优势,他们接触的行业、部门、群众更多,搜集资料、采写、拍摄更方便一些。不过总体而言,基层通讯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闻业务培训,很多人有米有炊,却不是妇。那么,基层通讯员如何把握好新闻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出彩呢?通讯员写稿常犯的四点错误  相似文献   

10.
读报刊是我们每一位通讯员的日课,但这点并不是所有的通讯员都能够认识到。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记者》一书中说: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刊。当记者如此,当通讯员更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其一,你要向它投  相似文献   

11.
再谈多下去     
湖北日报自从1980年开始抓新闻改革以来,报社内外都很重视天津日报“抓活鱼”的经验,好新闻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好新闻,大部分不是出自记者之手,而是通讯员写的。这件事很值得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深思一番。请看下面的事实: 1980年湖北日报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有两篇,都是通讯员写的;社内评出的28篇好稿中,通讯员写的12篇,通讯员和记者合写的5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三团正在召开新闻工作会议,小会议室里来了三十多名基层通讯员,他们大多是来自连队,二十多、三十来岁的年纪。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把八十三团的新闻和信息向外报导,每年在各级报刊刊稿一千多篇。有几名尖子通讯员,年刊稿在200篇以上,被自治区、兵团多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通讯员不是职业,也不拿工资。团场里的通讯员有的是基层干部,有的是农工,他们写稿是业余的爱好,  相似文献   

13.
诵讯员大都生活在基层,接近群众,熟悉生活,常能发现好题材和有价值的新闻。但因为采访和写作上存在某些不足,常求助于记者。但有个别记者,见到通讯员的稿,发现题材很好,常常撇下通讯员,自己悄悄下去采访,最后只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更有甚者,有的记者拿到通讯员一篇好稿,稍作改头换面,来个“芳名独具”。因此,有的通讯员见了某些记者,不是躲开,就是话不投机,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好稿埋没,记者、通讯员关系很僵。作为记者,帮助通讯员修改稿  相似文献   

14.
妨碍通讯员成才的因索有许多方面,而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来自通讯员自身的心理障碍。据笔者与一些通讯员的接触了解和自身体会,感到影响通讯员成才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自卑心理。这是刚刚起步的一些通讯员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他们把新闻写作看得过于神秘,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活动范围小,在报社、电台又无关系,恐怕不是搞新闻的“料”,缺憾乏自信。其结果当然是难以在成才道路上领先。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2月,新闻出版署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记者暂行条例》第二章“记者资格”第十一条规定:“新闻机构因工作需要,可以聘约一定的通讯员。通讯员是由具有一定的新闻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通讯员不是新闻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辅助新闻机构采集、撰写本单位和本地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谢顾问:江主席前不久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江主席在接见军报师以上干部时也指出,党的新闻工作必须讲政治。我们基层通讯员,一不是领导干部,二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是否也要讲政治呢?55082部队邓念刚邓念刚同志:这些日子,我收到好几封通讯员的来信,都是问这个问题的,我就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作为对几个通讯员朋友的回复阿巴。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基层通讯员也要讲政治。为什么呢?一、基层通讯员都隶属于部队基层政治部fi,都属于政治L作者。政治J作者讲政治、学政治、研政治、提高政治素质和提高政治工作水平本来就是理…  相似文献   

17.
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开展批评报道,对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予以披露和抨击,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介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记者、通讯员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要真正认真地去履行这一职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做到的。它与记者、通讯员的职业道德、思想水平、采访作风、新闻敏感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对一个记者、通讯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检验。那么,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记者和通讯员,应当怎样对待批评报道的采写,采写批评报道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愿结合自己的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0):47-47
通讯员应该掌握多种写作文体,但是,笔者认为首要的需要下大力气主攻“消息写作关”。理由如下:通讯员生活在基层,每天接触到单位、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种种新闻事实,特别是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消息的体裁,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炼的文字,向受众报导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写身边的新闻做起,对通讯员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事。消息写作,一定要抓住一个“新”字。内容必须注意“新”,“新”就不是历史,而是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抓新”,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追求千奇…  相似文献   

19.
蒋剑翔 《新闻记者》2004,(11):64-64
《新闻记者》杂志近来发了好几篇关于编辑记者剽窃通讯员稿件、或在通讯员稿件上随意挂名的批评文章,作为新闻界中人,读后心里确实感到不是滋味。但我又不得不说,这些文章发得好,发得太及时了!  相似文献   

20.
这里说的“情况反映”,指的是通讯社或报社记者、通讯员采写的内参稿件。它本不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但随着“情况反映”日益被人们所注视。日益为记者、通讯员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新闻表现手段,这里把“情况反映”作为一种新闻文体来阐述。(一)采写“情况反映”是记者、通讯员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