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廷内府刻书,始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一月在武英殿设立修书处,修书处是内务府的一个专门修书刻书机构,其所刻之书便称为内府刻书,或称"殿本"、"殿版"。但广义而言,内府刻书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中央各部以及诗局等隶属内务府管辖的刻书机构,如中央各殿、院、司、局、各部、署、监、馆等机构所刻之书,亦统称为清代内府刻书。雍正帝在位仅13年,对内府刻书十分重视,刻书种类虽然不多,但卷帙浩繁,约有1.96万余卷。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庋藏的内府刻书,对雍正朝内府刻书情况及其特点略作简述。  相似文献   

2.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3.
正武英殿修书处是清代皇家刻书机构,专门负责内府典籍的刊印、校勘、装潢等事务。武英殿修书处的直接产物——殿本,不仅数量达数百种,而且代表了清代刻书工艺的最高水准,清人金埴评价康熙时期的殿本"在宋版之上"。(1)那么,武英殿修书处是何时成立的呢?对此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分别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九年、雍正七年(1729年)的不同观点。对于同一机构的成立时间出现完全迥异的数种说法,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记载的歧  相似文献   

4.
五、盛极而衰的清武英殿本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延续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虽然行将就木,但康、雍、乾三朝还是出现了空前繁盛的景象,其后江河日下,气息奄奄。所谓“同光中兴”,不过是垂死前的回光反照。这一过程,也是清代政府刻书事业的写照。清代官刻更加集中在中央内府。在明朝已走下坡路的国子监刻书,此时更加衰微,基本上成了存贮武英殿版的仓库。地方官刻远不如宋元明三朝,主要是编印地方志,其它书籍刻印很少,善本书更不多见。至于同治光绪年间的官书局,刻书质量相差悬殊,多数为降低成本,纸黄字密,不为后人所重。清代政府刻书的代表作是前期的内府武英殿本。关于武英殿设修书处的具体年代,《日下旧闻考》云:“康熙十九年(1680)始以武英殿内左右廊房共六十三楹为修书处。”而刘国钧、谢国帧二先生认为是康熙十二年(1673)。“武英殿修书处正监造员外郎、副监造、副内营令、六品库掌、委署、主事各一人、七品衔库掌二人。”修书处下设刷印、折配等六作,仅刷印作中就有“司匠、恩甲、领催、匠役、木匠、宛平县民、苏拉”等名目。据《武英殿聚  相似文献   

5.
项旋 《历史档案》2018,(3):110-115
武英殿修书处是清代皇家刻书机构,专门负责内府典籍的刊印、校勘、装潢等事务。武英殿修书处的直接产物——殿本,不仅数量达数百种,而且代表了清代刻书工艺的最高水准,清人金埴评价康熙时期的殿本“在宋版之上”。①那么,武英殿修书处是何时成立的呢?对此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分别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九年、雍正七年(1729年)的不同观点。对于同一机构的成立时间出现完全迥异的数种说法,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记载的歧义和后世对文献的不同解读。本文拟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最新发掘的档案,确证武英殿修书处成立于康熙十九年十一月,否定了雍正七年铸给“武英殿修书处图记”等同于武英殿修书处正式成立的通常看法,而厘清该问题,可以对武英殿修书处有更为全面、可靠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清代武英殿的刻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清代各朝武英殿刻书沿革情况及殿本的价值进行论述,从一个侧面揭示清代图书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清武英殿刻书清代刻书始于顺治朝,沿用明朝遗留的经厂工匠,刻书十余种。康熙朝重视刻书:首先于武英殿设修书处,选词臣主办其事,对编校人员要求严正,并规定于各书前列编校人名表。对写刻工匠,要求字体一致,凡方型字体,称宋体字,楷书称软体字,于刻木版之外,又刻铜活字排印铜版书,用纸以开化为上,其次多用连史纸。故康熙朝武英殿本,校书严谨,刻印精良。雍正朝只印了几种书。乾隆初年,北京铜贵,由武英殿保管之铜活字,有些丢失,主管其事者,听说乾隆铸钱无铜,借机奏请用活字之铜铸钱,经乾隆于九年御批,遂将铜活字改铸铜钱,从此清王朝的铜版书,也旋即终止。乾隆至三十年  相似文献   

8.
中际 《中国编辑》2004,(4):92-92
监刻本亦简称监本,指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本。经厂本专指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内府刻本所谓内府刻本,并不专指由内务府各监所刻的书本。历来在运用内府刻本这个称谓时,都是指中央各部院衙署和内廷各部门所刻的书本,或者指官刻本中,属中央国家机关所刻的那一部分书。  相似文献   

9.
封建统治者,常借助帝王的权威和官府的优势编纂书籍。自明代始,更在宫内专设刻书机构,用以强化“文治”。清宫刻书,初承明之余绪,后针对其刻书内容校勘不精等弊,改变了由司礼监经管的制度,武英殿修书处遂由此建立,隶属于内务府。  相似文献   

10.
一、以时代区别的:如宋本、康熙本、嘉庆、道光间本。二、以地区区别的:如蜀本、江南本、淮南路本、麻沙本巨、以单位区别的:如内府(宫廷)本、殿本(清武英殿)、监本、(国子监)、司本(茶盐司)、库本(内库、公使库、经厂库)郡斋本(郡是官署之称)、藩本(明朝藩王府)、书院本(学校)、局本(清朝在各地所设之刻书局)、书坊本(又称书棚本、书肆本,书坊即是书店)。  相似文献   

11.
明代内府刻书由宦官执掌的司礼监主持,规模庞大,分工细致,种类繁多。考察和分析明代宦官与书籍刊刻的关系,可以了解他们在宫廷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内府刻书的特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所谓“殿本”,就是清朝皇爷大四合院里的武英殿所刻的书。这武英殿就是皇家出版社,其权威性自不待言,经费由国库里支出,自无匮乏之虞,大可不计工本,而这出版社的编辑又都是海内一流的学者,最次也是翰  相似文献   

13.
说到清宫刻书机构武英殿,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它还是皇室主要藏书处所之一,这段史实却已近乎隐没。比如,1997年出版的大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堪称学界一大盛事,但书前《四库全书存目编纂缘起》一文中谈到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的存放和被毁地点时,却未提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武英殿:……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存目书进呈本除极少数发还外,均贮于翰林院讲读、编检二厅,由于  相似文献   

14.
扬州诗局是清初除武英殿刻书外一个独特的书局,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设立,曾刊刻<全唐诗>等书十余种,近三千卷.该书局所刻之书,字体娟秀工整,用纸洁白光亮,着墨乌黑均匀,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佳作和"康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秦宗财 《出版科学》2007,15(5):80-82
"扬州二马"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一生中收藏刻印了大量图书.其刻书特色主要体现在:追求功德美名的刻书目的观,服务学术的文化价值观,收藏、刊刻、鉴赏三位一体的刻书资源观,奉儒术为正统的刻书选题观,追求精品的刻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6.
官刻本     
《津图学刊》2004,(3):39-39
指清及清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本。中国雕板印书始自唐朝。自五代起,始由国子监校刻经书,开官刻本之先河。两宋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司、局、殿,地方各府、州、军官署,各府、州、县学,各地仓台、计台、公使库;元代兴文署、广成局、中书省、行中书省、各路儒学、各地书院;明代两京国子监、中央各部、院、内府各监、各藩府、各布政使司、各府、州、县衙署,各级各地学校;清代武英殿、内府各监、中央各部、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凡由这些单位出资或主持刻印的书,均可称为官刻本。官刻本…  相似文献   

17.
一、书坊 古代社会的图书出版形式主要存在官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三大类.官府刻书内容是比较单一的,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著作或佛道经典.私人刻书主要是家谱、先人著作、私人著作以及私塾使用的初级读物.  相似文献   

18.
《现代出版》2013,(2):18-18
明代的假冒伪劣图书较多,为了抵制这些假冒伪劣图书,书籍刊刻开始采取防伪措施。首先政府要求"四书五经"和一些重要的图书根据"钦颁官本"依样翻刻,不许用其他版本等。更多的防伪措施来自于私刻和坊刻,为防止其他人翻刻牟利,开始在书中打出铺号及防伪标记。不少书商还在书中刻上自己的肖像,一方面取信读者,一方面以此与翻版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邹锦良 《兰台世界》2012,(27):51-52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图书校勘、刻印方面用力甚勤,数次组织规模宏大的图书勘刻活动,总结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八字校书理论,促进了地方刻书事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康廷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5):106-112,119
开元以前唐代内府藏书已分置东、西两京,故褚无量校写四部书分东都乾元殿和西京丽正殿两个阶段,整理对象是两京所藏内府御书及从秘书省等其他机构和民间搜访之异书.而马怀素雠校秘书省藏书是为给褚无量校写御书提供善本,续撰《七志》则是其雠校时主动奏请的,是对自己目录学思想的一次实践.元行冲领撰《群书四录》沿袭了马怀素续《七志》的图书著录范围、"传"的解题名称等,在分类上则采用七分法补充四分法之不足.这也说明当时四分法虽已成为主流,但仍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