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师生关系,历来就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赏识教育”日渐凸显其重要作用和影响。笔者认为,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添学习生活的勇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人生进步;有助于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推销自我”,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职生自我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概念作为重要指标,并一致认为: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悦纳、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概念也称“自我心像”。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幅关于自己的画像,这个自我心像就是“我是哪种人”的自我概念,它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信念之上,通过过去的经验、成功和失败以及别人作出的反应而形成的。中职生的年龄结构一般从15岁至22岁,此间正值青春期,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春期…  相似文献   

3.
体育“部活动”是日本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体现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近年来日本的相关改革显示,政策导向和制度构建等外在动因并非体育“部活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三所不同类型高中教师对体育“部活动”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态度显示,“部活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工作者的内部驱动,体现其制度化自下而上的特点。基于阐释主义研究范式来看,日本体育“部活动”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全人教育作为共通的教育理念,形成对体育“部活动”的显性普遍阐释;教师个体对体育“部活动”的意义阐释各不相同,自我阐释存在多样性;由于类似竞技体育的教育“神话”和对学生自主性培养等隐性普遍阐释的存在,自我和普遍阐释形成统合,最终在教师群体内宣告了体育“部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石猛 《师道》2007,(5):50-51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是从属于学生“生活世界”的一种“生活关系”,是学生完整的人格与教师完整的人格在教育中相遇并发生相互交流而形成的。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影响其整个人生。而每个人都是后来者,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正>自我概念(Self-Concept),简单说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主要回答"我是谁""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它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社会性发展等等。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概念,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特别是重要他人)交往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个潜在的中介作用,即知识的掌握、品德的形成、能力的获得等都是要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环节实现的。几年来,我校在进行“快乐教育”探索工作中,注意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做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心、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应该承认,广大教师都很关心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时却重视不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教师冷淡、讽刺、体罚顽皮学生,简单粗暴地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关心情绪低  相似文献   

7.
魏东平 《教书育人》2002,(16):29-30
一、学生不是上帝“顾客就是上帝”,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商家捧为金科玉律,因为对商家而言,顾客就是衣食父母。可在有些学校,把教育活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买卖关系,在“为了学生,关心学生”的旗号下,依样画葫芦喊出了“学生就是上帝”的口号,这是对教育活动和师生关系的商品化、庸俗化。学生不是“上帝”,教师也不是“上帝”的奴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肩负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在…  相似文献   

8.
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大氛围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变“揭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行”,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人的一生首先要先学会怎样去做人.然后再学习做事.这说明了“做人”也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要处理大量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就是其中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搞好关系对班集体进步能获得学校各项活动的荣誉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师生之间就不能相互信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就做不好.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高中生渴望认识自己,关注自己,但由于课堂之外的经验有限,他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正确认识自己。有些高中生因为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产生消极想法,容易形成较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积极的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互动"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针对学生因心理障碍造成的人际关系受阻,社会适应困惑,甚至不珍惜人生的价值而自我毁灭等问题,运用“沟通-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培养出心理健康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庞芳 《成才之路》2009,(26):12-13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是教育永远的话题。古代重视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天地君亲师”,学生永远处于卑者,要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去尊敬,师为生纲,师道尊严不能触犯,老师的话自然不能违逆,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现代教育的发展则重视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学生不再附属于教师,他们和教师一样,是拥有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的社会人,教师同样要为师生关系的建设作出努力。我认为,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教师要有“四德”。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我是差生,哪儿行呀?”“这件事我肯定做不了,连成绩好的学生都做不好呢!”这些言语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与不良的学业成绩相比较,这种心态更令教育工作者不安。一、后进生消极自我概念的成因及其危害性自我概念,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发展的认同与评价。后进生消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后进生消极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要归因于教育者陈旧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人们形成了一整套与着眼于促进人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华 《现代企业教育》2010,(10):205-20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建立平等和谐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从其核心思想入手,指出和谐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布伯倡导的“我-你”关系,并非传统教学中的“我-它”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它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充分发展。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环境中,小学生依赖教师、离不开班主任、独立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地处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渴求。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小学生往往只能被看做是被教育的对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常常是“以管优先”,提出各种各样的教育要求,可是由于小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体验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很多情况下都跟不上教师的教育要求.于是.心理学上的“意义障碍”就出现了。而实际中.“意义障碍”的出现使得教师觉得教育要求并不能达到.而不得不提出更多的教育要求以期待对学生能够“加强管理”。这样循环的结果是.“意义障碍”越积越多.学生也并没能跟上教师的教育要求.反而更加难以管理了。  相似文献   

16.
一、从简单“德育化”向“德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转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依据心理学及其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 ,为了使学生达到智能发育正常、人际关系调适、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一、具有统一协调的行为 ,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等目标 ,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它的目标是让人们学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自我 ,而不是以社会道德标准作为心理是否健康的诊断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社会化的同时 ,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思想品德。它要求个…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转变的体现。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应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学习者能参与或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二是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一、师生关系内涵及理解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白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理兼容、和谐相处,共同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能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当前“两课”教师存在着情绪低落、焦虑、过分担心、缺乏安全感、睡眠障碍、内心冲突、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要解决教师这些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为教师“减压”,需要“两课”教师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角色的自我定位,是指教师个体对职业地位的自我期望。从师生关系角度看,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什么位置。它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取向和教育方法手段的选择,对师生关系、教育氛围、教育效果等都产生巨大影响。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教师角色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构成教师角色的时代特征。今天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社会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现代教师不能围于传统观念的“樊篱”,不能不对教师角色作新的认识和定位。笔者认为,现代教师宜自我定位为学生的公仆、向导、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