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一方面完成社会的向上流动,另一方面成为实现社会传递、继承、分化的工具。高等教育不平等将影响社会阶层流动和扩大社会阶层之间的鸿沟,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家庭文化资本占优势的的子女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不利于高等教育良好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教育机制,增加国民文化资本拥有量,让下一代在教育机会获得上受上一代文化资本拥有量影响差距相对较小,实现和谐、教育公平的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2.
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由于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数量与质量差异,导致在高等教育起点所获入学机会的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过程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积累、高等教育结果上所获就业机会的数量与质量都差异显著,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公平都有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的发生机制有资源获取与资本转化两种,前者对外面向社会结构且显性,后者对内面向行动者且隐性。消弭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负面效应,政府需调整与完善公共教育政策,社会要缩小各阶层的社会资本差距,高校应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并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中受益.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很多,但人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历为制度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丰富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精英大学,拥有较少文化资本家庭的学生多选择大众化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4.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教育在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而引起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教育的这种隐性文化再生产功能强化了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公平机会内的不公平。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创建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寒门贵子"争论的本质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为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冲突。高等教育不仅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高等教育既要为了学术卓越而保护精英主义,也要为了社会公平而捍卫平等主义。破解"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局,不仅要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入学机会,还要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文化水平;不仅要促进高等教育职能分化,还要更新精英教育理念,实现精英培养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从比较与借鉴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及缩小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各阶层间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布迪厄文化权力理论中的惯习(habits)和场域(fields)概念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教育公平以及教育再生产功能。通过对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两大"误识"的分析,提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机会的均等,而要关注教育能够复制社会等级秩序的这一功能,从文化资本以及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成就动机,从而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充分实现个人潜能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职业阶层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位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社会阶层的子女接受的主要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另外,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明显大于家庭经济资本,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略大于家庭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艺术院校高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流动的功能呈弱化趋势.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成为影响艺术院校高等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的主要因素,而且“艺考热”使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艺术生完成上升性社会流动的通道更加逼仄.应当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去城市化和去本地化的基础上,坚持整体发展和适度补偿的原则,加大艺术生中弱势群体的受惠比例和额度,从而促进他们实现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2.
投资高等教育是提高农村家庭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农村家庭实现“向上流动”的根本途径.但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市场压力下,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正在增大.针对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高中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等阶段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激励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技能、劳动力流动和健康人力资本及其投资通过对劳动力就业率、参与率、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分配等各方面产生显著效应,从而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实现。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在知识教育质量不变的基础上加强创业型教育和适应型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确立劳动力人力资本产权和劳动力就业的市场价格机制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困境,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经历了从个体显著到群体显著的演变,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文化资本而言,学历证书作为体制状态的文化资本,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与社会地位;从人力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向上流动的资质;从社会资本而言,高等教育通过社会资本进行阶层复制,那些社会资本雄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流动到高阶层社会地位中去。  相似文献   

15.
The fundamental logic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s a one-to-one transfer of institutional capital across space and an unimportance of place.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se presumptions and argues that space and pla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Drawing on research that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graduates of British degree programmes offered in Hong Kong, we conclude that institutional capital does not always travel wholly and smoothly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policy-related,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ur findings also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in students’ experiences, which are not sufficiently recognised by the providers. This, in turn, affects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cultivate institutional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with implications for subsequen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social mobility.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加剧了不同地区、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群间在社会发展层面的种种差距,产生"数字鸿沟";但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也带来弥合鸿沟的机遇。"数字减贫"的政策和规划,一般通过教育来实现,多着眼于应用"数字化"促进知识共享、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但"数字减贫"的有效推进,需要立足于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体视角,建立完善的机制加以促进。这些政策、规划和相关研究正日益由纯粹的经济学、信息学分析转向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教育身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社会地位标志通过教育文凭体现出来。不同学校的文凭代表着不同“含知量”的文化资本,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资源交换价值。对文化资本较为薄弱的农村成员来说,教育身份的社会地位获致效用成为了个人社会流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家庭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本在家庭场所的延伸,是家庭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吸取和占有.注重家长素质培养,提升家庭的具体化文化资本;整合社会客体化资本,弥补家庭客体化资本的不足;加强家长的教育智慧,发挥家庭体制化资本的有效作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