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现象 在今天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在国家“十五”规划所说的“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是指保证教育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文中的“超前化”所指与之并不相同,它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安排超过了国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的进度超过了儿童和身心发展的正常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  相似文献   

2.
一、改变“泛基础教育”制度设计。使基础教育成为普惠全体人民的国民基础教育 从历史和现实看,我国基础教育在制度设计上,横跨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与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两种类型,纵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构成一种典型的“泛基础教育”,其本身与其他教育阶段存在严重的制度壁垒。  相似文献   

3.
基本状况澳门小学教育学制为6年,入学年龄为6岁。葡萄牙把小学教育称为“基础教育”,并把小学6年分为两个阶段:前4年为“小学教育”阶段,后2年为“预备中学”阶段。葡萄牙中学教育的学制为5年~6年,若包括大学预科,则为6年~7年,入学年龄一般为12岁。中学一般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为3年。高中阶段又分为两部分,最后1年为大学预科。澳门到1994年止共有小学80所,学生为4万余人,其中私立学校为47所。中学共有40所,学生为2万余人;除4所官立中学外,其余36所为私立中学。澳门的中小学大部分集中在澳门地区…  相似文献   

4.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育质量标准的选择与质量的判断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具有导向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与作用。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于“基础教育”的涵义,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看法。一是指“国民基础教育”,即“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也包括初中教育。另一种看法则将高中教育也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甚至向下还延伸到学前教育。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后一种看法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无论前一种观点还是后一种看法,都强调了“基础性”这一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和本质特征,即基础教育对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起点和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期,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专科访问交流团来湘访问,介绍了香港教育概况。现将录音纪录整理如下:一、学制。香港的学制分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预科和大学五个部分。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托儿所,一般是二年,有些是三年。小学是六年制。中学是五年制。大学预科有两种:一种是考香港大学的,二年制;一种是考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年制。大学也分两种:中文大学是四年制;香港大学是三年制。一般是四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二十二岁大学毕业。现在,香港有幼儿园七百八十八所,入园幼儿十八万六  相似文献   

7.
现在意义的基础教育是20世纪初近代学制颁布以后逐步发展形成的。黄书光认为:“所谓‘基础教育’,又称‘国民基础教育’,指对国民进行基本的普通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小学及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亦可泛指学前至高中阶段教育。”[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界定的基础教育指“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统称,不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命题虽然繁杂,但核心在于基础教育价值的回归,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基础教育的价值功能在于…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时任墨西哥总统恩里克·佩尼亚·涅托(Enrique Pe?a Nieto)进行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尤其是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的技能。为此,2013年墨西哥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大纲进行修订,将社会情感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主能力、同理心和协作能力。在此背景下,2018年墨西哥“专注协会(Atentamente)”推出“福祉教育项目(Educar para el Bienestar)”,  相似文献   

9.
一、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埃及的学校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学制为11年(宗教学校为12年),其中8年初等教育,3年预备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5年(宗教小学为6年),初中3年。预备教育就是普通高中,所谓“预备”是专指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小学和初中教育为  相似文献   

10.
(一)相互衔接的基础教育结构 从教育结构上来划分,瑞典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学前教育根据儿童入学年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学前教育活动和学前班。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向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分,高等教育又名大学教育,以区别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过去,小学还分初级和高级即初小和高小。由于小学生人数多,中学次之,大学则是宝塔的尖端,因而小学教师人数最多,大学教师人数最少。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因素,在学历等方面的要求,大学一般高于中学,中学义高于小学,历来如此,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2.
《辽宁教育研究》2010,(11):F0002-F0002,F0003
沈阳市实验学校是沈阳市内第一所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改革示范校。学校包括中学一部、中学二部、小学一部、小学二部、小学三部、幼稚园部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报参考》2004,(1):59-59
在美国,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都在运用“服务——学习”这种独特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的错误做法。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但最近六七年来由于学前教育市场化的推波助澜,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蔓延城乡,正在成为一个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贫困农村由于长期受考高中上大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即主要只为少数升学的学生服务,造成民族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效益不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劳动者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探索民族农村巾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民族基础教育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实现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开创“三教”统筹,“普职”勾通的新格局,使之不断促进民族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于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中小学劳动技术与初中“绿色证书”教育选修课实验。  相似文献   

16.
宋亮 《教育》2012,(28):21-22
中国的高中教育经历了从大学预科到基础教育再到大学预科的转变,这种变化与不同年代中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中国的高中从最开始就是作为大学预科出现的,当前发生的从基础教育向大学预科的转变只不过是回归罢了。高中向大学预科的这种回归引起了教育学者的注意,许多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倡导新学设高中张伯苓在1904年创建了南开中学,1919年又创建了南开大学。先建立南开中学,再建立南开大学是因为当时的学生素质直接上大学还不足够,所以从建校伊始,南开中学就被世人认定为是南开大学的预科,只不过南开中学办得太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概念新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础教育的“基础”包含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与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三个方面。基础教育的外延,从广义来说包括:胎教、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青年和成人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用以满足全民基本学习需要的基础教育形式。从狭义来说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扫盲教育、特殊人群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学校等。  相似文献   

18.
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早期保教、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逐步叠加与有机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要求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杜治国 《中学理科》2006,(10):71-71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是课程,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入。下面我谈一谈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3,(6):20-20
2003年,天门市以加快教育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开创教育新局面。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8%左右,城镇3—6岁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