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国家教委1987年9月制定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经过近四年的试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了修订,并于1991年5月正式颁发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教委在颁发这《办法》的通知中指出,“体育合格标准”是评价中学生个体发展水平、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容之一,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落实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为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经常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特制定《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二、本《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实行,适用于有正式学籍的本、专科在校学生(不含体育专业学生)。研究生或其它类型的高等学校学生可参照执行。三、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视力状况及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相似文献   

3.
<正> 现行的升学考试体育在评分办法上和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相矛盾,造成了学校体育工作理论上的混乱和执行上的困难。 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每学段对学生进行是否达到体育合格标准的总评。总评合格标准第一条规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更好地推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和满足中学生的需求,天津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发行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知识手册》一书。本书主要是围绕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涉及的内容,介绍有关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自1988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合格标准》)以来,重视合格质量的提高,严格把住验审关。自1991年规定应届高考学生体育合格资格验审和身体素质加试后,1992年又试行初、高中毕业生体育合格资格验审和身体素质加试,从而确保高邮市毕业生的体育合格情况符合要求。这项工作得到扬州市和江苏省教育部门的肯定。一、总结经验,强化管理部分学校在实施《合格标准》中走了弯路,出现了一些不正常苗头。对此,教育局非常重视,认为在实施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 ,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教体(1990)015号文件 ,对在全国高校中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从此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大体标”)工作就在全国各高校中全面铺开了。“大体标”是对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个体评价的指标 ,即从学生的身体形态×100 ;身体机能×100;身体素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五项素质) ;体育课成绩(实践 理论) ;课外锻炼(按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评定)共5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大体标”实施的10年中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也发现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正> 任何一项方针,都是靠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来贯彻实施的.国家教委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于1987年制定了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988年正式施行。《办法》第三条规定:“体育不合格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毕业时,经补考  相似文献   

8.
各市、县(区)教委(教育局): 现将国家教委《关于颁发〈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广东省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意见》和《广东省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检查纲要》,请一并贯彻执行。附件一:关于颁发《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附件二:广东省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意见。附件三:广东省施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检查纲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发现:两标准的测试项目、评分体系有较大的差别,但是都符合各自的宗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评分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相比普遍偏高,与学生的真实体质健康状况不符;其选测项目的设置、奖励的制定仍然存在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SOMESUGGESTIONSFOR《SPORTSSTANDARDFORCOLLEGESTUDENTS》¥GuoYing郭英国家教委于1989年制定《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经过试点实施,自...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台     
<正> 国家教委召开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工作座谈会 5月20日至23日国家教委在徐州中国矿院召开了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局)体卫处长等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学校管理办法(试行)》,并对1987年试点大、中学校招生工作和项目布局进行研究。会议还讨论研究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小学健康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江西省教委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促进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九年义务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1993年7月15日向全省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 一、各中、小学校必须有一名主管校长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凡学校体育教师在三人以上(含三人)者,应成立体育教研室,有条件的学校,应由学校直属管辖。二、认真贯彻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做到每生有体育合格证和体育合格登记卡,并积极配合体委系统抓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年前正式开始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标准》)时,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奋斗,这个目标已圆满地实现,体育在广大师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得到迅速加强,体育工作的实际成效大为改善。为了实现这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基本上是按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于1990年颁布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这是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从理论与实践中均有积极意义。但在推行“合格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该“合格标准”存在较大的不足:如“合格标准”的构成偏复杂,测评的项目多,有些指标的设立并非合理;参与测评的部门多,由于某些部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或相互推托或扯皮而拖延了整体工作的进展;测评与统计的工作量过大,使有关部门尤其是体育教研部难以承受等等。应对其作必要的改进和完善,才能使其在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体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的形势下,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布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这两个法规性文件,感到《标准》是符合我国高校体育实际情况的,不失为一部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标准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从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来,学校体育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然而,许许多多重复烦琐的表格登记工作,复杂的体育成绩计算方法,大大地加重了我们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每当学期进入期末阶段,体育教师就成了统计员。按规定我们需登记和统计的报表有:(1)《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体育课成绩登记表;(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登记表;(3)学生体  相似文献   

17.
我校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要求,于1984年初开始试行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方案,经过四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以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为依据(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按照《广东省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的意见》,包括《广东省中学生体育合格标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过程中,有些学生:担心达不到《合格标准》.拿不上毕业证书,又升不了高一级学校,因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对于这些差生,体育教师若降低考核标准,不仅是严重失职,而且对今后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大困难;若教师不给予重点指导与辅导,这些学生又达不到《合格标准》。《合格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并不是为学生毕业和升学设置关卡,何况标准并非  相似文献   

19.
由于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难度很大,而引发很多体育工作者的思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分析,揭示现行高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试行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990年1月江苏省正式颁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十年来,各校实施情况如何?对此,我们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部分完全中学,发放了85份调查表(收回81份),在此基础上再对35所完全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如下:1.《细则》第五条规定:学校必须建立学生体育合格登记卡,并按要求逐项登记,每学期(年)分别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生毕业时,由校长签字并存入学生档案,不经签字均为无效。登记卡由教导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