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儿子8岁了,本该是调皮捣蛋、活泼好动的年龄,而他似乎过于"稳重"了,每次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一个人静静地玩电脑游戏,各种游戏他几乎都会,很多游戏我都没听说过,他就嘲笑我"out"了.不打游戏的时候他就上QQ和同学海阔天空地聊着,即使是一个小区的同学,他们也在网上交流.就这样整天宅在家里,十足一个"宅童"了.  相似文献   

2.
几天前,儿子刚满八岁。最近他每天放学后都朝游戏厅跑,爸爸王新江急了,他决定和孩子做一场游戏。  相似文献   

3.
第六册积累·运用八习作要求: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重点写一写游戏怎么有趣、好玩,比如发生在游戏过程中有趣的事情等,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活动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做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游戏方法很简单:规定一个游戏范围,然后再请一个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在规定的范围内转三圈,当他说红灯时,同学们就停下来,说绿灯时,大家就走,说黄灯时,每个人都必须单脚跳。当他摸到某位同学,就要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知道了一个人所想的数在进行某些运算后所得的结果,就能猜出他所想的数,这种游戏有无穷多个.这里我们只介绍典型的几个,任何熟悉初等代数的人都不难编造出更多类似的游戏来. 游戏1 (1)要对方把他想好的数乘以3. (2)问他乘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是偶数,要他再用2去除;如果是奇数,要他先加上1,然后再用2去除.  相似文献   

5.
小波玩游戏在班里是出了名的,他玩的游戏级别高,总是说别人玩的游戏太幼稚;他游戏玩得太熟练,以至于其他同学的眼睛都跟不上他的动作;他玩得太痴迷,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必须玩游戏。有一个周末,他正玩得起劲儿,接学生的校车到了,但他就是不  相似文献   

6.
教育游戏本质观的确立,对指导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析八种游戏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将教育游戏的本质定位为内在自由和外在不独立两个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教育游戏的价值,最后提出了教育游戏在设计、开发和应用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蒙台梭利反对儿童游戏,主张儿童"工作",主张儿童在丁作中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发展.笔者在此对这种观点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大多数人认为,第一个阐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人是福禄倍尔.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幼儿教育学>上这样说: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游戏是生命的镜子";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游戏会产生喜悦、自由、满足,以及内在的平安、和谐".游戏是幼儿"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学习",能自动自发、用心认真地玩到累了为止的孩子,将来必是个健壮、坚韧、能够牺牲、奉献的人,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儿通过玩具可直觉到不可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游戏的价值     
<正>1.发展身体。游戏是一种自然的、富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游戏时,儿童不自知地将他的全副精神拿出来游戏。因此,游戏可锻炼他的筋骨,协助他的消化,加速他的血液之循环,增加他的肺之呼吸。工作与体操虽能发展身体,然万万不及游戏。因为工作与体操无所兴趣的,易使人疲劳。游戏致人快乐,人乐意玩弄。所以欲发展儿童的身体非利用游戏心不可。  相似文献   

9.
我接到一位父亲写来的求助信,他说:最近发现儿子和我一起玩的时候表现得很没责任感.比如今天在游戏中我们一起疯,可是一不小心,他手里的一个瓷玩具松开掉到了地上,他立刻把责任推给我,说:“都怪你、都怪你”.之前也遇到过这种类似情形,我会批评他,告诉他男子汉应该要有担当.然后他哭了,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我很困惑,这种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合适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6,(7):85-85
小蓝一直推崇某款互动游戏,他说这个游戏可以让人学会分析以及沉首应对。但是他不喜欢这个游戏原来的名字,他自己异想天开把游戏名称改为“偷吃者”游戏,并带入了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丢手绢     
在院子里,我们八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好大的圆圈,开始做游戏。我拿来一块手绢,从小朋友的后面轻轻走了一圈,然后,趁一个小朋友不注意,把手绢丢在他的身后,赶快跑回原地蹲下。那个小朋友捡起手绢,丢到林林后面,可是,林林反应很快,马上捡起手绢来追他,一下子把他抓住了。“哈哈……”我们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丢手绢$湖南省郴州市一完小二年级@蒋鲤骏  相似文献   

12.
赵瑜 《初中生》2017,(24):11-12
小时候做过很多和月亮有关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煮月亮了. 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起了捞月亮的游戏.最小的那个孩子是军停,他在最后,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只要我不说话,他就要一直捧着.因为一个人一生能捞到月亮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即使是一个游戏,我们也会很认真地对待.  相似文献   

13.
席勒说游戏     
"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意义上是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这句名言,是人们所熟知并经常引用的.这一思想其实发端于康德.康德可能是最早对游戏精神加以关注的,席勒是他思想的继承者,并对他的游戏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重要发扬.尽管在席勒的语境里,"游戏"指的是特定的游戏现象,但...  相似文献   

14.
边界碰撞是游戏中的一项重要功能,但现存的像包围盒、八又树等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需要大量的场景数据作支撑.在基于XNA的3D赛车游戏中,实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碰撞检测算法,对于赛车游戏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国外电子游戏教育应用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今,游戏和学习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教育专家们的关注,成为新时期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大焦点.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梳理了国外有关电子游戏教育应用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八个方面:1)游戏激发快乐学习、动机学习并沉浸学习;2)游戏可作为符号学以及知识领域的学习;3)游戏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4)游戏提供不同领域的体验及能力之间的转换;5)游戏社区被看作网络学习社区;6)游戏提供了多重身份学习;7)游戏激发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潜力;8)玩游戏可引发反思与学习.作者围绕这八个方面来评析各个理论成果的实践意义,并对如何将这些理论渗透于教育游戏设计开发中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已4岁了,不喜欢与小朋友们玩,对游戏不感兴趣,周围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游戏时,也总是蹲在一旁观看,不参加。‘我们同小朋友一起玩吧!’我试图引起他的兴趣,但无济于事,‘同大家一起玩’对他来说似乎是不好意思的事情。既然不玩那么就回家吧,可他又不愿离开。我的孩子缺乏社会性吗?如何引导他与同伴愉快地游戏呢?”年轻的父母们时常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循序渐进地发生发展的,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幼儿的游戏是按这样的顺序发展的:个人游戏—→旁观其他幼  相似文献   

17.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8.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9.
<正>沉迷游戏的"坏孩子"1990年,陈星在湖北武汉出生,上有两个姐姐。父母一直忙于生意,无暇顾及3个孩子的教育。从小学起,陈星就跟在大孩子身后,长时间泡在游戏厅里,初中接触了电脑后,他玩网游染上了网瘾,只要一开电脑,可以几天几夜不出门。若不上学,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录游戏。平日里他双  相似文献   

20.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孩子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