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杰 《辅导员》2014,(22):64-64
少儿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抓住时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小学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并不够,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继续靠枯燥乏味的说教是行不通的。为此,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思品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学的灵魂,要上好小学生思品课这一学科,必须把创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思品课教学中。思品课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创新教学理应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因为思品课是一门基础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只有对传统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能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社会美德。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思品课教学实践中,并为思品课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假如随意的找一位初中生让他谈谈对思品课的看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这样评价这门课程:枯燥、乏味、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提不起兴致。这就为思品课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怎样才能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增强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  相似文献   

4.
思品课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思品课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思品课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品课思维品质和运用思品课思想方法的能力.随着思品课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杨菊芳 《考试周刊》2011,(57):159-160
作为一名思品课老师,我深知思想品德课是直接地、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起导向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我尤其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但如果一味说教,则学生不但不喜欢上你的课,而且很难接受你的德育教育,所以我在课上尝试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方法和途径.让“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主体的一种内化过程。思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教育影响内化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思品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教育。任何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只会使思品课中的知、情、意、行严重脱节,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如愿以偿地发现,探究学习是小学思品课中实现主动内化,凸现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实效的一种良好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展探究学习的。一、合理剪…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是小学思品课的主要任务,但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教学方法等易于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举步维艰,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促使行为目标、情感目标的真正实现,运用电教是其有效途径。电化教学往往能将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的思品教学看,学生对思品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言堂”式的灌输,学生会失去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不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将多媒体合理、灵活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4,(35)
正现行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师授生听,形式比较普遍,方法单调、陈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缺乏启发性。新课程要求思品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笔者认为,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顾艳文思想品德课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情载理。每篇课文都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生动、鲜明的事例引入道德概念,诱发道德动机。根据思品课的这一特点,就需...  相似文献   

11.
冯衍庆 《考试周刊》2011,(39):157-158
一、基本问题当前初中学生很多不喜欢思想品德课,都说思品课枯燥、乏味,说教的意味很浓,从心里非常抵触,导致思品教师很是头疼:一方面学校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考试中却考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思品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面临挑战.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与思想品德课并不是很感兴趣,认为思品课空洞,从而厌学。因此,改变传统学生对于思品课的看法是上好思品课,  相似文献   

13.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地方思想品德课由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教师兼任。不少教师只看到两科的共同因素而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把握不住思想品德课的个性,导致思品课(为行文方便,简化为“思品”课——作者)中的语文课痕迹很浓,影响了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找出两科的差异,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对改进思品课教学非常  相似文献   

14.
<正>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尤其是小  相似文献   

15.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般表达形式看,导行在目标层次上是高于明理的,明理是前提,导行则是目的,是思品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将思品课的导行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途径、各种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支持,齐心协心,形成教育合力,将“导行”落到实处。一、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优化组合思品教…  相似文献   

16.
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下简称思品课),我们是否更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能让思品课堂变得更完美,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教师既要通过思品课堂感化学生,使其言行举止逐步健康,又要借助思品课堂内化学生,使其心灵深处最终健康。笔者认为,思品课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凸显思想和心理教育内容,才能最终达成思品课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目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它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现在的学生一上思品课就昏昏欲睡,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重视思品活动。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把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调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的使命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品行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思想品德课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不少思想品德教师“教而生畏”,在教学中往往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对很多知识不能深刻理解,更谈不上合理应用。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