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来源于社会、学校,来源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适应、职业人际关系以及个体人格因素等.提出缓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呼吁社会、学校有关部门应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玛勒诗的教师测量量表修订本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12所高校的167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属于中等强度;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就教龄而言,5~10年教龄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最强;职称高低在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维度上,各职称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业压力源的各个层面(学生因素、工作因素、职业期望、组织气氛、自我发展、科研)及总职业压力同总倦怠及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缓解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现状。分析认为,福建省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高原现象,层级高原现象最严重,中心化高原较为严重,内容高原尚不严重。在人口学差异下,高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差异。高校分布、学历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的影响不大;职称、年龄、教龄差异对女性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新时代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入职体育教师需要尽快完成职业转型,以应对新的挑战。高校新入职体育教师由于各自的教育和训练背景差异,优势和劣势也各不相同。因此,新入职体育教师应在分析清楚其职业角色定位和所需素质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完成职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逐渐提高,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河南省地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和人际关系;考核、聘任与专业发展;科研与职称。提出一些缓解职业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几所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再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对该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从而得出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职业期望、工作因素、社会因素、科研、学校气氛和学生因素六个方面,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相关的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野  姜威 《华章》2012,(30)
本论文依据“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新理念,以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全新的研究视角探析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从中摸索出我国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以期引起学校、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9所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工作压力较高的是工作质量、角色冲突和责任压力,最低的是工作负荷;(2)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显示,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性别、婚姻、职称、教龄和年收入等方面与工作压力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5,(3):115-118
随着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高校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热情也在不断高涨。然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篮球情感和智力水平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课堂上的构建,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将不同班级乃至不同院系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让每个学生在篮球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因此,"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值得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西藏高校96名辅导员进行职业压力现状调查。结果发现,西藏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负荷、工作乐趣两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内地高校辅导员,在学校类型、不同的工作性质、职业兴趣等对西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有利于稳定和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推进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发现:吉林省中小学有51.9%的体育教师感到压力较大;41~50岁的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最大;面对压力,男教师多采用积极方式应对,而女教师多采用消极方式应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针对于此,提出了提高社会认同感、培养教师自身素养以及给予体育教师人文关爱等对策。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分析,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应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优化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专业实践的结合;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伦理教育;完善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的一些调查发现,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更为突出。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2003年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有57.9%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心情一般,有59.4%的体育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或较大,67.8%的体育教师认为自身地位较低或很低;今后选择继续当体育教师的只有14.9%,而选择收入更高职业的有54.7%。在对学校感受的调查中,有71.4%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体育发展处于停滞期或滑坡期。  相似文献   

15.
运用《工作满意程度量表》对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对工作满意的有: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上班工作计划和时间;工作环境。不满意的因素有:工作薪水,组织管理等。此外,工作年限、配偶职业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师范大学34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的内生动机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关爱与支持"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教师的"关爱与支持"变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职业胜任能力和交流能力"变量有显著的正相关且对"职业胜任能力和交流能力"变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男女生和文理科学生之间对优秀教师的看法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对优秀教师的要求高于男生,文科生对优秀教师的要求高于理科生;不同的年级及来自城市、县城、农村的学生对优秀教师的认识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与大学生都对高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把"服务教育,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自主发展"作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指导方针,创新多维能力提升路径,构建质量保障机制,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三位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对职业的认知和爱、家庭幸福的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专业成长和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三位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校领导对体育的认知不足,体育工作环境较差,工作繁重、琐碎、有压力,农村体育教师待遇低。建议国家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评估体系,为农村体育教师提供合理化的发展空间;学校除了提高校领导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和农村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之外,还应持续改善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农村体育教师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教育的职业特点和体育教育的学科特点两个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认为体育教师在品格、学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对大学生都能产生特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学、心理学和职业分析方法上,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定义分析及理论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品德教育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掌握运用工具能力、社会体育活动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并结合体育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并与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对比,认为该模式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